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结构制约人民币国际化
时间: 2011-12-23 16:24:04 来源: 财经网
网友评论 条
- 在货币国际化进程中,对外贸易是最基本的一环。在对外贸易的坚实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金融交易需求,将使货币国际化迈向更为广阔的领域。
在货币国际化进程中,对外贸易是最基本的一环。在对外贸易的坚实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金融交易需求,将使货币国际化迈向更为广阔的领域。
自2009年7月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以来,人民币结算金额已经达到约2万亿元,其发展可谓迅速。但其发生的背景尚存扭曲,例如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持续升值预期,离岸、在岸市场存在利差和汇差等,以及资本项目渠道不畅等因素。因此,仅仅由目前的进展来推断未来人民币国际化在长期中的潜力,获得的结果很可能是有偏误的。
由此,我们需要观察一下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进而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远景做出评价。从历史轨迹来看亦是如此,日元国际化之初的讨论也主要围绕金融市场开放展开了一系列讨论;但最终日本学者还是将目光转向了贸易领域,甚至对微观的贸易企业行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
中国对外贸易特性的掣肘
中国对外贸易总量巨大、顺差居高,这显然已经成为常识。那么这些贸易背后是一些什么样的企业?外资企业对贸易额贡献超过50%;没有定价权或定价权较弱的企业这样的企业超过六成。庞大的贸易量所涉及的又是什么样的商品?加工贸易品约占进出口总额的50%左右;大宗商品占进口总额的近40%。
这些商品最终卖给谁?从目前来看,中国对外贸易对欧美经济的依赖程序仍然是较高的。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而言,上述某些特点是有利条件,某些特点则对该进程的路径给出了约束,但其他一些特点则将在人民币国际化的长期进程中成为掣肘因素。
首先,在总体规模方面,中国在2010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贸易总额接近3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这显然是推动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有利因素。另一方面,2010年贸易顺差超过1800亿美元,并且到2011年上半年,对外贸易持续多年顺差的格局也依然没有改变。
这意味着,通过贸易渠道将难以实现人民币持续的净输出,作为一种自然的结果,通过资本项目实现净输出,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能路径。当然,在目前进口渠道人民币结算比例远高于出口的情况下,通过贸易渠道也能实现人民币的输出;但是在人民币存在长期升值预期的背景下,中国的进口商并不能从中获益,除非他们利用离岸和在岸市场进行套利。
可见,主要依赖于贸易渠道输出人民币在长期来看难以持续;从而贸易顺差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给出了特定的约束。这一情形与当年日元国际化的经历颇为相似。
其次,在生产者类型方面,如前所述,多年来,外资企业在中国外贸中占比超过50%。今年1月-9月,进、出口中外资企业贡献分别占比53%、50%。外资企业的经营决策普遍受制于国外母公司,缺乏独立性,而国外母公司对货币的汇兑风险较为敏感。
因此,与中国企业不同,使用人民币结算对外企并不意味着汇率风险就能消失,故而外企通常难以接受使用人民币来计价结算。当然,在人民币汇率存在确定性升值预期的背景下,外企对人民币结算可能会有很大兴趣,但需注意的是:他们的这种兴趣只是以人民币升值预期为条件的。
同时还要看到,中国企业的产品定价权较弱。在对外贸易中,以何种货币进行结算,关系到交易双方的汇兑成本、汇率风险等利益问题,由贸易结算货币的改变所带来的上述财务成本,都将被交易双方所考虑。
贸易结算中的货币选择问题,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交易双方定价能力的较量。最终的结算币种选择,必然是有利于定价能力更强者,而定价能力较弱一方,将承担更多的汇兑成本或汇率风险。2008年二季度,人民银行对进出口额前18位的省、市,共计1121家外贸企业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出口企业在产品定价权方面处于弱势。
其中,完全没有定价权的企业数量约占10%,定价能力较弱的企业占47.4%,只有剩下约四成的企业具有较强定价能力。而这四成企业中,又有相当数量是前面提及的外资企业。
不过已经有了严肃的研究,其结果表明:即使考虑了中国企业较弱的定价能力,但如果人民币实现完全的自由可兑换,则出口渠道的人民币结算比例也将达到20%至30%的水平。这虽然低于日本40%左右的情形,但由于中国的对外贸易数量巨大,因此仍然不失为一个令人憧憬的目标。不过正如下文要提及的,如果考虑了加工贸易,则情况并没有这么乐观。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