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资讯中心 | | | 贸金人物 | | | 政策法规 | | | 考试培训 | | | 供求信息 | | | 会议展览 | | | 汽车金融 | | | O2O实践 | | | CFO商学院 | | | 纺织服装 | | | 轻工工艺 | | | 五矿化工 | ||
贸易 |
| | 贸易税政 | | | 供 应 链 | | | 通关质检 | | | 物流金融 | | | 标准认证 | | | 贸易风险 | | | 贸金百科 | | | 贸易知识 | | | 中小企业 | | | 食品土畜 | | | 机械电子 | | | 医药保健 | ||
金融 |
| | 银行产品 | | | 贸易融资 | | | 财资管理 | | | 国际结算 | | | 外汇金融 | | | 信用保险 | | | 期货金融 | | | 信托投资 | | | 股票理财 | | | 承包劳务 | | | 外商投资 | | | 综合行业 | ||
推荐 |
| | 财资管理 | | | 交易银行 | | | 汽车金融 | | | 贸易投资 | | | 消费金融 | | | 自贸区通讯社 | | | 电子杂志 | | | 电子周刊 |
人民币连续升值,出口企业微薄的利润正消失殆尽。
每天用手机查看人民币汇率的最新信息已经成为了王振明的日常功课。这个做了10年加工贸易的服装企业老总,如今每天心都是悬在汇率上的。
“对做外贸的企业来说,汇率的变化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出口和订单。”王振明说。
连续第九个交易日上涨、连续第八天创历史新高,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仍在继续“发飙”。9月2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再次一口气急升113个基点,报6.6997,一举冲破6.7关口,进入“6.6”时代。
从事鞋业加工的虎门天意童鞋制造厂经理沈路十分理解王振明的心情。他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每年在虎门镇单外销皮鞋就将近1000万双,主要从事外贸订单生产的工人达30多万,人民币升值对于他们的影响可见有多大。而且大部分出口企业能承受的人民币升值空间也就3%左右,3%的升值幅度会让他们的盈利能力下降约50%。
一份权威报告显示,7成以上出口企业能承受的人民币升值幅度在4%以下。
记者了解到,在刀尖上舞蹈的外贸企业,如今无暇理会中美之间精彩的“汇率战”,他们忙着的是怎么去规避人民币汇率风险。而普遍可能被使用的是:推迟交付订单和提价。
与汇率赛跑
“不要叫我老板,如果人民币再这样一路升值下去,我还不如一名普通工人。”王振明颇为无奈地对记者说。
报价与汇率赛跑,王振明仿佛又回到了2008年。
“那一年人民币升值突破7元大关,并且连创汇改以来的新高,我们每天压力都非常大。价格高了,客户承受不了,订单就流失;报低了,公司又损失大。”
外贸企业每笔订单大致要经过这样几个流程:首先与国外客户洽谈,确认价格、交付等条件,然后将订单交工厂生产,最后交付产品时才能收钱。一般这个周期最少也要2个月,这个期间如果汇率出现变化,损失是很严重的。
以一个100万美元的订单为例,如果签合同时,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1:6.8,2个月后,汇率为1:6.6,差价0.2元人民币,但利润就一下子减少了20万人民币。而这样一笔订单,其总利润也不过三四十万人民币左右。
据了解,在东莞因为报价没有跑过人民币汇率,最终导致破产倒闭的企业比比皆是。一般大型工厂抗风险能力还要强一点,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来说,汇率好比悬在头上的一把刀,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落下来。
最近有一份沉甸甸的报告,主要内容是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影响的调研。总样本数为1900个,包括十多个省市的出口型企业。
报告显示,大多数出口企业所能承受的人民币升值幅度是2%以下,这部分企业占全部样本总数的39.7%,能承受人民币升值2%-4%的企业占33.8%,能承受升值4%-5%的企业占19.1%。
据悉,我国中小型出口企业的利润率并不高,尤其是纺织、服装、鞋、帽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有84.07%的出口企业利润率集中在5%以内。
王振明希望到10月份举行秋季广交会接单高峰期时,汇率都能尽量保持稳定。但是如今好似脱缰野马的汇率,还是让他感到心里慌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