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对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的思考

时间: 2018-03-06 15:19:22 来源: 国际金融杂志  网友评论 0
  • “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血液”,因此,如何高效率、低成本地进行资金管理,就成为提高公司经济效益的关键,也是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求。


来源:国际金融杂志

作者:李涵硕 ,中国银行江苏分行贸易金融部。


“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血液”,因此,如何高效率、低成本地进行资金管理,就成为提高公司经济效益的关键,也是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求。传统“资金池”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境内资金闲置以及短期贷款、财务费用高等资金管理问题,而“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的开展,则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延伸和升级,拓宽了资金归集范围,使跨国企业集团能够实现境内外市场多个币种、多种资源、多家成员的整合,也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对外融资能力、资金调度能力和资金控制能力提供了可能。


随着跨境资金集中运营客户数的增加和使用的深化,该项业务对中资商业银行也将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拟从企业需求角度出发,探讨现阶段跨境资金集中运营运用的主要场景及其成效,并由此引出对中资商业银行相关业务的影响,以及相关应对策略的思考和建议。


一、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的功能及效用


2014 年6 月和11 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和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出台了《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规定(试行)》(汇发〔2014〕23号)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跨国企业集团开展跨境人民币资金集中运营业务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14〕324号)。两个文件均明确,跨国企业集团可以在所在地银行开展跨境外汇及人民币资金集中运营业务。其中,跨境外汇资金集中运营业务可通过国内外汇资金主账户和国际外汇资金主账户的连接为入池企业办理外汇资金集中收付汇、外债和对外放款业务;跨境人民币资金集中运营业务中,池内企业可在政策范围内通过主办企业开立的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专用账户,在净流入额度内开展资金调拨等业务。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又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跨国企业集团开展跨境人民币资金集中运营业务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15〕279号),调整了关于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的要求,进一步降低了准入门槛,提高了宏观审慎系数,放大了净流入额度。


从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准入及其对企业自身财务管理水平的要求看,有需求且有能力开展该项业务的企业主要有三类:跨国企业集团、大型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三类企业对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的运用既有共性也各有特点,主要运用场景有以下几种。


(一)增强财务集中管控能力


该类企业一般为跨国经营企业集团,其境内外子公司、关联公司或上下游供应/ 销售商众多,对外收付结算业务量大,资金往来频繁;同时,总部对财务管理要求较高,倾向于集中管理,以实现对各地子公司的监控和统筹。该类企业的一个重要需求点在于对收付结算的集中管理,在保证安全和效率的前提下,简化流程,便捷操作。


案例一:A企业为世界500 强企业在中国区的总部,主要负责中国大陆地区公司的财务管理和运营,企业跨境结算业务量和资金沉淀可观。作为中国区总部,企业财务管理高度集中,对结算效率要求较高。为进一步集中资源、提高流程效率、降低财务管理成本,A企业根据集团全球结算模式,希望逐步通过总部集中管理中国区域子公司的付汇业务。


A企业最终开展了跨境外汇资金集中运营业务。这使其能够通过“经常项目集中收付”功能,借助其中国区总部设立的主办企业账户,实现对成员企业(纳入集中收付业务的所有子公司)收付结算的集中管理,并可根据企业对外收付的特点在“代收代付”“轧差结算”等方式中进行灵活选择。


在实际运用中,在中国设立总部的跨国企业集团,还可通过跨境本外币资金池的运用,更好地实现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的调剂和整合,将原有的境内资金池功能进一步延伸至全球。这不但有利于其更好地借助境内外两个市场,通过对利率和汇率的测算,实现集团整体资金成本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也有助于其了解和把握中国区企业的业务开展和资金运用等情况。


(二)打通境内外融资渠道


融资的可得性和成本高低是企业做融资决策的重要考量因素。跨境资金集中运营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境内外市场的连通,从而为企业,尤其是中资企业提供了更加多元的选择。特别是对于在境外有大量子公司或项目的国有大型企业或民营企业,或希望用境内充裕的资金支持境外项目或公司发展,或希望从境外融入更便宜的资金支持境内企业发展,均对此有现实需求。


此外,对于拥有很多海外公司的跨国企业集团而言,一方面,总部往往无法全面了解境外公司的资金动向和真实的资金需求,资金管理难度较大,存在资金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由于境外子公司较多,资金信息缺乏共享平台,不同子公司之间无法进行资金融通,缺乏融资和投资渠道,且境内外资金的可得性和成本也存在客观差异。这些均会导致集团内部的资源浪费和余缺不平衡。


案例二:B企业为国有大型企业,不仅在国内拥有超过200家的下属企业,还在东南亚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众多独资与控股企业,还参与投资了多个实业项目,因而具有一定的国际资源整合能力和竞争力。随着B企业境外业务的规模和范围的不断扩大,企业资金跨境集中管理的需求愈发突出,迫切希望建立区域性跨境人民币资金集中管理中心,使得境内、境外资金在额度内双向联通。


为充分发挥境外企业融资成本的优势,提高B 集团公司的整体资金效益,B集团公司以自身作为主办企业,开展了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该项业务通过调剂部分资金到国内使用来置换国内高利率融资授信额度,有利于降低集团的融资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案例三:C企业是一家大型民营企业。作为行业内的龙头企业,C企业业务遍及全球,并在境外设立了子公司用于拓展海外市场。但鉴于境外市场融资难度较大,配套金融服务不完善,加之企业境内资金量充裕,融资渠道畅通,企业希望由境内向境外输血。


针对上述需求,C企业开展了跨境外汇资金集中运营业务,申请以境内一家公司作为主办企业,境内另外6 家企业及4 家境外企业为成员企业,集中运营资金管理和对外放款。C企业总部充分利用外汇局核定的境外放款额度政策,在不突破放款额度上限的前提下,向境外子公司发放外汇借款,依托境内总部资金优势支持境外子公司拓展海外市场,进一步提高了集团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运作的效率。


二、对中资商业银行的影响


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有助于企业拓展资金管理视野,从全球角度配置资源。跨国企业集团通过跨境双向本外币资金池的运用,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境内外两个市场的优势,便利地统筹规划和调拨企业资金;另一方面,有助于我国“走出去”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突破在当地融资难的资金瓶颈,帮助其开拓海外市场。此外,随着境外子公司规模的壮大和盈利能力的提升,通过资金池还可及时将企业境外经营性资金调回境内母公司。


企业需求和行为的变化将对商业银行产生深远影响。一是企业对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的需求,是基于经济环境的发展趋势,并内生于其经营和盈利模式的调整,以此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特点,一旦开展业务一般不会中止。这对合作银行来说,是一项稳定的业务。二是业务需求综合性强,涉及企业财务、经营等多个方面,甚至需要与企业自身的ERP 系统对接,从而可以增强企业对银行的黏性。这使企业一旦确定合作银行,一般不会轻易变动,有利于银行获取稳定的客户资源。三是对于银行来说,一方面,上述业务可以给银行带来丰厚的收益,并可以拉动存款的提升,扩大银行客户基础;但另一方面,也对银行的现金管理、海内外一体化经营以及跨境人民币综合服务方案设计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外资银行在跨境现金管理等业务方面所拥有相对丰富的经验,也会对中资银行业务的拓展构成巨大挑战。


三、中资银行的应对策略


(一)精准解读监管政策,从全局的高度把握业务机会


开展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是推进我国资本项目自由兑换、人民币国际化和企业“走出去”等重要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未来,该项政策将会随着宏观形势的发展变化及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不断进行调整。中资银行应保持与监管部门的紧密联系,精准把握政策内涵,融合银行相关产品,提炼业务机会,在政策框架基础上设计“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体系和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提升客户体验。


一是在合规范围内,优化流程,灵活变通。在实践中,各企业集团的经营情况和具体需求存在差异,资金池管理模式也并非“天下一统”,需要在基本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变通,以更好地与企业自身或具体项目衔接,提高业务办理的便利性,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力。如可将NRA 账户用于跨境双向资金池业务,通过基于NRA 账户下的跨境资金调拨实时到账方案,在电子渠道的支持下实现与资金池业务的对接。


二是确立“全流程”的理念,充分运用资金集中运营业务,争揽相关业务机会。无论是经常项下集中收付,还是双向资金池业务,表面看都是商业银行为企业提供的一种“资金通道”,但这也是银行业务机会的“入口”。“入口”作用的发挥需要中资银行站在“全流程”的角度去看待企业需求,涉及资金来源、资金用途过程中诸多政策解读和产品运用,如未来资金的汇出、是否需要银行融资或担保等。只有站在全局的高度进行把握,从源头介入,才能使该项业务的“入口”功能产生价值,同时也有助于银行把控各环节的风险,避免陷入“被动”境地。


(二)持续丰富产品体系,增强客户粘性和效能


要通过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增强对客粘性,需要中资银行积极拓展自身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特别是要构建和完善海外人民币产品体系,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为企业的全球投资经营活动打造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以此满足企业多样化贸易及投融资需求。


开展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的客户,均有全球经营的视野和需求,而银行发展海外人民币业务,则能够有效服务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安排。首先,在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客户需求向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发展包括结算、融资、对冲等在内的全方位海外人民币金融服务,是满足客户需求、稳固客户基础的有效手段。其次,海外人民币业务是境内产品链条的延伸,能够加强银行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充分利用境内外资源,创新对“走出去”企业的服务和产品体系。如通过深化供应链融资与现金管理业务组合的研发,挖掘跨国公司资金集中运营与贸易融资的结合点;通过丰富境外投融资顾问、跨境投资理财等产品和服务,增强跨国企业集团对中资银行的粘性和效能。


(三)持续优化自身系统,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一是充分运用网络和电子化的低成本、高效率、高精确度和高覆盖率的特征,大力发展网络、电子化平台,优化系统功能,提高“入口”或“通道”的便利性,安全性和时效性,提升客户体验。


二是商业银行在提供资金池业务的服务过程中,需防范国际洗钱风险。在近些年来的跨境收支业务中,不时会出现洗钱、违规套利等非法行为。随着我国资本项目下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渠道和范围的逐步放开,结算银行需要高度警惕洗钱等风险。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国际金融杂志 作者:李涵硕 (责任编辑:hello123)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