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区块链技术资产托管业务应用设想

时间: 2018-01-18 16:11:26 来源: 金融读书会  网友评论 0
  • 从资产托管业务本身来说,采用区块链后,有望实现托管合同签订线上化、依照投资监督指标运行、对托管资产进行控制及跟踪进行智能合约化,以及估值数据和凭证数据存储及更新结构化和自动化等。 

转自:金融读书会


编者语:笔者首先分析了构建合理区块链应用分析框架的两个方面:一是需要首先确定业务流程中区块链使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二是在业务流程分析后对区块链进行选型及后续的技术改造。随后对区块链技术在资产托管业务中应用中,提出采用联盟链条详细设计思路的建议,并就智能合约等前瞻性设想进行了探讨。


文/谭昶(平安银行托管事业部)


从资产托管业务本身来说,采用区块链后,有望实现托管合同签订线上化、依照投资监督指标运行、对托管资产进行控制及跟踪进行智能合约化,以及估值数据和凭证数据存储及更新结构化和自动化等。 


近年来,区块链以其分布式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和加密安全性等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各行各业对其可能产生的变革寄予了较大期望。但在区块链热的背后,我们需要冷静的认知和思考。笔者认为,目前在区块链实践中能实施的方案很少,试运行或运行阶段的产品则少之又少。可以说,当前大部分对区块链公开探讨的方案还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从区块链技术到应用,需要依托技术创新自下而上的产业变革,甚至社会运行方式的深层次变革。在此认知上,本文试图提出一种区块链应用分析框架,并对区块链技术在资产托管业务中的技术应用进行探讨。


构建合理区块链应用分析框架


不可否认,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为资产托管产业链上的交易方式、组织方式和业务流程变革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使得大家对区块链热情高涨,但在畅想诸多可能的同时,却需要更为落地的设想。首当其冲就要设计合理的区块链应用架构,这需要对业务流程进行深入分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首先,要确定业务流程中是否允许使用区块链。区块链最基本的特点是分布式去中心,若业务流程或数据存储上不允许去中心化,以及不符合法律合规要求,基于区块链对该业务流程的改造就无法进行。另外,若业务流程中只允许部分使用区块链技术,还需要进行合理拆解,并评估拆解后的业务流程和系统架构上的可行性。


其次,确定业务流程上是否真正需要区块链。可从以下三方面考虑,即改造对业务发展和操作流程的影响程度、系统改造的投入产出比以及前瞻性。第一,可结合区块链分布式去中心化、无须信任、不可篡改和加密安全性等特点进行分析。例如,去中心化的系统架构经常会导致人员组织架构、工作安排和工作内容的全面调整;无需信任的特点对于产业链上的业务交互方式和操作流程会产生较大影响,通常会减少某些岗位和简化部分流程;不可篡改和加密安全性则对于数据的审计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第二,由于现行大部分行业的系统架构均为中心化,且行业内或行业间系统和数据的关联性越来越紧密,对系统改造投入可能较高,投入产出比并不理想。第三,要看区块链在未来几年乃至更长时间在本行业或产业链应用前景是否乐观,还需关注本行业或本产业链内企业对该技术的关注程度和发展方向。


经过上述业务流程分析后,若决定采用区块链技术,就可以进行区块链选型,也包含两方面:首先,应根据业务流程中涉及关联方范围以及区块链可开放程度,确定区块链采取公有链、私有链还是联盟链。其次,区块链技术已形成多个主流区块链平台以及较为成熟的软件应用,可选择某个平台作为切入点(包括把区块链应用建立在已有的比特币、以太坊等区块链平台上),或综合其中一种或多种主流技术作为基础进行自建。


在选型完毕后,就可进行技术改造,主要着眼点是技术应用的细节:一是区块结构的确定。确定区块中的要素,是否需要在运行过程中对要素值进行更新,是否需要对交易数据和状态数据组织方式进行改造。二是确定是否需要改造链式结构。为了满足当前业务功能、性能等方面的需求,是否对链式结构进行改造或扩展。三是根据实际确定节点类型。在比特币区块链开始建立时,每个节点存储的数据是一样的,功能上只存在矿工节点和非矿工节点。但在实际业务应用中,往往涉及更多角色,且不同角色承担功能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更多节点类型。四是改造或重建共识机制。POW、POS、DPOS等共识机制大部分用于公有链,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特别是私有链或联盟链中,常需要对以上共识机制进行改造,或采用自建的共识机制。五是构建完备的智能合约。智能合约可实现对资产的控制,在满足特定条件下把资产发送给特定接收方。智能合约相当于区块链世界里面的法律合同,约定了参与方的权利和义务。智能合约是否完备直接影响到应用场景的丰富程度。以太坊是具有图灵完备智能合约的开源区块链,从开发时效上考虑,笔者建议选择或参考实现以太坊智能合约实现机制。六是确定奖励机制的实现方式。当前公有区块链平台上的奖励机制通常通过平台上的加密数字货币来实现,若完成挖矿的节点,会奖励适当的加密数字货币,这种奖励机制是保证区块链上应用正常运行的关键。对于私有链和联盟链,可使用加密数字货币,也可使用其他的奖励或考核机制。


区块链技术在资产托管业务中的应用


资产托管业务是资产托管人接受投资者委托,对相关财产进行保管,并根据资产运作特点提供相应的投资清算、会计核算、资产估值、投资监督、信息披露、对账等金融服务的业务。资产托管业务的主要步骤为签订托管合同、开立账户、估值核算、资金清算、投资监督、信息披露、对账等几步,流程比较繁琐,人工参与度很高。资产托管业务的主要风险点为法律风险、操作风险和声誉风险。


当前并没有法律条文或监管要求明令禁止资产托管业务运用区块链。从资产托管业务本身来说,采用区块链后,有望实现托管合同签订线上化、依照投资监督指标运行、对托管资产进行控制及跟踪智能合约化,以及估值数据存储及更新结构化和自动化等,经过以上分析,我们有理由认为资产托管业务应用区块链技术后会在安全、效率和流程简化上有所提升。


在区块链选型上,笔者认为,由于业务运营基于资产托管客户与资产托管人的合作,且客户类型相对固定,考虑到机构协同和业务流程交互等特点,最合适的模型当为联盟链。联盟链需要托管行业或管理人行业共同配合构建的区块链。以资产证券化为例,借鉴纳斯达克交易所基于区块链的Linq证券交易平台设计思想和彩色币设计思想,通过染色比的技术,可以实现资产的数字化,在功能分工上,可设计一类专用于资产数字化的发行者节点,负责托管资产的发行。同时,该联盟链中的资产托管业务区块链还可负责资金托管和交易监督,若我国央行未来使用加密数字货币,可考虑在资产托管业务区块链中引入该加密数字货币,届时联盟链可实现从资产发布、交易、托管、流通到监督的全流程区块链化,最终实现资产和资金可追溯。


关于联盟链中资产托管业务区块链的详细设计思路,笔者认为在区块组织方式上,考虑到链式结构的扩展性和数据插入和修改方面的优势,资产托管业务区块链应该选择链式结构。在资产托管业务中参与人有三类:资产管理人、资产托管人、交易所或登记结算公司,考虑到托管业务中还需要监管信息报送和监管信息查询,因此区块链节点类型可分为资产管理人节点、资产托管类节点、交易所和登记结算公司节点(第三方资讯提供方也归为该类节点)和监管方节点。在数据安全上,每类节点在交易发送过程中需要以接收方节点(主要是资产托管人)的公钥加密,并以发送方节点的私钥进行签名。在业务流程改造上,在资产托管业务各流程中最复杂的当属对托管产品的估值核算,估值核算中每次都可能对托管产品会计科目和科目账进行更新,因此需要考虑对每个区块中的数据记录进行更新。实现方法上,可借鉴以太坊的状态树实现对会计科目和科目账的更新。在共识机制上,资产托管业务在托管方的记账为资产托管人,从业务连续性考虑,资产托管业务区块链的区块产生依然为资产托管人节点,具体哪个资产托管人节点产生区块,可根据业务现状制定选择算法和共识机制。在智能合约使用上,考虑到当前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资产托管业务区块链的实施效率,在技术平台可选择开源的以太坊区块链平台,并根据业务需要进行区块链的技术改造。使用智能合约可实现委托人、管理人、托管人之间的合同和协议、甚至交易和信息披露的线上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文章来源:《中国银行业》2016年第6期(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金融读书会 作者: (责任编辑:hello123)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