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存款利率上限调整引爆价格战?业界称实属“过虑”

时间: 2018-04-18 16:52:35 来源: 证券时报   网友评论 0
  • 存款利率上限的调整绝不会一步到位,而是分地区、分银行类型、分批次地渐进式放开。目前,大额存单的利率上限已先行提高,包括建行、农行、中行、招行在内的数家银行近日已陆续发行突破此前利率上限的大额存单。

来源:证券时报  记者:马传茂 刘筱攸


“目前我们还没有接到总行通知,至于调整幅度有多大,是不是全部放开目前还不好判断,毕竟存款利率的过快上涨会推动贷款利率的上涨,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融资成本。从整体控风险、去杠杆为主线的监管导向看,完全放开的时机不一定成熟,政府可能更倾向于‘稳’。”一位大行深圳分行高管表示。


前述高管所指的“放开”,指的是日前备受市场关注的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调整的传言。此前,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机构成员已于4月12日召开会议,讨论调整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限的事宜,这被市场公认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再进一步。


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银行及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存款利率上限的调整绝不会一步到位,而是分地区、分银行类型、分批次地渐进式放开。目前,大额存单的利率上限已先行提高,包括建行、农行、中行、招行在内的数家银行近日已陆续发行突破此前利率上限的大额存单。


即便如此,目前存款利率仍然远低于理财的预期收益率。“最可靠的观察时点应该是资管新规出台后。”前述高管称,“现在虽然大家都提心吊胆,但毕竟靴子没有落地,多数银行还不会轻易出手调整,但整体利率水平上升是肯定的。”


“高利率”之惑


有关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调整的传言日前被市场广泛关注,这也被部分分析师认为是对银行“实际经营状况的一次政策追认”。


中银国际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励雅敏表示,央行在此时适时放松对于存款上浮区间的管理,主要目的是对于当前存款与金融市场双轨利差的纠偏,存在一定合理性。“今年以来由于银行存款端竞争加剧,银行实际的存款成本已经进入抬升通道,大幅增长的结构性存款就是最好的证明。”


不过她判断,央行依然会循序稳健地推进,一次性完全放开存款利率管制的可能性较小,或将存款上浮区间扩大10%,抑或是先行放开居民和企业大额存单的利率上限。


整体而言,即使在缺存款的大背景下,各家银行定期存款挂牌利率依旧普遍上浮10%~30%,并没有很多贴紧利率上限的情况出现,较此前的上浮上限甚至还有不小的差距。


某大行深圳分行资负部负责人认为,在银行实际经营中,可能有个别客户、个别产品顶着上限去做,但是占比不大,大部分还是按照挂牌利率来做,部分压力较大的分行为了冲时点,可能会在季末做一些短时间提高存款利率的动作。


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若被提高,商业银行是否会顺势上浮到顶?从目前各行反应来看,可能性并不大。“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即使上浮到顶,存款利率水平与其他市场化存款产品利率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而大部分对利率比较敏感的资金已经搬迁到各种理财和货币基金等产品上。”前述负责人称。


一位华东城商行中层对此表示认同。他指出,上浮上限提高之后的实际存款利率抬升不会太大。“对银行来说,为了一点微小利差就把存款搬来搬去的,并不是好客户。”


反观存量存款,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相对较低,甚至不敏感,各行可能更多地采取“部分导流”的方式留住。“我们今年是通过主动推荐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表内理财等产品,尽量把可能要走的存款留下来,效果很不错,这些产品也同时起到吸收增量存款的作用,足以达到存款日均和余额考核的要求。”一位股份行深圳分行支行行长对记者表示。


当然,在同业业务严监管、存款利率上限提高的背景下,部分揽储能力较弱的中小银行不排除通过以提价的方式来吸收存款、缓解负债端压力。但这是否会引发存款价格战,并导致存款由大行向小行搬家?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担忧可能过虑。


“首先,高息揽储向来不是大行的策略,即使中小银行愿意提供更高利率,大行也能通过网点优势、服务能力、产品来稳住负债,利率对存款的短期增长肯定是有帮助的,但长期还是要看服务和口碑;其次,大行和中小银行的存款价格差异本来就存在,大家都往上提一些,也不会说存款就搬走了,何况靠利率吸引的资金如果没有强相关性,还是会走。”一位大行资负部人士表示。


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董希淼也认为,对于低成本负债能力较强的大行而言,其存款利率上浮幅度本来就在上限之下,放宽上限基本上不构成影响;对于以较高利率吸收存款的部分中小银行而言,放宽上限有利于其以更加合规的方式发展负债业务,不过需要继续通过MPA(央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等方式加强对后者的约束。


中泰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戴志锋则在研报中表示,在经历严监管后,相信更多银行会把精力投入到如何提高负债管理能力以及资产、负债匹配能力上,存款的稳定性要比快速提高成本冲规模对银行更加有意义。也就是说,银行在吸收高息存款时需要考虑到资产端的配置情况,只有配置机会较为合理时,银行才会考虑吸收高息存款,而非盲目地冲存款规模。


息差影响不大?


市场对存款利率上限提高的另一个忧虑,在于存款成本上升带来的息差收窄。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无论是银行业人士还是分析师对此都不悲观。较多受访人士认为,负债成本受此影响的上升幅度不大,而随着资产价格快速上升,息差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一位华南农商行计财部总经理对记者表示,短期来看,存款利率上限提高势必对银行负债成本有所影响,主要是部分中小银行可能以更高的定价来吸收存款,加上大行提高大额存单等产品的利率,整体会带动存款利率的上行,不过幅度不会太大。“一方面,部分吸储困难的中小银行选择提高存款定价,有利于减少对更高成本同业负债的依赖;另一方面,综合负债成本基本已经稳住,即使上升也不会太快。”


与此同时,接受采访的银行人士对资产端收益率的变化更为重视。“首先,考虑到资产、负债的匹配,部分因存款利率上限提高而增加的存款成本将转嫁到资产端;其次,今年以来资产端价格呈现较快增长,资产端也还有机会通过调整结构提升收益水平,尤其是零售和小微贷款的增长,这种情况下息差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前述农商行计财部总经理表示。


不过,前述股份行零售金融总裁提示,贷款的需求被压回表内,存款还在通道、理财和货币市场里,在流动性风险和比较长时间的不平衡压力下,银行只能提升贷款定价、提升存款定价,但实体经济无法承担更高的资金成本,因此调整会是曲折的过程。


上市银行2017年报数据显示,四大行及邮储银行、部分农商行2017年均实现息差反弹,交行、股份行、城商行息差则普遍继续收窄,部分银行甚至收窄25个基点以上。但对2018年净息差的判断上,大部分银行都偏乐观,尤其是在资产端结构调整及收益的预判上。


建行就认为,在资产结构不断优化、零售优先、新业务培育(如住房租赁业务)的过程中,净息差将会逐步改善。平安银行进一步认为,在严监管、去杠杆措施实施后,很多表外业务面临挑战,使得今后对贷款的需求会比较旺盛,未来贷款定价会是一个往上走的趋势,但具体节奏如何还不好判断。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马传茂 刘筱攸 (责任编辑:hello123)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