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招行 VS 平安:银行金融科技全对比

时间: 2019-10-26 22:09:59 来源:   网友评论 0
  • 股份行中的龙头——招行、平安银行金融科技制定了怎样的战略?在零售、对公、风险管理领域,两家银行的金融科技具体都有怎样的应用?哪家银行金融科技更强?


作者:杨荣

来源:eResearch杨荣团队



导读

股份行中的龙头——招行、平安银行金融科技制定了怎样的战略?在零售、对公、风险管理领域,两家银行的金融科技具体都有怎样的应用?哪家银行金融科技更强?

本文认为招行在金融科技上运用更强。表现在:金融科技与银行业务的融合程度更高;研发投入是后者的2.5倍;APP的客户使用量和粘性更高;对金融科技的战略认知更深;零售业务优势更有助于新技术的培育;金融科技对对公业务贡献更高;对智能风控的运用更加成熟。


一、平安银行的金融科技——源于集团


1、平安集团的金融科技战略


2018年,平安集团提出深化金融+科技双轮驱动模式,逐步实施金融+生态的战略。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科技赋能金融,即用科技手段让金融核心业务发展得更好、更有竞争力;


第二是科技赋能生态。平安集团目前正在构建医疗健康、汽车、房产、金融服务和智慧城市五大生态圈,通过打造众多开放式平台从供给端发力、为业务发展、奠定客户和服务基础;


第三是生态赋能金融。通过生态圈的构建,使得平安集团的金融服务更加精准、更高效的融入各种场景之中,为生态圈的共生共赢注入持续的动力。


基于这样的战略认识,平安集团把每年营业收入的1%持续投入到科技创新之中,截至目前已经累计投入了500多亿。若按照集团2018年总营收9768亿计算,每年对金融科技的投入规模大约在100亿左右。具体到平安银行,2018年IT资本性支出25.75亿元,同比增长82%。


2、零售业务中的金融科技


对于平安银行而言,集团在科技方面的领先成果是其主要优势来源。在其零售业务转型过程中就尤为强调零售的智能化水平,公司目标是要成为科技引领银行转型发展的排头兵。


在零售业务方面,平安银行提出OMO线上线下融合经营,线上以口袋银行APP为载体,线下平台是零售新门店,打破传统高柜模式。通过将线上线下的信息流、服务流、资源流全部打通,为客户提供综合化、场景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举例来说,客户通过口袋银行APP预约网点业务,理财经理收到信息后将根据客户360度画像准备好适合的产品和服务,客户到店后即可享受服务,后续还可以通过APP一键下单,线上线下的高效连通,不仅省去客户排队的时间,而且也能更好的实现定制化服务。


作为平安银行新零售的线上平台,口袋银行APP也是平安集团的一站式智能化金融服务平台。在口袋APP上,客户不仅能享受到银行服务,还可以获得保险、证券以及集团旗下多个互联网公司的服务,比如好医生、汽车之家等。在智能化方面,APP已经全面应用了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指纹识别等成熟技术,同时也在不断强化客户投顾的智能化水平。截至2018年12月,口袋银行APP用户已经超过五千万,月活已经达2588万,同比增长74.6%。


此外,口袋银行APP也是平安银行构建金融与生活开放生态的平台。一方面,平安银行可以把APP上的金融服务以插件形式对接大的流量平台,可以把自己的金融服务进行对外输出。另一方面,从客户衣食住行等需求出发,可以把更多生活服务引入进来,如生活缴费、健康管理等,以此来进一步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半径,降低金融服务的获取难度。


3、对公业务中的金融科技


围绕着“行业做精、客户做精、产品做精、风险做精”的思路,平安银行在对公领域也加大了金融科技的应用。2018年12月,平安银行发布了面向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移动端服务平台——口袋财务APP。通过口袋财务APP,公司客户除了可获得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支付结算、代发工资、账户管理等基础金融类服务,还可进行融资、理财、保险、移动办公、财务管理等综合金融服务。截至2018年末,口袋财务累计注册开通客户已达28万户,全年交易金额超过了8,300亿元。


为了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痛点问题,平安银行推出KYB(中小企业征信数据信用贷)和SAS(供应链应收账款服务平台)。其中,KYB平台主要是通过第三方渠道获取真实有价值的企业经营数据,利用大数据来建立数理模型来判断企业资质,从而做出风险判断,实现线上升级和系统自动审批。2018年末,KYB平台服务客户数1.4万户,累计发放贷款107亿元。


SAS平台是平安银行针对核心企业及其上游供应链企业提供的应收账款在线流转及管理服务平台,服务范围可以覆盖长尾端中小微供应商。平台上,具有优质商业信用的核心企业可以对赊销贸易下的到期付款责任进行在线确认,而各级供应商可以把确权后的应收账款转让予上一级供应商,用以抵偿债务,或转让给机构受让方获取融资。平台各类用户可以尊享交易鉴证、转让确权、债权登记、监测预警、账款清分、贸易背景核验、资产流转、应收账款管理等综合金融服务。而区块链技术的充分赋能,确保SAS平台全量交易信息的精准溯源和不可篡改。2018年SAS平台业务累计交易量突破100亿元,已为111家核心企业及其上游中小微企业。


4、业务管理中的金融科技


除了将金融科技应用于业务转型中之外,平安银行近年来提出要打造智慧财务和智能风控“两大心脏”。


智慧财务平台。由于银行体系的数据流程非常庞大复杂,而在传统时期主要是基于人工来处理,因此形成了很多冗余数据。通过打造智慧财务平台,平安银行就能把业务场景、业务流程、技术数据全面打通,实现智慧搜索、智能分析,进而提高决策效率。


信贷风险管理平台,也叫智慧风险平台,把贷前、贷中、贷后各个环节模块化、标准化、数据化处理,实现对客户各类授信业务全生命周期管理,减少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这个平台也会全面应用AI、大数据计算,做到风险实时预警,并在适当时机,打造输出服务的能力。


此外,平安银行也提出要不断强化以“AI+营销”、“AI+客服”、“AI+投顾”、“AI+风控”等方式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服务模式,对内提升管理效率和风控能力,对外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和客户体验。如“AI+营销”就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绘制客户画像,对客户信息进行标签化处理,实现千人千面,进而实现精准营销和个人化服务。再比如平安银行的AI客服占比已经超过60%,公司计划在2020年实现AI客服占比超过90%。


二、招商银行的金融科技——技术储备雄厚


1、招商银行的金融科技战略


招商银行是最早切入移动端的商业银行,早在2010年,招商银行就开始了手机银行客户端的开发,上架了iPhone手机银行客户端,又于2011年上架Android版手机银行终端,并在此后每年保持更新,目前,手机银行已经推出至7.0版本,并相继推出掌上生活等其他APP,丰富“移动优先”策略。


在2016年年报中,招商银行首次提到了金融科技(Fintech)一词,并设为专栏,指出要加快推进金融科技战略,推动公司向“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的未来银行转变,并明确零售金融领域的“手机优先”策略、批发金融领域的“线上化”策略以及风险管理预警模型的研发策略。


2017年,招商银行战略委员会听取了《招商银行2016年度战略实施评估报告》,高度重视金融科技的发展与应用,正式明确了“金融科技银行”的定位目标,将金融科技银行作为该行“轻型银行”战略目标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化。并且核定上年税前利润的1%,成立了“金融科技创新项目基金”,用于支持金融科技的研发建设,全面构建金融科技基础设施,主要是运用在银行业务的创新上面。


2018年,为进一步深化“金融科技银行”发展战略,持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将“金融科技创新项目基金”的额度从上年税前利润的1%提升至上年营业收入的1%,成立了科技赋能的金融科技创新孵化平台,建立了独立的运作机制,加大科技和数据人员的储备。此外,招行还通过修订公司章程,提出每年投入金融科技的整体预算额度原则上不低于上一年度本行经审计的营业收入(集团口径)的3.5%。


2、零售业务中的金融科技


招商银行在零售端一直坚持“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的发展战略,尤其注重移动客户端的发展,坚持“移动优先”的战略。招商银行在零售端的核心金融科技产品是两款App——包罗理财投资,涵盖生活中主要零售业务的招商银行App以及信用卡掌上生活APP。


这两款APP每年都会在运用最新金融科技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升级,推出全新版本,升级用户体验:2018年,招商银行App推出7.0版本,在收支账本、城市服务、基金频道、社区升级、智能服务方面均有重大更新,并有多达149项功能的优化,同时顺利上线以“打造品质生活”为核心目标的掌上生活App7.0版本。


并且,2018年招行提出以月活跃用户(MAU)作为零售业务发展的“北极星”指标,牵引整个招行零售业务的理念向数字化转型,践行“移动优先”发展策略,重点聚焦大批量低成本获客能力和数字化经营能力建设,充分挖掘客户和科技的潜在价值,打造未来增长的新动力。2018年,两大App的MAU达8,104.67万,较上年末增长47.24%。


2018年,招商银行在金融科技技术应用至手机客户端蓬勃发展的情况下提出了无卡化战略,其App已有15个MAU超千万的自场景,初步搭建了包括地铁、公交、停车场等便民出行类场景的用户生态体系,通过金融科技构建金融生态体系,逐步消除实体银行卡,目前战略期的规划有:


一是加快推动App取代卡片,实现服务生态对交易产品的替代。北极星指标转变为“MAU”,APP上客户活跃度成为重点关注的指标。


二是推动零售各业务线经营向数字化平台迁移,通过强化数字化平台职能,向零售各业务线赋能,让各业务线在数字化平台上更好地生长。也就是零售业务全部上线,借助APP来提供各类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同时也可以获得对公零售各类客户的前端后端数据,挖掘客户的信息和需求,更好服务客户。


三是加强线上经营的力量,以组织文化的进化来适应服务生态的进化。搭建金融生态,构建一个金融生态圈。


按照招行的这种战略,预计在这个战略期内,招行会最早进入无卡运营银行,同时也将在零售业务上最早实现轻运营,成本最低,收益最大。但是这个过程我们预计的至少也需要5年的时间。


3、对公业务中的金融科技


作为“一体两翼”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招商银行在2018年金融科技战略布局的亮点就是加速了金融科技在批发业务端的应用,尤其是手机客户端的上线。


2016年,招商银行批发业务与金融科技的融合开始起步,首先将批发业务与互联网相结合,依托网银平台开展移动支票支付结算服务,通过“招赢通”B2B线上交易平台推动同业业务线上化;


2017年,招商银行将批发业务与金融科技的结合重点放在中后台建设上,利用金融科技提升业务后台流程自动化水平,完善信贷流程处理,在国内金融企业中率先引入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减少单笔业务处理时间,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抓取企业多方面信息,扩展了3000万家企业的多种事件记录,整合大数据客户画像。


2018年,招商银行批发业务与金融科技正式开始全面融合,正式构建招商银行企业App,在批发业务上对标零售业务,拥有了全新的移动App平台,不到半年客户数量达53.39万户,月活跃客户数20.55万户。


此外,按业务看,招商银行通过批发端多种业务的金融科技运用,吸引了更多客户:如票据业务首推“网银+手机App双终端在线贴现”产品,降低了银行营业网点负担,增加了票据贴现业务量的同时,降低了中小企业票据融资成本,2018年,票据直贴业务量1.026万亿元,同比增长30.95%,业务量市场排名第二,票据在线贴现客户数9,110户,其中,中小微企业占比达 88.44%;现金管理业务方面推出中小企业专用的资金管理系统;离岸业务通过系统搭建推进管理精细化。


4、风险管理中的金融科技


招商银行在2017年引入大数据和金融科技技术,提升授信业务自动化、流程化、专业化、集中化,并开发优化风险评级、预警模型,搭建IFRS9 下的预期损失模式拨备模型,打造全链条风险管理。2018年,在将2017年搭建的模型和架构进行应用的基础上,又从零售与批发两个方面着手,通过运用金融科技优化风险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在零售业务方面,招商银行利用金融科技技术,监控超过4000个变量,整合内外部数据源,多维度刻画、验证和还原客户真实的资产负债情况,实现毫秒级风险决策,以稳定行业职业、稳定收入的优质客户作为获客主体,积极切入不同的真实消费应用场景,如购车位、装修和教育等;建立贷后自动化监测体系,持续监测共债风险,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在批发金融方面,招商银行2018年搭建了风险大数据平台,整合15类外部数据和客户在3年内的交易数据,建立公司客户关系图谱和智能预警体系。企业客户智能预警系统上线9个月,对潜在风险企业客户的预警识别准确率达73.05%。通过持续优化债券评审线上化流程,已有 80%的债券信用评级模型实现了线上自动化处理,评审时效性较线下流程提升30%。


三、我们的结论


综上比较,我们认为招商银行在金融科技上运用要强于平安银行。表现在:


其一、从金融科技与银行业务的融合来看,招商银行的金融科技源于自身,更符合银行业务特点和自身业务特色。而平安银行的技术背靠平安集团,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集团金融科技技术的输出口之一。


其二、从研发投入来看,招商银行是平安银行的2.5倍。平安银行2018年在IT上的投入是25.75亿,是其营收的2.2%,而招商银行为65.02亿元,占营收的2.78%,2019年这一数值还要上升至3.5%。


其三、为支持创新项目,招行专门成立了金融科技创新项目基金,规模已经提升至营业收入的1%,同时也建立金融科技创新孵化平台,为金融科技创新项目提供全面孵化支持。这意味着招商银行的金融科技既有相应的技术储备,也可以根据新的业务需求很快做出新项目的研发回应。而平安银行的金融科技由于主要来自于集团,科技对银行业务需求的响应速度会更慢一些。


其四、从APP的客户使用情况来看,招商银行两大APP累计用户数为1.48亿,MAU达8104.67万,占累计注册用户的54.76%。而平安口袋银行APP累计注册客户6225万户,MAU为2588万户,占累计注册用户总数的41.57%。无论是从注册客户数、MAU还是从两者占比来看,招商银行明显要高于平安银行。


其五、从对金融科技的战略认知来看,招商银行从2013年就认识到互联网对金融的影响,并且在2017年提出“金融科技银行”的定位。金融科技对招行的影响已经不仅仅是技术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将“客户”思维向“用户”思维的转变。预计招商银行将率先进入“无卡时代”。


其六、从零售业务来看,招行拥有1.25亿的零售客户,能够为技术的落地提供更好的应用场景,也将加速新技术的培育。此外,在场景化布局上,招行App已有15个MAU超千万的自场景,初步搭建了包括地铁、公交、停车场等便民出行类场景的用户生态体系,两大APP分别有27.11%和44.21%的流量来自于非金融服务。而平安银行主要依托集团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房产服务、智慧城市“五大生态圈”来实现生活场景的切入。


其七、从对公业务来看,招行与平安均推出了针对企业用户的APP——招商银行企业APP和口袋财务APP。其中2018年末,招商银行企业APP目前累计客户数已经达53.39万户,交易金额1.69万亿元;而平安口袋财务APP累计客户28万户,交易金额超8300亿元。


其八、从智能风控的角度,招商银行对金融科技的运用更加成熟,在零售业务风控中监控超4000个变量,在对公业务风控上整合了15类外部数据和客户3年内的交易数据,并且上线了客户智能预警系统。而平安银行虽然也初步建立了智能风控平台,但目前主要还是应用于其信用卡业务。从风控效果来看,招商银行零售不良率0.79%,平安银行为1.07%。


注:本文摘自【中信建投银行杨荣】2019年秋季投资策略报告:《把握资产端,看好中小行》部分内容《银行金融科技哪家强——招行 VS 平安》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七夕)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