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招商银行原行长马蔚华:科技金融对传统银行究竟是颠覆还是重生

时间: 2017-06-02 13:09:50 来源: 澎湃新闻   网友评论 0
  • 5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学金融聚焦论坛在沪举办,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理事长、招商银行原行长马蔚华发表主题演讲“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金融科技与银行金融业”。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邵媛媛 


5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学金融聚焦论坛在沪举办,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理事长、招商银行原行长马蔚华发表主题演讲“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金融科技与银行金融业”。


马蔚华看来,科技金融的发展对银行业带来主要的是商业模式与思维观念上的挑战。将挑战化为机遇,马蔚华建议传统银行应该提升网络经营模式,强化应用场景的打造,加快引进和应用新技术,深化体制改革。另外,他特别指出传统的金融机构的两个法宝,投资入股科技金融机构与和科技金融机构合作。


科技金融未来的趋势,马蔚华有六方面的判断。尤其他指出,通过传统企业和互联网的融合,寻求全新的管理服务模式,来提升生产资源的便利和交易的效率,创造出来的就不仅是流量,还有更高价值的产业形态。


马蔚华自称将基辛格曾经对其说过的一句话当做座右铭——伟大的事业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他鼓励人们对未来科技金融要充满想象。


以下是马蔚华讲话的部分摘录:


(一)科技金融对银行的挑战


现在科技金融的发展对银行带来主要两个挑战:一个是商业模式的挑战,一个是思维观念的挑战。


商业模式的挑战,我觉得有这样几个方面。一个是大数据出现了,那么对于金融界,特别是银行业怎么充分的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发展最大的一个社会效益就是减少信息不对称,但是银行赚钱就是靠信息不对称的。互联网解决了信息不对称,这对银行传统的盈利方式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这也同时是银行的机会。因此,商业银行要主动拥抱这个时代,把科技金融和金融核心的业务结合起来。


比如说,可以在数据信息积累的挖掘下下工夫,通过数据挖掘了解客户的需求,特别是个性化的需求、服务的需求。过去我们很难在传统的金融下了解这些,但现在通过手机就可以了解每一个客户的需求。我们可以通过客户的身份信息、社会关系信息、交易信息、生活信息和行为信息(这些信息都在手机里存在),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分析,洞察他们的需求,研究他们的偏好。既可以大批量地获客,也可以了解他们不同的需求,然后控制风险。


另外,如何发挥平台和流量的作用?对于互联网来说流量是变现,对于银行来说流量也有意义,意味着数据的积累和市场的机会。如果没有足够的客户流量,银行的客户直接增长和价值创造也是没有基础的。面对金融科技在平台和流量方面强烈的冲击,银行必须学会基于客户细分领域的强需求、硬需求,打造多层次的平台,哪里有交易平台就在哪里对接。不仅与线上的电商对接,还要与线下的商圈合作,不仅重视自身业务平台的打造,也要积极的和总行连接,开展跨业异业的合作。如何建立一个大交易平台,这对银行来说越来越有意义。过去银行是网点,现在是建平台,所以这是我们业务的挑战。


第一是如何与线上线下结合。线上线下的一体化就是我们所说的应用场景。应用场景的威力已经在微信支付红包里有了很好的展示。我们很早看到了这个事给银行带来的挑战。如果因为这个红包,实现了在支付业务前端对银行支付职能的替代,我们在后面就失去了和客户联系的通道,一旦沦为虚拟账号间资金流通的管道,我们就很有可能失去和客户的直接联系,就没有办法把握客户的现实需求,我们应该设法针对需求创造产品,这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必须要做的。这是商业模式的挑战,挑战还有很多,但我觉得最重要还不是商业模式,最重要是思维观念的挑战。


有句话说,对于商业模式的冲击是对传统商业银行竞争力本源的拷问,来自思维方式的冲击是对传统商业银行灵魂的洗礼,这个说的有点太厉害了。比如客户至上,我们也非常重视客户至上,但是我们银行和科技金融在逻辑上有差异,银行讲究的是通过规范制度流程和严密的风险控制,最大化地提高投入产能效益。银行制度都很严,所以每个之间的防火墙都是很严密。科技金融是提高客户体验,尽可能为客户创造价值,它的财务目标开始可能是推动的,但是最后是水到渠成,这就是烧钱的逻辑。银行可能不会去烧钱,但其实思维上没有差别的。


第二是开放包容,我们过去在银行创造产品,虽然不是采取封闭的模式,但每个银行间在创新上都是保密的,甚至在银行内部也是分工非常明确,你干这个我干这个。但现在不一样,互联网金融是开放的,甚至邀请客户一块来开发产品,因为客户最知道需求,所以他的产品就符合客户需求。


第三个思维方式是平等普惠。科技金融,包括互联网的思维方式都是更民主、更普惠,而不是少数专业的金融服务模式,所以更容易得到社会大众的拥戴。因此,科技金融的发展为普惠金融具有指导意义。这个挑战对于过去传统商业银行是很大的差别。当然,我们也高兴看到这几年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商业银行已经接受了新的思维方式,而且有些走得很快,我相信我们工行和招行都是走在最前面,我们有庞大的互联网体系。所以这个领域不是银行不能干,只要思想上接受,我觉得优势会更大。


(二)挑战如何变成机会


挑战可以变成机会。我们应该更加融入这个时代,实现金融科技的结合。金融科技的结合我也简单的讲几个方面:


一个是提升网络经营模式,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原因就是便捷性和客户的高体验度,这个是客户最感兴趣的,所以传统银行的网商银行交易系统虽然有广泛的应用,但是操作的便捷性和产品的针对性和应用场景上还有差距。


首先我们要推动网上银行从封闭向开放转变,引入互联网的一些做法,提高便捷性、个性化和针对性。另外我们推动线下业务线上化,整合线下所有相关的服务,打造在线的综合服务平台,这样形成从客户接触、商机发掘、产品销售到在线业务办理全链条的经营模式。同时要借助互联网金融整合线上线下的渠道和服务,打造O2O的金融服务的新模式,实现线上线下的服务协同。


还有一个是强化应用场景的打造。这个是互联网的专利,商业银行也可以打造很多的场景。再一个是促进社交金融的融合,这个方面是将来银行发展一个重大的趋势。


第三,加快引进和应用新技术。过去叫科技支撑业务的发展,现在叫科技驱动和引领业务的发展,跟科技发展趋势判断未来的需求,根据未来的需求从现在就设计三—五年后的产品,这叫战略,这就是科技引领需求。


第四是深化体制改革。推进专业化的网络经营,要适应互联网金融科技,现有的银行体制我也觉得需要变革,举个例子,比如商业银行发展金融科技,我们可以把它成立专门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或者独立的事业部,把它按照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一样进行约束,没有这条很难做到。


除了这四点以外,现在的商业银行、传统的金融机构还有两个法宝,一个是投资入股科技金融机构,第二个是和科技金融机构合作。


投资入股是个趋势。去年一年获得银行投资的金融科技公司增长了61%,在美国很多的银行,比如巴莱克、高盛、花旗等等,他们都是科技引领者,他们都参股了很多科技公司。巴克莱去年投资了23家的金融机构的初创公司,高盛投资了17家,我觉得中国的银行业应该投资科技金融公司。但是现在商业银行法还没有改,但是在即将修改的前夜也可以去突破,除了投资入股以外还可以合作,就是有些事不一定自己干,可以让一个科技金融公司给你干,这是很好的一个方式。


(三)科技金融未来的五大趋势


最后讲一下科技金融未来的趋势,我判断有这样五个方面的趋势。


第一,在线与在场,在线与在场将成为金融的攻坚时期。在过去的工业时代,我们的社会是保守思维,基本上都是触手可见的东西,是中心化的、控制化的。凯文凯利有本书叫《失控》,它描述的是分布式。因为信息时代,社会是分布式的架构,是区别于宝塔式的工业化的架构的。分布式的核心内容就是点对点网状结构,这个对于金融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我们现在奉行的共享经济模式,就是很好的分布式结构管理。


第二,点对点,端到端,P2P的去中介服务。随着金融场景不断的深化,传统的金融机构不仅物理空间被打破,类似像VR眼镜那样,把银行物理上的场所虚拟化,随时随地可以提供银行服务。而且银行的信息账户、信息系统和账户系统,可以在区块链技术的支持下完全开放。甚至客户和银行共享一个账户,共用一个系统,可以用更加密的算法和加密的芯片使银行建设无形的账户,这样可能更助于银行和客户的结合。


第三,随时随地,随身随需的提供服务。现在的比特结构和工业的原子结构有区别,比特结构是遵循零边际效益的规律。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一首歌你换成CD的唱片,发行量和成本是正相关的。但是你如果通过网上发行,不管多大的量,边际成本也是零,几乎是零。所以工业社会的金融已经非常发达,但是我们现在还有25亿穷人得不到金融服务,有了这些技术,我觉得对他们的服务也不成问题。


第四,经济界限和地理界线的模糊。经营界限的模糊现在已经体现在跨界金融上。许多互联网巨头都在从地理上谋求在全球布局。如果说消费互联网是眼球经济,产业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是价值经济,通过传统企业和互联网的融合,寻求全新的管理服务模式,来提升生产资源的便利和交易的效率,创造出来的就不仅是流量,还有更高价值的产业形态。我觉得这一点是产业界非常重要的趋势。比如现在工信部跟踪的国内大宗商品企业发现70多家钢铁企业都在做电子商务,或者做供应链的提升改造。2012年上线的找钢网,2015年平台钢铁交易量达到3200万吨,占钢铁总量将近10%,而且这是一个新的产业科技金融的趋势。我觉得在将来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前景。


第五,行业生态建设更加完备。所有的科技技术是相互作用,所以必须有一个科技金融的生态。生态建设起来以后可能会有进一步的促进作用,可能还有很多新的趋势让我们去想象。


我记得基辛格曾经跟我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把它当做座右铭,他说伟大的事业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想象未来科技金融,或者想象将来更高端的科技技术会给银行,会给金融业带来什么。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邵媛媛 (责任编辑:hello123)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