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意大利副外长:望中国资本“关注”意大利中小企业

时间: 2016-03-28 17:10:44 来源: 观察者  网友评论 0
  • “中国资本应该更多关注意大利的小品牌小企业。意大利以小微经济为主,有着大量家族制的小企业。它们中很多都有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但是由于缺乏资金

来源:观察者


“中国资本应该更多关注意大利的小品牌小企业。意大利以小微经济为主,有着大量家族制的小企业。它们中很多都有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但是由于缺乏资金,这些小微企业在这轮经济危机中境况堪忧。我们要让中国企业在它们身上看到更好的投资机会,也要帮助它们更好地迎合中国企业的投资要求。”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意大利外交部副部长贝内代托·德拉·维多瓦说。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3月15日报道称,维多瓦表示,意大利公众普遍欢迎中国企业大举投资欧洲和意大利,但是他们又对其中带有“国家色彩”的中国资本力量感到“担忧”。

 

在欧盟内部,意大利是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大工业国和仅次于法国的第二大农业国,同时,它还是全球制造业第六大国。然而,腐败的官僚体系、混乱的司法运作、僵化的用工制度以及高额的税收,让意大利经济完全暴露在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打击之下。自2012年以来,意大利经济一直处于衰退之中:整体失业率超过10%,15至24岁青年失业率一直保持在40%左右,和希腊、西班牙不相上下。


有分析指出,中国对欧洲的经济战略有一点似乎越来越明确,那就是结合欧元区紧缩政策的“大势”,大举投资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以及中东欧等“外围国家”,然后以此为跳板向德国、法国等“核心国家”进军。在“外围国家”中,作为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的意大利,自然成为了中国投资的重中之重。曾经担任过意大利总理和欧盟委员会主席的罗马诺·普罗迪认为,对中国来说,意大利不但是进入欧洲的大门,也是南下北非的支点。


贝克•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Baker& McKenzie)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欧洲投资达到了创纪录的230亿美元,而意大利一国就占据了三分之一,其吸纳了中国78亿美元的投资,成为中国企业在欧收购的最大目的国。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化工去年以73亿欧元收购了象征意大利工业力量的世界第五大轮胎企业倍耐力(Pirelli),这成为中国企业最大金额海外收购案之一。


《金融时报》中文网报道称,受困于经济低迷和高负债的意大利为减少公共开支和公共债务,正在加速国有企业的私有化进程。这给急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提供了大量投资机会。


在中资涌入的过程中,意大利人最希望看到的合作模式是:中国企业保留所收购意企的管理层,不裁员,将核心业务留在当地,同时注入大笔资金。“比如被中国化工收购后,倍耐力的核心部分还会留在米兰,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维多瓦认为,要是都这样的话,意大利公众将会非常欢迎中资的介入。


意大利和中国没有根本性的利益冲突,因此前者不会像美国那样对中国资本疑神疑鬼。但是,当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开始收购该国战略性产业的股份时,还是引起了当地人的疑虑。


2014年是中国国有资本成规模进入意大利的“元年”,标志性的事件便是中国央行以21亿欧元分别收购意大利国家能源控股公司埃尼集团和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各约2%的股份。很快,中资陆续进入意大利国家输电网、国家天然气网、意大利电信等这些战略性企业中,有的间接持股比例达到了10%以上。


德国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和纽约咨询公司荣鼎咨询联合发表的报告显示,去年中国公司对欧盟超过200亿欧元的投资中,国有企业投资占到70%,比2014年62%的占比进一步升高。


正是由于国有资本大量进入战略性产业,所以维多瓦才呼吁中国“不要忘了”意大利的中小企业:一者投资这些企业不影响“国家安全”,二者可以为其提供大量急需的资金,解决就业问题,重振经济活力。


据悉,意大利有500万家中小企业,它们很多都希望打入中国市场,但在经济危机的重创下,它们大都缺乏资金。不过随着大笔中资的到来,意大利人希望之前的窘迫状况能够在不久的将来被打破。


意大利人对中资的心态在老欧洲非常普遍,既希望获得中国的大笔资金以拯救经济,又不情愿出让核心业务,更对中国购买战略性产业感到“不放心”。这种情绪将对中企在当地的长期发展制造不利影响。


“过去我们的口号是‘意大利制造’(Made in Italy)。中国资本进来之后,可以变成‘与意大利共同制造’(Made with Italy)。”维多瓦说。


(来源:观察者)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