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黄业斌:把惠州打造成珠三角重要生力军

时间: 2008-06-25 22:02:54 来源:   网友评论 0
  • 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广东省委十届二次全会提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努力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为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世界发展大势,寻求新突破,争当排头兵,我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又具体提出了建立粤港澳紧密合作区和珠三角经济共同体的战略构想。
 
    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在惠调研时,对惠州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总目标、总要求:“努力建设科学发展的惠民之州”。惠州如何抓住粤港澳紧密合作的重大机遇,把惠州打造成珠三角重要生力军,着力提升科学发展“惠民之州”的经济实力,已经成为我市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

  一、在粤港澳紧密合作区框架背景下,把惠州打造成珠三角重要生力军,必须以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谋划惠州发展

  不谋全局,无以兴一域。惠州要在粤港澳紧密合作区框架背景下,打造珠三角重要生力军,提升“惠民之州”的经济实力,必须以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谋划自身发展。

  1、构建粤港澳紧密合作区,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必然抉择。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世界级都市圈的形成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从全球范围来看,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集中在五大经济圈:纽约都市圈、多伦多—芝加哥(北美五大湖)都市圈、东京都市圈、巴黎—阿姆斯特丹都市圈和伦敦都市圈,这些地区的经济总量已占全球经济总量的60%。从国内范围来看,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湾地区的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二强。这些事实充分说明,区域经济是获得支配性经济地位主要载体。广东是世界性制造业基地和全球性产品生产、集散和销售中心,香港是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澳门是世界性博彩旅游中心,粤港澳地区也是世界性都会区和城市群。因此,我们应该用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来谋划粤港澳合作,使粤港澳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

  2、打造珠三角经济共同体,是广东呼应区域一体化的内在要求。约占全省经济总量八成左右的珠三角地区,是粤港澳紧密合作的顶梁柱。珠三角与港澳地区地理相连,语言文化相同,在历史上本来就从属于统一的经济文化单元。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珠三角依托毗邻港澳的区位条件互动合作,迅速崛起成为中国最活跃的经济区之一,现在的珠三角已与港澳正在逐步高度融合,实现功能一体化,形成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联动格局。因此,今天的珠三角必须也只能继续深化与港澳的紧密合作,在紧密合作中求得共赢共荣。

  3、结成“打虎亲兄弟”的利益联盟,是深莞惠三地在区域合作中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热切愿望。深圳、东莞、惠州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惠州充裕的土地、淡水等资源是深圳、东莞目前所缺,而深圳的技术信息等优势,恰恰是惠州加快发展引颈而盼的。惠州、东莞经济以外向型制造业和加工贸易居多,深圳相对发达的资本市场、较强创新能力和较成熟的制度体系,可对惠州、东莞发展壮大内源型经济、降低产业结构风险产生积极影响;换一角度,深圳的资本、技术等要素也因而获得了大展身手的新舞台。三地经济的这种差异性和互补性,是深莞惠经济圈快速发展的坚实基础。作为珠三角重要一员的惠州,要担当起粤港澳紧密合作区、珠三角经济共同体重要生力军的责任,就必须强化与周边发达地区的合作,结成“打虎亲兄弟”的利益联盟,形成“理念共识、权益共存、资源共享、产业共补、成果共荣”的利益共同体,在更高层面提升区域竞争力。

  二、在深莞惠经济圈中扮演重要角色,是惠州在粤港澳紧密合作区内大有作为的有效平台和现实途径

  1、深莞惠经济圈是粤港澳紧密合作区、珠三角经济共同体内的重要子圈。在粤港澳紧密合作区框架背景下,珠三角经济区是广东参与港澳合作极具竞争力的重要筹码。而在珠三角内部,又因地域相近、产业相连、人文相通,构成了区内相对独立、圈内相互依存的子系统。如珠三角地区的广州、佛山构成广佛经济圈,深圳、东莞、惠州构成深莞惠经济圈,珠海、中山、江门构成一个经济圈,这三个经济圈(同时也是三个城市群),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在粤港澳三地紧密合作区、珠三角内部三个经济圈中,深莞惠三地同属珠江东岸城市,历史上属一个地区,在区域经济大圈中形成了一个子圈。分析粤港澳紧密合作区——珠三角经济共同体——深莞惠经济圈这种“三三三”的发展形态,有利于我们理清发展思路,找准惠州在圈内的角色定位。

  2、积极促成深莞惠经济圈,是惠州切入粤港澳紧密合作区、珠三角经济共同体的战略突破口。中国历史上,魏、蜀、吴三国合纵连横,精彩演绎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定律。曾经同为一家的深、莞、惠三市,今天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要谋求共赢,亦必须“兄弟结盟”。对此,深莞惠三地已形成共识,且已从产业、交通、能源、市场、物流、资本,以及生活服务等方面相互呼应、对接、转承。深莞惠三地经贸关系密切,特别是三市企业之间的合作尤其活跃,区域产业日益融合。例如,深莞惠在电子信息产业等领域,共同发展成为国际产业链的有机组成部分,已经形成具有紧密分工协作关系的企业群,素来有“深莞惠电子工业走廊”之称。2007年,深莞惠经济圈GDP达11001.53亿元,占全省35.9%。目前,在基础设施的对接上,比如惠盐高速公路的拓宽改造,现已准备启动。厦深沿海铁路惠州段在线路走向、征地拆迁、站场对接等方面,惠州与深圳做了很好的衔接。另外,深惠双方发改、交通部门对深圳地铁3号线延伸至惠州已进行前期运作。在共建产业园区方面,深莞惠三市针对深圳、东莞未来几年将有约数千亿元产值的工业企业可能转移的情况,共商在惠州共建产业承接园区,争取低污染、高效益的产业尽可能落户惠州。如:惠深将在惠东合作共建一个精细化工园区,在大亚湾和龙岗交界处合作共建一个工业园区和生活居住区;惠莞在博罗、龙门合作共建产业转移园区。据预测,到2010年,深圳经济总量将接近1万亿,东莞将达4500亿,惠州将达1686亿,仅深莞惠经济圈就将占全省经济总量的40%。深莞惠经济圈正日益成为推动粤港澳紧密合作的重要力量。

  三、正确分析惠州在深莞惠经济圈中的优劣势,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与发展策略

  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一座城市在与周边城市合作共进中,必须通过比较,清醒认识自身优势与不足,扬长补短,提升竞争优势,才不至于被边缘化,才不至于被淘汰出局。

  (一)惠州在深莞惠经济圈中的优劣势比较

  在深莞惠经济圈中,惠州既具有自身很多独特优势,但由于惠州位于“香港—深圳—广州”经济发展主轴之外,惠州也存在不少劣势。

  1、对比深圳、东莞,惠州的优势表现在:

  ——自然资源丰厚。惠州陆地面积占整个珠三角的1/4,分别为深圳的5.7倍、东莞的4.5倍。惠州人口密度是珠三角平均水平的四成,2007年,惠州、深圳、东莞三市的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分别为:347、4412、2818。在全国200个大中城市中,惠州土地资源可利用程度排名第25位左右;水资源供给程度居全国大中城市前3位。随着珠三角发达市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外商投资开始向珠三角边缘城市加速转移。而位于珠三角东部的惠州,还具有海港、空港、铁路与高速公路以及管道运输共同构成的较完备的立体交通网,在接收香港和周边发达城市的经济辐射和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具有天然的区位资源和基础设施优势。尤为可喜的,绿色生态休闲旅游品牌的迅速崛起,使惠州有别于深圳、东莞的商务旅游,温泉、漂流、森林公园等旅游项目将使惠州成为珠三角乃至港澳、东南亚休闲度假的理想选择。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