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人民币国际化重新驶入快车道

时间: 2018-02-28 14:48:13 来源: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网友评论 0
  • 2017年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转折之年。在经历了近两年的停滞之后,人民币国际化呈现出明显的回暖迹象。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者:周佳 整理


编者按:2017年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转折之年。在经历了近两年的停滞之后,人民币国际化呈现出明显的回暖迹象。


导致人民币国际化回暖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官方的支持,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保持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为全年工作奠定了基调;二是市场机制的完善,深港通、债券通等相继开通,金融产品不断丰富,为跨境投资便利化提供了条件;第三,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素,即人民币汇率的企稳回升。


展望2018年,预计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国际环境将继续好转,人民币国际化有望重新进入快车道。


人民币国际化重新驶入快车道


2017年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转折之年。在经历了近两年的停滞之后,人民币国际化呈现出明显的回暖迹象。


根据央行统计,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在2017年第一季度曾降至9942亿元的五年低点,但第四季度已回升至11300亿元;香港市场上人民币存款规模在2017年3月曾下降至5073亿元的七年低点,但2017年12月重新回升至5591亿元。相应的,中国银行编制的跨境人民币指数和离岸人民币指数都在2017年年底回升到近一年半的最高水平。SWIFT发布的人民币在国际支付货币中的排名,也从最低时的第七名回到第五名。


导致人民币国际化回暖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官方的支持,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保持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为全年工作奠定了基调;二是市场机制的完善,深港通、债券通等相继开通,金融产品不断丰富,为跨境投资便利化提供了条件;第三,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素,即人民币汇率的企稳回升。


事实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同汇率走势亦步亦趋。2015年“8·11汇改”之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贬值,由6.1左右一度下降至2017年年初的6.9左右,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由高歌猛进转为停滞不前。直到2017年5月,逆周期因子加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走强,外国投资者持有人民币资产的意愿才重新上升,进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重获动力。


展望2018年,预计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国际环境将继续好转,人民币国际化有望重新进入快车道。


一是“一带一路”倡议将提供战略机遇。十九大报告将“一带一路”建设作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点,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也在不断密切,但双边贸易中人民币的实际收付额仅为14%,低于整体25%的水平。鉴于“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国有巨大的资金需求,同时也有商品和服务的进口需求,我国可通过“资本输出带动产品输出”的方式扩大人民币使用范围,并形成闭环的回流机制。年初巴基斯坦央行已同意在与中国的双边贸易中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预计后续将有更多的国家加入。


二是市场机制将不断完善。今年1月,央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业务政策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从促进人民币跨境直接投资、个人跨境人民币结算、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等多个方面便利人民币的跨境使用。此外,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访华期间,双方就尽快启动沪伦通达成共识,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也将择机推出。市场机制的完善、产品种类的丰富以及清算机制的健全,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继续发展。


三是人民币汇率有望保持强势。一方面,我国金融监管继续保持偏紧态势,国内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收益率继续走高,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上升;另一方面,美元指数进入技术下行通道,全年有望震荡走弱,也为人民币走强提供了条件。目前,市场上的贬值预期已经几乎消失,利差和汇差因素将继续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当然也要看到,货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最重要的基础是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我们必须保持耐心和定力,在保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改革运行机制和改善基础设施,不断提升人民币在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和保值性,进而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范围内的认可度和接受度。(经济参考报 王静文)


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有望显著提升


在美联储2018年首次议息会议发布政策声明之后,近几个月来跌跌不休的美元指数,仍未能在3月加息的强烈预期中获得利好激励。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去年12月中旬以来重启升势的人民币汇率,在本周以来的近几个交易日内,仍旧延续了此前较长时间以来的震荡走强态势。分析人士表示,当前及未来较长时间内,人民币汇率有望延续强势格局,这也势必显著提升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


来自财汇大数据终端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2月1日,美元指数报89.07点,今年年初以来累计下跌3.46%,同期人民币即期汇价则大幅走强3.43%,延续2017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强劲攀升态势。整体来看,人民币汇率双向宽幅波动,以及汇率水平的整体稳定,已经愈发深入人心。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货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也得到越来越多国际投资者的认可。

与此同时,曾经被许多国际投资者寄予厚望的“美元牛市”,不仅完全落空,而且在2017年年初以来的近一年时间里,全然走出了一波熊市轨迹。分析人士指出,某一国家或地区的资产价格波动,以及对境外资本的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经济体货币汇率的稳定和强弱,以及相关经济体实际的经济基本面表现。而从中国的情况来看,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年末,在人民币汇率整体显著走软的背景下,中国的外汇储备、外汇占款都曾遭遇过相对较为突出的萎缩和负增长。包括房地产等在内的主要大类资产的价格稳定,也曾经阶段性遭遇过考验。但即便是2015年8月和2016年年初的两轮显著下跌,也并未对中国的楼市和股市运行带来不可承受的冲击。而这其中的主要支撑因素,一方面来自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另一方面则来自于人民币汇率长期稳健的本币支撑。有理由相信人民币汇率的坚挺将为日益开放的中国经济提供长期支持。

从跨境资本流动的角度来看,在中国经济继续提质增效、宏观基本面依旧稳中向好的大环境下,人民币汇率的强势,在继续有利于缓解资本外流压力的同时,也将有助于保持国内货币流动性的整体稳定。而人民币资产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也将因此得到显著提升。(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王辉)


储备货币地位加速提升 人民币国际化迎来战略机遇期


5家欧元区国家央行日前表示已经或计划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法国、比利时、斯洛伐克表示已纳入,德国、西班牙表示计划纳入。专家指出,在人民币正式加入SDR货币篮子后,人民币国际地位持续提升,各国央行和货币当局持有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意愿将逐步上升,但也需注意到,人民币距离真正一流的储备货币还存在差距,需从多方面不断完善。同时,当前人民币国际化兼具“天时”、“地利”、“人和”,已经迎来加速推进的战略机遇期。


人民币国际地位持续提升


随着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人民币国际地位持续提升。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师鄂永健表示,更多国家、特别是欧元区国家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意味着人民币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这与2017年以来人民币升值有关,但更主要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及中国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中国银行副行长张青松表示,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第七大外汇储备货币,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金额超过等值1千亿美元。从优化全球投资配置的角度看,未来市场对人民币资产有巨大的需求。一些大宗商品的交易也开始以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原油期货也在积极筹备中,将引入境外投资者,有助于人民币逐渐成为大宗商品的计价货币。


加入SDR以来,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得到持续巩固。中国人民银行《2017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指出,2017年上半年,欧洲央行共增加等值5亿欧元的人民币外汇储备。新加坡、俄罗斯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表示,“8·11汇改”通过强化市场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的主导作用,已成功切断了人民币与美元的隐性纽带。由此,人民币能够独立履行国际储备货币的职能,并且这一能力已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另外,从欧元区各国央行对欧央行的效仿行为可见,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网络效应正在形成,对原有主要储备货币的替代性增强,正对全球各国央行形成显著的示范作用。未来以这些发达经济体央行为支柱,人民币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将在全球范围加速提升。


“根据测算,当前人民币有效汇率接近均衡汇率,对一篮子货币的稳定性持续增强。同时,人民币企稳预期已取代贬值预期,成为市场共识。2018年,人民币汇率料将保持长期稳定趋势,并围绕中枢水平呈现有弹性的双向波动。”程实认为,在全球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中,相比于其他新兴市场,人民币资产面临更小的汇率风险。另外,2018年新兴市场有望引领全球复苏“换挡提速”,“新兴加速、发达减速”的多元化涨潮格局有望长期延续。通过持有人民币资产,境外投资者能够充分受益于中国经济增长。


因此,对境外投资者而言,人民币资产兼具低风险、高收益两大特质,全球对人民币资产的多样化需求将长期扩张,进而持续提升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和份额。


补足短板 缩小差距


专家认为,虽然现在各国央行和货币当局持有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意愿在逐步上升,但人民币距离真正一流的储备货币还存在差距,需从多方面不断完善。


从储备功能来看,根据IMF公布的国际官方外汇储备币种构成调查,截至去年9月末,人民币占全球外汇储备的比例约为1.12%。在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看来,该比例并不算太高。


“人民币在信用卡、第三方支付、支付清算系统、托管系统及市场开放程度等方面都有待完善。”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表示,今后要进一步改革和开放,不断地缩小同真正的储备货币和一流的金融市场之间的差距。


程实认为,从本质来看,一国主权货币的国际化意味着建立自身“锚”。目前人民币还处于从“脱锚”走向“建锚”的过渡期。相比于已经“建锚”的一流储备货币,人民币尚存在一定的功能性短板:一是人民币国际化过度依赖跨境贸易,对外资本输出的贡献不足;二是人民币对国际大宗商品的结算与计价功能发展滞后。


在鄂永健看来,人民币距离真正一流储备货币的差距包括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可兑换程度还有待提高、中国金融体系对外开放程度还需进一步扩大、境外离岸人民币市场还需进一步发展深化,以及相关人民币定价的产品还有待丰富等。


国际化将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事实上,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人民币的认可度会更高,愿意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国家也会更多。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确实在回暖。


“当前人民币国际化兼具‘天时’、‘地利’、‘人和’,已经迎来加速推进的战略机遇期。”程实表示,着眼天时,当前多元化涨潮、全球复苏“换挡提速”、石油出口国财政困局形成合力,增强“去美元化”的现实需求,为人民币参与未来全球石油结算和计价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契机。聚焦地利,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和区域经济供给侧改革的联动,“基础设施建设+国际产能合作”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将以沿线产业园为支点,在局部形成人民币的网络效应和闭环流转,创造人民币支付、结算、计价和储备的综合需求,盘活人民币国际化全局。环顾人和,经过2017年的调整,人民币贬值预期得到根本逆转。基于此,2018年汇率预期管理将边际趋松,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有望适时适度放宽,为人民币国际化加速推进打开更加充裕的政策空间。


张青松表示,预计人民币国际化将重新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迎来新的发展空间。人民币国际化将获得三方面的驱动力:一是“一带一路”倡议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二是在岸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为人民币跨境使用开辟了广阔空间。当前全球低利率市场环境下,中国较高的资产收益率将继续吸引全球资金进入国内资本市场,引导全球资本配置人民币资产,促进人民币真正发挥储备货币的功能。三是离岸金融市场的深入拓展,为人民币的全球流通提供了顺畅渠道。


此外,鄂永健认为,货币国际化是政府推动和市场利率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的时机较前两年人民币贬值压力较大实际要好,但还应将重点放在自身金融体系建设、特别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上,稳步扩大金融体系对外开放、不断丰富人民币定价产品、稳妥推进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等。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彭扬)


人民币现升值预期 A股最被看好


在非美国家经济复苏劲头相对明显的背景下,美联储渐进式加息似乎已难以提振美元,弱美元势头下人民币升值预期也开始出现。新形势下如何看待汇率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国泰君安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覃汉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美元持续走弱将是大概率事件,而一旦人民币升值预期出现,本币资产价值会面临重估,大类资产中相对最看好A股,其次是地产,最后是债券。


中国证券报:结合美联储最新利率决议,谈谈对后续加息次数和节奏的判断。


覃汉:本次美联储暂缓加息完全符合市场预期,回顾过去几年历史,每年3月、6月、9月、12月份的利率决议上加息的概率才比较高。从目前美国经济和通胀形势看,3月份加息的概率非常高,此次会议结束后,3月加息概率也从之前的72%上升至82%。


今年美联储加息次数大概在3-4次,其实在2017年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官员就普遍预测今年将会加息3次,但如果今年经济温和复苏、通胀超预期上行,不排除每个季度加一次息的可能。


中国证券报:目前市场对2018年美元预期整体偏弱,是否也可能出现超预期的反弹?


覃汉:美元持续走弱将是大概率事件,超预期反弹是有可能的,但是很难重回2014-2015年的单边上行通道,理由主要有三点:第一,经济差缩窄。近期美国经济表现与欧元区、日本相比领先优势弱化,尤其欧洲央行将2018年通胀预期由1.4%上调至1.5%,欧元区2018年GDP增速预期由1.9%上调至2.3%。


第二,政策差缩窄。美国政府关门又开门的闹剧上演,经济数据未能指向更为强劲的基本面,加息预期未能得到强化。而日本在货币紧缩的节奏上边际加快;欧洲方面,近期德国组阁终于出现转机,欧元闻讯拉升;英国方面,荷兰和西班牙同意联手帮助英国实现“软脱欧”,英镑大涨。不管是在政局稳定还是货币政策上,美国当前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差在缩窄。


第三,政治诉求与预期引导。短期看,弱势美元符合特朗普经济政策目标,一方面,弱美元有利于缓解美国大额贸易赤字问题,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另一方面,保持弱势美元,可以从汇兑角度增加美国跨国企业海外利润的账面价值,而为避免戳破美股“泡沫”货币紧缩进程有必要再三斟酌;最后,弱美元有利于完成特朗普吸引美国企业海外留存利润的目标,增加海外资金回流本国的吸引力,有利于缓解政府债务负担及基建等支出缺口压力。


中国证券报:随着美元失守89关口、人民币汇率连续升值,人民币升值预期开始出现,这对经济、金融有什么影响?


覃汉:首先,人民币持续升值肯定对我国出口有不利影响,但是考虑到全球经济处于复苏态势,外需仍然有支撑,因此只要不是出现极端升值的情况,那么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负面冲击,应该会被外需的改善大部分对冲掉,但是很显然,今年出口的情况相对去年不太会进一步改善了。其次,人民币贬值周期结束,升值预期出现,更为直接的变化是会引导外资开始流入,这时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估值都会因此受益,这也是我们所强调的,一旦人民币升值预期出现,本币资产价值会面临重估。


中国证券报:大类资产价值重估背景下,应如何进行资产配置?


覃汉:在过去一轮人民币贬值周期中,股、债、房地产均经历了挤泡沫的过程,即通过去杠杆的方式实现资产价值重估。当前,人民币贬值周期结束,并形成了升值预期,理论上,外资流入会寻找最有基本面支撑、流动性较好的资产进行配置。


相对强度而言,大类资产中我们最看好A股,其次是地产,最后是债券。更进一步,A股表现较好的仍然是有业绩支撑的蓝筹白马股;地产因为受政策影响更大以及流动性较差,外资不太会大幅增持;债券虽然处于长期熊市,但是境内外利差足够大,同时考虑到关键期限的利率债流动性较好,也更容易受外资青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王姣)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者:周佳 (责任编辑:hello123)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