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专访欧洲央行行长:中国是欧盟最为重要的贸易伙伴

时间: 2008-01-06 22:23:47 来源:   网友评论 0
  • 让-克洛德·特里谢(Jean-Claude Trichet),1942年12月20日生于法国里昂,早年先后毕业于法国巴黎政治学院和专门培养政界精英的法国国家行政学院。1987~1993年特里谢任法国财政部长,1993~2003年连续两届任法国中央银行--法兰西银行的行长。2003 年,特里谢开始担任欧洲中央银行行长及十国集团央行会议主席。


  记者:非常感谢特里谢行长接受《中国金融》杂志采访。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当前欧元区经济的发展形势,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何处?潜在的不利因素是什么?

    特里谢:总体而言,整个欧元区经济的基本面是不错的。内需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就业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失业率已下降到25年来的最低水平。2007年 12月6日发布的欧元区宏观经济预测报告指出,2007年欧元区全年实际GDP增长率为2.4%~2.8%,2008年为1.5%~2.5%,2009年为1.6%~2.6%。其他国际组织的相关报告对欧元区经济的预期也基本一致。

     尽管如此,考虑到目前金融市场动荡的潜在影响和实体经济面临重新定价的风险,欧元区总体良好的经济前景也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我们认为,未来欧元区经济增长面临的风险主要是下行风险。这些风险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金融市场风险重估对融资条件、市场信心以及对世界和欧元区经济增长产生的潜在深远影响;石油和商品价格可能出现进一步的上涨;由于全球经济失衡导致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经济无序发展。

     记者:面对成员国经济发展所存在的差异,欧洲央行如何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货币政策? 


    特里谢:由于欧元区使用单一货币,欧洲央行在区内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我们在决策时并不会特别考虑某个成员国具体的经济状况,而是把拥有3亿2千万人口的欧元区的整体利益作为制定货币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正如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并不会考虑加州、佛罗里达州或马萨诸塞州等个别州的利益,中国人民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也不会特别考虑上海、广东或者新疆的区域利益,它们需要考虑的只是国家经济的整体利益。与存在地区差异的中国、美国等大型经济体一样,欧元区也是一个巨大的经济体。对欧元区而言,存在地区经济差异是正常的。由于条约已经把各成员国团结在使用单一货币的经济体内,对欧洲央行来说,重要的是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要维护整个经济体的共同利益。


    特里谢:由于欧元区使用单一货币,欧洲央行在区内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我们在决策时并不会特别考虑某个成员国具体的经济状况,而是把拥有3亿2千万人口的欧元区的整体利益作为制定货币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正如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并不会考虑加州、佛罗里达州或马萨诸塞州等个别州的利益,中国人民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也不会特别考虑上海、广东或者新疆的区域利益,它们需要考虑的只是国家经济的整体利益。与存在地区差异的中国、美国等大型经济体一样,欧元区也是一个巨大的经济体。对欧元区而言,存在地区经济差异是正常的。由于条约已经把各成员国团结在使用单一货币的经济体内,对欧洲央行来说,重要的是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要维护整个经济体的共同利益。

    尽管如此,随着欧元区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欧洲央行实行统一货币政策的基础更为坚实。首先,在欧元区内部成员之间的货物和服务贸易方面,经济一体化表现得日益突出。我们不妨看看以下数据。从1998年到2006年,欧元区区内货物进出口占GDP的比重上升了6个百分点,大约占到GDP的32% ;服务进出口上升了2个百分点,大致占到GDP的7%。在地区贸易一体化不断加强的同时,欧元区也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从1998年到2006年,欧元区对外的货物进出口比例增加了9个百分点,大约占到GDP的33%;对外的服务进出口比重大约提高了2个百分点,接近GDP的10%。经济一体化的第二个表现是欧元区成员国商业周期发展的同步化程度迅速提高。这种同步化程度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逐步加强。如今,大部分欧元区经济体都处在相似的商业发展周期。经济一体化的第三个特征是欧元区国家近年来在通货膨胀方面的差异明显缩小,该差异甚至比目前美国14个大城市统计区(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s)的通货膨胀差异还小。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欧元区国家之间的实际GDP增长率差异变化情况几乎与美国各地区的产出增长率差异水平相似。

    记者:目前欧洲央行与各成员国的中央银行保持怎样一种关系?

    特里谢:正如上面所言,我们是一个拥有单一货币的区域,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所有关于货币政策的决定皆由欧洲央行作出。打个比喻来说,整个欧元区成员国的央行是一个运动队,欧洲央行担任队长,各成员国央行就是队员。我们的运作方式是集中决定,分散执行。欧洲央行制定货币政策,这些政策再由各个成员国在各自经济体内执行,目前这种方式运作得很好。

    记者:欧盟东扩对欧盟经济和欧元体系带来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特里谢:2004年有10个国家加入欧盟,2007年又有两个国家加入。从经济角度看,新加盟的成员国充满了活力,有助于整个欧盟经济的强劲发展。就经济分量而言,这12个新成员国的生产总值在加盟之初只占欧盟GDP的6%,但我相信该比例会迅速增大。2007年1月1日,新加盟成员国中的斯洛文尼亚率先采用欧元作为其流通货币;2008年1月1日,马耳他和塞浦路斯也正式加入欧元体系。欧盟东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一个准备加入欧元区的国家都需要达到一系列的趋同标准才能加入。

    记者:请介绍一下美国次贷危机给欧洲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造成的影响,欧洲央行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应对这场冲击?您认为这场危机的主要教训是什么?

    特里谢:次贷危机爆发后,我们看到风险定价正在出现重大调整。这次风险重估并非突然,早在2007年1月,我就曾在公开的场合谈到某些资产极有可能发生定价重估。类似的警告也出现在欧洲央行2007年6月发布的《金融稳定报告》中。应对美国次贷危机造成的影响是欧洲央行义不容辞的责任。首先,根据我们货币政策基本目标和条约规定的要求,欧洲央行应当而且必须能够保证价格稳定。其次,我们必须确保货币市场运行与央行基本目标所要求的利率水平保持一致。现在对始于 2007年8月的次贷危机下最终结论还为时尚早。目前,我只想谈几点初步看法。首先,我们应该想办法改进极度复杂的结构性金融产品市场的总体运作功能,增强市场透明度。其次,我们必须重视评级机构的作用,全面评估"原生(originate)-分销 (distribute)"的商业模式(即先发放信贷资产,待其积聚信用风险后再分销出去,主要是卖给银行体系以外的投资者--编者注)。此外,我们希望看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有关金融机构风险评估的准则尽快得到执行。总而言之,我们应从改善金融稳定状况、消除不合理的顺经济周期性(pro-cyclicality)因素的角度来密切关注全球金融市场的各种要素。

  记者:您如何看待当前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高涨? 欧洲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是否考虑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状况?

    特里谢: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维持欧元区价格稳定。根据欧洲央行的"双支柱策略"(所谓双支柱策略,是指为实现价格稳定这一最终目标所确定的两个中间目标:一是货币供应量增长情况;二是其他经济金融因素,如经济增长率、CPI、工业产值、就业率、汇率等--编者注)来评估影响价格稳定的风险因素,我们必须关注货币运行情况、货币总量的结构以及流动性和资产价格的度量。

  记者:近年来欧元对美元持续升值,如果美元继续贬值,是否会对欧洲经济增长造成影响?

    特里谢:对于这个问题,我已注意到美国财政部长和美联储主席均表示强势美元符合美国的利益。陡然的汇率变动不利于经济增长,我也不希望看到汇率出现剧烈波动。

  记者;您如何看待目前中国和欧盟之间的经贸关系?

    特里谢:众所周知,中国是欧盟最为重要的贸易伙伴,这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最近的数据显示,中国对欧洲的出口已经超过了对美国的出口。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对欧洲存在较大的贸易顺差。对此,我们希望中国能按照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来平衡经济增长结构。与如今依靠出口作为经济增长动力相比,要更注重增强国内消费和国内需求。保持经济增长不能仅仅依赖出口,更不能依靠持续扩大的经常项目顺差。如今中国经常项目顺差大约占到GDP的12%,这个数字已经很大,而且会导致经济日益不平衡,这不符合中国的利益。至于就业问题,通过提高内需中国同样可以创造许多就业机会,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依靠出口需求创造就业机会不是长久之计,也不是持续发展之道。经济发展必须平衡协调,这正是中国官方的立场。我们也非常赞同。在当前通货膨胀率较高以及存在一些不利于经济稳定的因素的情况下,保持经济的平衡发展尤为重要。

    此外,我们十分关注人民币汇率变化情况,进一步增强人民币与欧元或其他货币之间汇率的灵活性不仅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全球经济的利益。自从2005年 7月中国实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得到了提高,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人民币对欧元出现了贬值。对此,我们希望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能进一步加大,要加快人民币升值的步伐。

    记者:目前,中国政府鼓励企业(包括金融机构)实施"走出去"战略,您认为欧盟国家可以为中国企业包括金融机构提供哪些投资机会?

    特里谢:我认为,中国采取谨慎有序的步骤逐渐实现资本流动自由化,无论对于中国还是对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是有好处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对欧盟的直接投资必定会为双方合作伙伴带来机会,我们十分欢迎。在这方面,我认为提高投资决策的透明度非常重要。如果中国投资有限公司(CIC)能将其投资委托授权和公司治理原则公诸于世,将有助于减轻欧盟国家可能存在的担心。此外,中国在日益增加海外投资的同时,也应当进一步放宽对外国公司的市场准入条件。

  记者:您认为亚洲将来是否能像欧元区一样形成单一的货币区?

    特里谢: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们注意到亚洲各国及其中央银行都在关注欧元区的发展。可能在将来的某一天亚洲也能建立起单一货币统一体,我对此保持谨慎的态度。亚洲能否形成单一的货币统一体,主要取决于亚洲各国和中央银行的努力,其中日本、中国、韩国等亚洲主要经济体对本地区发展的愿景规划至关重要。不管怎样,我们十分愿意就此问题与亚洲各国交流我们的经验和我们对未来发展方向的看法。

  记者:请介绍一下近年来欧洲央行与中国人民银行之间的合作情况以及合作前景。

    特里谢:欧洲央行十分珍惜与中国有关当局特别是中国人民银行的交流与合作,让我从双方最近的合作情况谈起吧。2007年11月28日,欧元集团主席容克 (Jean-Claud Junker)和欧盟经济与货币事务专员阿尔穆尼亚 (Joaquin Almunia)率领欧洲代表团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中欧第十次峰会。在会议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欧洲代表团宣布中欧双方已决定成立工作小组继续深入讨论汇率问题。该工作小组将由欧洲央行和中国人民银行的代表组成。

    当然,中国人民银行和欧洲央行的紧密联系和合作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长期以来我们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开放的、建设性的对话关系。我们之间卓有成效的合作关系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彼此可以就双方经济面临的挑战随时交流信息并且相互理解。早在2002年,我的前任杜伊森伯格(Wim Duisenberg)行长和中国人民银行前任行长戴相龙共同签署了中国人民银行与欧洲央行之间的《谅解备忘录》,从而为双方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那时起,我们开始进行定期的政策对话和开展技术合作,双方的联系日趋紧密且富有成效。在许多国际多边会议场合或双边访问期间,我本人和欧洲央行的其他执行董事经常与周小川行长及中国人民银行的其他高层代表讨论相关政策问题。欧洲中央银行也参加了每年由欧盟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财政部联合组织的中欧财经对话。此外,我们还积极参与双方在技术领域方面的合作。例如,我们经常邀请中国人民银行驻法兰克福代表处的工作人员与欧洲央行的工作人员进行密切的技术合作;欧洲央行的工作人员也经常访问中国人民银行并就支付体系、金融市场发展和公开市场操作等诸多领域的问题进行交流。

    最后,我想请贵刊向中国读者转达我个人的三点想法。首先,与中国当局的密切交往,使我增进了对中国的了解。我对中国在经济现代化建设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表示崇高的敬意。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在率领国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中国政府也面临着许多挑战。第二,我想强调的是,随着经济地位和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应承担起更多的全球责任。第三,我想说我非常敬重周小川行长,我本人与周行长建立了非常好的私人关系。欧洲央行的执行董事、管理层及工作人员也与中国人民银行的同仁们建立了极其宝贵的工作或私人关系。

  此次采访得到了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中央银行处、中国人民银行驻法兰克福代表处以及欧洲央行新闻信息部首席新闻官 Niels Bünemann先生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记者:非常感谢特里谢行长接受《中国金融》杂志采访。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当前欧元区经济的发展形势,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何处?潜在的不利因素是什么?

    特里谢:总体而言,整个欧元区经济的基本面是不错的。内需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就业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失业率已下降到25年来的最低水平。2007年 12月6日发布的欧元区宏观经济预测报告指出,2007年欧元区全年实际GDP增长率为2.4%~2.8%,2008年为1.5%~2.5%,2009年为1.6%~2.6%。其他国际组织的相关报告对欧元区经济的预期也基本一致。

     尽管如此,考虑到目前金融市场动荡的潜在影响和实体经济面临重新定价的风险,欧元区总体良好的经济前景也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我们认为,未来欧元区经济增长面临的风险主要是下行风险。这些风险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金融市场风险重估对融资条件、市场信心以及对世界和欧元区经济增长产生的潜在深远影响;石油和商品价格可能出现进一步的上涨;由于全球经济失衡导致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经济无序发展。

     记者:面对成员国经济发展所存在的差异,欧洲央行如何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货币政策? 


    特里谢:由于欧元区使用单一货币,欧洲央行在区内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我们在决策时并不会特别考虑某个成员国具体的经济状况,而是把拥有3亿2千万人口的欧元区的整体利益作为制定货币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正如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并不会考虑加州、佛罗里达州或马萨诸塞州等个别州的利益,中国人民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也不会特别考虑上海、广东或者新疆的区域利益,它们需要考虑的只是国家经济的整体利益。与存在地区差异的中国、美国等大型经济体一样,欧元区也是一个巨大的经济体。对欧元区而言,存在地区经济差异是正常的。由于条约已经把各成员国团结在使用单一货币的经济体内,对欧洲央行来说,重要的是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要维护整个经济体的共同利益。


    特里谢:由于欧元区使用单一货币,欧洲央行在区内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我们在决策时并不会特别考虑某个成员国具体的经济状况,而是把拥有3亿2千万人口的欧元区的整体利益作为制定货币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正如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并不会考虑加州、佛罗里达州或马萨诸塞州等个别州的利益,中国人民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也不会特别考虑上海、广东或者新疆的区域利益,它们需要考虑的只是国家经济的整体利益。与存在地区差异的中国、美国等大型经济体一样,欧元区也是一个巨大的经济体。对欧元区而言,存在地区经济差异是正常的。由于条约已经把各成员国团结在使用单一货币的经济体内,对欧洲央行来说,重要的是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要维护整个经济体的共同利益。

    尽管如此,随着欧元区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欧洲央行实行统一货币政策的基础更为坚实。首先,在欧元区内部成员之间的货物和服务贸易方面,经济一体化表现得日益突出。我们不妨看看以下数据。从1998年到2006年,欧元区区内货物进出口占GDP的比重上升了6个百分点,大约占到GDP的32% ;服务进出口上升了2个百分点,大致占到GDP的7%。在地区贸易一体化不断加强的同时,欧元区也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从1998年到2006年,欧元区对外的货物进出口比例增加了9个百分点,大约占到GDP的33%;对外的服务进出口比重大约提高了2个百分点,接近GDP的10%。经济一体化的第二个表现是欧元区成员国商业周期发展的同步化程度迅速提高。这种同步化程度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逐步加强。如今,大部分欧元区经济体都处在相似的商业发展周期。经济一体化的第三个特征是欧元区国家近年来在通货膨胀方面的差异明显缩小,该差异甚至比目前美国14个大城市统计区(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s)的通货膨胀差异还小。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欧元区国家之间的实际GDP增长率差异变化情况几乎与美国各地区的产出增长率差异水平相似。

    记者:目前欧洲央行与各成员国的中央银行保持怎样一种关系?

    特里谢:正如上面所言,我们是一个拥有单一货币的区域,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所有关于货币政策的决定皆由欧洲央行作出。打个比喻来说,整个欧元区成员国的央行是一个运动队,欧洲央行担任队长,各成员国央行就是队员。我们的运作方式是集中决定,分散执行。欧洲央行制定货币政策,这些政策再由各个成员国在各自经济体内执行,目前这种方式运作得很好。

    记者:欧盟东扩对欧盟经济和欧元体系带来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特里谢:2004年有10个国家加入欧盟,2007年又有两个国家加入。从经济角度看,新加盟的成员国充满了活力,有助于整个欧盟经济的强劲发展。就经济分量而言,这12个新成员国的生产总值在加盟之初只占欧盟GDP的6%,但我相信该比例会迅速增大。2007年1月1日,新加盟成员国中的斯洛文尼亚率先采用欧元作为其流通货币;2008年1月1日,马耳他和塞浦路斯也正式加入欧元体系。欧盟东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一个准备加入欧元区的国家都需要达到一系列的趋同标准才能加入。

    记者:请介绍一下美国次贷危机给欧洲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造成的影响,欧洲央行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应对这场冲击?您认为这场危机的主要教训是什么?

    特里谢:次贷危机爆发后,我们看到风险定价正在出现重大调整。这次风险重估并非突然,早在2007年1月,我就曾在公开的场合谈到某些资产极有可能发生定价重估。类似的警告也出现在欧洲央行2007年6月发布的《金融稳定报告》中。应对美国次贷危机造成的影响是欧洲央行义不容辞的责任。首先,根据我们货币政策基本目标和条约规定的要求,欧洲央行应当而且必须能够保证价格稳定。其次,我们必须确保货币市场运行与央行基本目标所要求的利率水平保持一致。现在对始于 2007年8月的次贷危机下最终结论还为时尚早。目前,我只想谈几点初步看法。首先,我们应该想办法改进极度复杂的结构性金融产品市场的总体运作功能,增强市场透明度。其次,我们必须重视评级机构的作用,全面评估"原生(originate)-分销 (distribute)"的商业模式(即先发放信贷资产,待其积聚信用风险后再分销出去,主要是卖给银行体系以外的投资者--编者注)。此外,我们希望看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有关金融机构风险评估的准则尽快得到执行。总而言之,我们应从改善金融稳定状况、消除不合理的顺经济周期性(pro-cyclicality)因素的角度来密切关注全球金融市场的各种要素。

  记者:您如何看待当前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高涨? 欧洲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是否考虑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状况?

    特里谢: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维持欧元区价格稳定。根据欧洲央行的"双支柱策略"(所谓双支柱策略,是指为实现价格稳定这一最终目标所确定的两个中间目标:一是货币供应量增长情况;二是其他经济金融因素,如经济增长率、CPI、工业产值、就业率、汇率等--编者注)来评估影响价格稳定的风险因素,我们必须关注货币运行情况、货币总量的结构以及流动性和资产价格的度量。

  记者:近年来欧元对美元持续升值,如果美元继续贬值,是否会对欧洲经济增长造成影响?

    特里谢:对于这个问题,我已注意到美国财政部长和美联储主席均表示强势美元符合美国的利益。陡然的汇率变动不利于经济增长,我也不希望看到汇率出现剧烈波动。

  记者;您如何看待目前中国和欧盟之间的经贸关系?

    特里谢:众所周知,中国是欧盟最为重要的贸易伙伴,这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最近的数据显示,中国对欧洲的出口已经超过了对美国的出口。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对欧洲存在较大的贸易顺差。对此,我们希望中国能按照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来平衡经济增长结构。与如今依靠出口作为经济增长动力相比,要更注重增强国内消费和国内需求。保持经济增长不能仅仅依赖出口,更不能依靠持续扩大的经常项目顺差。如今中国经常项目顺差大约占到GDP的12%,这个数字已经很大,而且会导致经济日益不平衡,这不符合中国的利益。至于就业问题,通过提高内需中国同样可以创造许多就业机会,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依靠出口需求创造就业机会不是长久之计,也不是持续发展之道。经济发展必须平衡协调,这正是中国官方的立场。我们也非常赞同。在当前通货膨胀率较高以及存在一些不利于经济稳定的因素的情况下,保持经济的平衡发展尤为重要。

    此外,我们十分关注人民币汇率变化情况,进一步增强人民币与欧元或其他货币之间汇率的灵活性不仅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全球经济的利益。自从2005年 7月中国实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得到了提高,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人民币对欧元出现了贬值。对此,我们希望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能进一步加大,要加快人民币升值的步伐。

    记者:目前,中国政府鼓励企业(包括金融机构)实施"走出去"战略,您认为欧盟国家可以为中国企业包括金融机构提供哪些投资机会?

    特里谢:我认为,中国采取谨慎有序的步骤逐渐实现资本流动自由化,无论对于中国还是对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是有好处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对欧盟的直接投资必定会为双方合作伙伴带来机会,我们十分欢迎。在这方面,我认为提高投资决策的透明度非常重要。如果中国投资有限公司(CIC)能将其投资委托授权和公司治理原则公诸于世,将有助于减轻欧盟国家可能存在的担心。此外,中国在日益增加海外投资的同时,也应当进一步放宽对外国公司的市场准入条件。

  记者:您认为亚洲将来是否能像欧元区一样形成单一的货币区?

    特里谢: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们注意到亚洲各国及其中央银行都在关注欧元区的发展。可能在将来的某一天亚洲也能建立起单一货币统一体,我对此保持谨慎的态度。亚洲能否形成单一的货币统一体,主要取决于亚洲各国和中央银行的努力,其中日本、中国、韩国等亚洲主要经济体对本地区发展的愿景规划至关重要。不管怎样,我们十分愿意就此问题与亚洲各国交流我们的经验和我们对未来发展方向的看法。

  记者:请介绍一下近年来欧洲央行与中国人民银行之间的合作情况以及合作前景。

    特里谢:欧洲央行十分珍惜与中国有关当局特别是中国人民银行的交流与合作,让我从双方最近的合作情况谈起吧。2007年11月28日,欧元集团主席容克 (Jean-Claud Junker)和欧盟经济与货币事务专员阿尔穆尼亚 (Joaquin Almunia)率领欧洲代表团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中欧第十次峰会。在会议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欧洲代表团宣布中欧双方已决定成立工作小组继续深入讨论汇率问题。该工作小组将由欧洲央行和中国人民银行的代表组成。

    当然,中国人民银行和欧洲央行的紧密联系和合作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长期以来我们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开放的、建设性的对话关系。我们之间卓有成效的合作关系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彼此可以就双方经济面临的挑战随时交流信息并且相互理解。早在2002年,我的前任杜伊森伯格(Wim Duisenberg)行长和中国人民银行前任行长戴相龙共同签署了中国人民银行与欧洲央行之间的《谅解备忘录》,从而为双方合作奠定了坚实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bizcom)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