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服装企业:不愁订单愁利润

时间: 2011-05-28 22:22:55 来源: 中国经济导报  网友评论 0
  • 当前全球性金融和经济危机还未结束,接踵而来的是地缘政治的动荡,原材料价格指数的上涨,纺织业如同石油业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价格波动。面对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造成的较大冲击,宁波服装企业采取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缩短报价周期、浮动报价等手段,巧妙地化解了汇率风险。

  中国劳工成本增加 西欧纺织服装采购商陷入困境

  据法国《纺织报》日前报道 当前全球性金融和经济危机还未结束,接踵而来的是地缘政治的动荡,原材料价格指数的上涨,纺织业如同石油业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价格波动。在此经济、社会和政治环境下,加之中国的变化,给西欧时尚品牌供应采购商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使其处于两难境地。

  报道说,2010年中国劳工成本增加价格上涨,中国的工厂重点转向国内市场,扩大内需。中国不再是分包的乐园。作为对中国订单的补充,纺织服装采购商们将部分欧洲订单转向孟加拉、巴基斯坦、老挝和印尼等国,但这些国家的生产能力和质量都不能与中国同日而语,其作用也不能取代中国,况且有些国家还没有原材料,如孟加拉就没有棉花。离欧洲距离较近的马格里布五国(利比亚、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摩洛哥和突尼斯),虽然其交货期短,质量有保障,反应快,懂时尚,但目前地区政治不稳定,没有能力或很少能承接纺织业上游的生产。阿拉伯国家的变革使发包人转向土耳其,该国纺织产业完整,是发包人大举进入的市场,但又存在市场饱和的危险。目前可推进的地区是东欧国家,这些国家能收回部分地中海和其他国家的订单。

  本文摘编自商务部网站

  本报记者 刘宝亮

  原材料价格高企、人民币升值不断,让服装企业现在的日子很不好过。产品提价幅度远不及成本的上涨,企业的利润非但没有改善,还变得日益稀薄。不愁订单愁利润,我国劳动密集型服装出口企业面临着凤凰涅?的痛苦过程。

  棉花太贵

  近日,第109届广交会第三期交易顺利落幕。据广交会新闻发言人刘建军介绍,本次订单中短单再次保持了剧增的趋势,占到了全部订单中的90%,长单仅为10%。而在之前举行的华交会(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情况也是如此,中短单占89%,6个月以上的订单仅占一成。

  与前两年不同的是,这次不愿签长单的不再是采购商而是变成了供货商。一家外贸企业负责人表示,现在公司不让接长单,尤其是出口欧美的长单,而是要多接一些短期订单,因为企业担忧汇率兑换结算后造成损失。

  “前两年出口中短期订单占主流的主要原因是采购商对后市比较谨慎,以阶段性补库存为主,不愿下长单。而今年情况则完全不同,由于汇率、原料价格变化频繁,出口企业普遍不敢签长单甚至有单不敢接,出口企业利润下滑比较明显。”中国第一纺织网首席分析师汪前进分析说。

  诸城爱玲包袋服饰有限公司海外销售负责人关彦告诉记者,这几天,公司每天都能接待50多位国外新客户,意向订单达60万美元,订单量已经排到了7月中旬。

  “现在企业愁的不是订单,而是利润问题。”关彦表示,金融危机中,企业都在一门心思保订单、保生产,但进入后危机时代,烦恼却有增无减。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大涨,使其所在公司的毛利率由过去的20%下跌至如今的5%~10%左右。

  原材料涨价是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近两年国内棉花价格的年度涨幅分别是40%和86%,化纤等替代品的价格也是一路飙升。再加上招工难造成开工不足,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原因,纺织服装行业成本直线飙升。

  为七匹狼、安踏、匹克等国内知名品牌提供面料的泉州恒丰化纤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洪炳煌算了一笔账:与去年相比,原材料的价格上升了20%~30%,人工成本也上涨了20%~30%。在两者的推动下,面料的价格也上涨了30%左右。“我们的价格涨得并不多,一直走薄利多销的路子。企业的利润比往年降低了30%左右。”

  “虽然近期棉花的价格出现了短暂的回落,但只是淡季的短期调整。长期看来,我国棉花供需依然偏紧,价格仍将保持在25000元/吨的高位。所以,纺织企业的高成本时代已经势不可挡。”一位业内分析师对记者说。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出口企业平均利润率为1.47%,远远低于工业企业的平均利润水平。今年1~2月,进一步下降到1.44%。

  中国服装出口进入重新洗牌期

  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出口强势回暖,2010年全年出口增速达31.3%。就连当年年初最不被看好的纺织服装,一波三折之后,也达到了23%的增长速度。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服装出口正在经历一个重新洗牌的时期。

  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4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 685.0亿美元,同比增长27.39%。其中,纺织品出口289.31亿美元,同比增长34.05%,服装及其附件出口395.69亿美元,同比增长22.93%。这一结果在情理之中。出口额出现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在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环境下,国内出口企业纷纷提高出口产品价格(出口产品价格每月环比提价幅度在5%~10%左右),因此出口产品同比价格提高的幅度较大,导致出口金额的大幅度提高。

  “虽然成本激增,但出口提价困难不小。”据商务部有关人士介绍,今年华交会上纺织企业订单报价普遍同比上涨15%~20%,个别产品提价幅度更高。然而,外商对10%~15%以上的提价普遍难以接受,部分欧美客户已经开始缩减在华的采购量,部分低端商品会更多倾向从东南亚等低成本地区采购。

  “我们将羽绒服的报价提高到22美元,老外说不行,只给21美元,按照这个价格,我们现在出口一件羽绒服的利润只有1美元。”上海龙商纺织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卫明表示,两三年前,一件羽绒服的出口利润是2~3美元,利润大幅下滑是因为成本飞速上涨,比如鸭绒,以前每公斤只要80~90元,现在已经涨到300元左右,但是出口价格提不起来。

  罗卫明称,据他的预测,到今年8月份,上海、江苏、浙江可能会有两成左右的中小服装贸易企业要垮掉。

  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经销商。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秋冬装订货价普遍上涨两三成,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零售价也会同步提升。业内人士表示,考虑到市场接受程度,零售价能上涨15%左右就不错了。利润率下滑风险增大,一些服装销售企业正考虑甩手不干了。

  “我得好好核算一下成本,如果风险太大就准备转行。”康妮雅经销商马先生说,服装销售行业竞争激烈,店面租金、工人工资占去很大一部分成本,定价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产品积压、满盘皆输,去年秋冬装价格飞涨导致销量骤减、压货严重就是很好的例证。

  最近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数以万计的中小外贸企业正面临严峻的考验。来自广东、浙江、江苏、辽宁、四川、湖北6大出口大省的外贸调研显示,这些地区约有半数企业利润下降,部分企业亏损面加大甚至倒闭。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未来在高棉价时代,纺织产业结构调整是必然的,经过大洗牌后,企业将两极分化,行业将出现“强者恒强,弱者淘汰”。优势资源将加速向大企业流动。订单向大企业集中,大企业市场话语权增加。就目前情况看,大型纺织服装出口型企业普遍反映2011年年初订单情况良好,已做好扩产准备。另外在中小企业不敢接单的情况下,大型企业有较大的订单选择权,订单质量为这些企业所重视。

  转型阵痛不可避免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孔庆峰表示,伴随着世界经济进入新的低速增长周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加之成本要素处于上升通道,

  人民币升值等影响,中国外贸企业将不可避免地进入到微利时代。

  面对诸多不利因素,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又应该如何求生呢?业内专家认为,若想在微利时代寻求利润,出口企业惟有转型升级,而现在无疑是最佳节点。

  记者了解到,为了消化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很多服装企业更加注重发挥品牌的延伸价值,通过转型升级、推出设计新颖、高附加值的产品来吸引采购商。欧派克服饰负责人欧阳先生说,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贴牌和代工企业的利润空间正不断被挤压,只有那些注重产品设计、走自主品牌路线的企业才能获得更好的生存发展空间。

  上海龙商纺织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卫明给自己设想的突围之路也是做品牌,改走内销的路子。一件出厂价21美元的羽绒服,在德国等欧洲零售市场的价格卖到120美元左右,高的可以卖到220美元,国外零售商赚到的利润至少是他们的9倍以上。“美特斯邦威已做到一年70多亿元的规模,占全部市场的份额也只有1%左右,做品牌还是有机会的。”罗卫明说。

  第109届广交会上,山东愉悦家纺依托完整的产业链条,研发设计优势,从源头上控制了企业成本,客户质量和成交价格依然保持较高水平。临沂新光毛毯凭借品牌和科技创新,不但成交数量大幅上升,还结识了一批优质客户。而淄博兰雁集团积极地“走出去”,到柬埔寨投资设厂,既巧妙地化解了成本压力,规避了贸易摩擦,又可以借东盟之通道转口欧美。

  面对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造成的较大冲击,宁波服装企业采取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缩短报价周期、浮动报价等手段,巧妙地化解了汇率风险。

  “采用人民币结算使太平鸟进出口公司一笔20多万元的订单减少了600多元汇率损失,尽管金额不大,但意义是不一样的,这次尝试为我们今后用人民币作为出口结算货币积累了经验。”宁波太平鸟进出口公司总经理王定英说。

  宁波中基纺织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楼小平表示,以往公司出口产品报价是常年固定的,现在则是一两个月调价几次,特别是最近每隔10天就得重新报价。“在刚刚结束的第109届广交会上,我们还采取了浮动报价的策略,尽可能减少因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兑损失。”

  在原材料与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背景下,许多服装企业还加快了进军电子商务的步伐。不仅一些小品牌迅速转型,就连李宁、七匹狼等大型服装企业也纷纷涉足电子商务。目前,在中国B2C网上零售市场,服装B2C市场销售份额已位居第二。

  “转型本身就包含着凤凰涅?的痛苦过程,但惟其破茧,方能成蝶。”一位纺织服装业内人士说。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作者:刘宝亮 (责任编辑:于跃)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