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前印度央行行长拉詹:贸易战太狭隘, 中国并非“汇率操纵国”

时间: 2017-01-16 22:06:00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网友评论 0
  • 拉詹认为,比起贸易战,美国政府更应该关注技术进步所可能造成的失业,并对低技能员工的再培训。此外,拉詹支持美联储渐进加息,因为长期低利率将加剧市场价格扭曲。他认为美联储的沟通工作已经有所完善,并希望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未来也能效仿。

作者:周艾琳/《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导语

拉詹认为,比起贸易战,美国政府更应该关注技术进步所可能造成的失业,并对低技能员工的再培训。此外,拉詹支持美联储渐进加息,因为长期低利率将加剧市场价格扭曲。他认为美联储的沟通工作已经有所完善,并希望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未来也能效仿。


2017年俨然成为了最具不确定性的年份——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的贸易保护政策会否付诸实践?其减税、去监管、扩基建等主张会否持续推升通胀预期?中国如何应对转型过程中的内外部冲击,并应对潜在的“汇率操纵国”指控?

针对上述问题,在上海交大高级金融学院(SAIF)主办的“上海金融论坛”期间,前印度央行行长、芝加哥大学杰出金融学教授拉格拉迈·拉詹(Raghuram Rajan)接受了第一财经的专访。

“特朗普说全球化加剧美国失业,但可能各界对贸易过度关注。过去50年以来,美国制造业占GDP之比始终在12%的水平,因此并非美国的制造业不再具备竞争力,而是美国不再生产钢铁煤炭,转为生产更高科技的产品,技术进步也使生产率提升。”因此拉詹认为,过度强调贸易战其实存在指鹿为马的嫌疑,重要的是关注技术进步,政府要对低技能员工进行再培训。

针对各界关注的人民币问题,拉詹也建议,中国应该“两步走”——首先要强化各界的信心,其次则是应该暂时强化对非法、投机性资金出境的管控。“其实我们可以看到,近期中国当局在做的都是在支撑人民币汇率,而非刻意使其贬值,因此特朗普的‘汇率操纵国’指控是站不住脚的。

值得注意的是,拉詹是当年极少的几个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就预言风暴即将来临的经济学家之一。2005年,拉詹在美联储举办的一个会议上宣读论文,对日益扩大的金融证券化所带来的风险提出警告。这一警告并没有得到广泛响应,美国前财长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甚至批评该论文提出的“假设简单而且带有一点勒德主义(Luddite,指厌恶技术进步)”。当然,之后发生的一切众人皆知——美联储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监管缺位、证券化等金融创新过度成了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


支持加息 低利率扭曲价格


拉詹是美国财政部名誉经济顾问和美国金融协会的前任主席,他在2003年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年轻的首席经济学家。2013年,拉詹放弃在美国的学术生涯,临危受命,出任印度央行行长。如今,拉詹则重新回归学术研究,他对全球宏观经济方面的研究具有绝对的权威。

早在2013年5月,时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毫无先兆地表示——美联储可能逐步退出量化宽松(QE)。话音一落,新兴市场出现了疯狂的资金外流,这一事件也被称为“削减恐慌”(taper tantrum)。当时,拉詹曾在不少论坛上“炮轰”美联储,认为美联储应该关注其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加强市场沟通;但另一方面,过去一年来,拉詹在多个场合表示,低利率可能会造成价格扭曲,他也支持美联储加息。

针对这两种不同的表态,拉詹对第一财经记者解释称:“如果要修复金融体系,当时QE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经济体系中积累了巨量债务,因此对于这些政策没有很好的响应。QE此后没有创造额外的增长,反而招致蓄意削弱货币之嫌。”

“QE导致大量流动性进入新兴市场,推高了这些国家的货币币值和债务水平,可见QE不仅加剧了发达国家的脆弱性,也加剧了新兴市场的脆弱性,对价格机制有强烈的扭曲作用。正是由于发达国家创造了这一系列问题,因此我才强调,在美国退出QE、加息的过程中要与市场充分沟通,不能突袭。”拉詹解释称。

如今,他支持美联储在经济复苏的条件下渐进加息,并对美联储当前的沟通工作表示满意。“持续的宽松政策会加剧全球风险,退出QE、加息永远没有最好的时机,如果始终犹豫不决,全球经济就无法摆脱这个状态。因此,美联储提出因为经济好转而准备加息,我认为这是非常合适的,也可以给其他央行一个信号,不要过度依赖货币政策,也不要对加息反应过度。”

“好消息是,美联储如今在政策声明中,总是会提到全球其他经济体的状况,包括中国经济,信号更加明确,”他表示,随着2017年正常化进程推进,希望日本和欧洲央行也能效仿美联储的沟通做法。

此外,正是由于美联储加息,外加特朗普对于财政刺激的政策主张,全球通胀预期持续抬升,这也导致此前债市出现了恐慌性抛售。对此,拉詹认为通胀的确存在上行风险,但仍需要关注其后续的政策落实。

“近期发布的就业报告显示,美国平均薪资增速不错,说明就业好转(找工作的人减少、薪资上升),这是经济的利好消息,过去的通缩风险已逐步消散。但通胀是否足够强还取决于其他因素,例如财政刺激能否实现。此外,企业税制改革仍停留在语言层面。”拉詹称。

全球贸易并非失业本因


除了货币政策,贸易也是全球各界关注的焦点。过去近二十年,全球化的不断深化让世界各国都斩获了巨大经济红利。然而,一切似乎都在2016年发生了突变。

在全球经济整体疲软的背景之下,来自政治、民粹主义的反对声音正在逐渐抬头,特朗普认为全球化是导致美国失业、制造业失去竞争力的主因。在很多人看来,“中美贸易战”似乎一触即发。一时间,“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成了焦点议题。

拉詹对“贸易战”风险表示关注,但他并不认为这是失业问题的核心。

“特朗普的竞选言论可能和其实际政策会有所出入。如果说全球化导致美国失业上升,这可能并不准确。”拉詹认为,过去50年以来,美国制造业对GDP的占比长期都是保持在12%的水平,因此并不是美国在制造业方面不再具备竞争力,“只是美国改变了从前的做法,他们不再生产钢铁煤炭,而是实现了价值链升级,转为生产更高科技的产品。”

与全球贸易相比,拉詹认为,更应该关注的是技术进步而造成的失业。“技术进步导致生产率提升,劳动力需求下降,科技对失业的影响只会不断加大。同时,即使美国存在就业岗位,但低技能劳动力无法满足岗位的要求,因此不应该只是关注贸易,而应该关注真正的问题和解决方式,即要加强对低技能人员的再培训(retraining workers)。”

此外,德意志银行的研究也发现,“中美贸易战”并非那么容易。名义数据显示2015年美国对中国的商品贸易逆差为3660亿美元,几乎占到美国商品贸易逆差总额的50%, 但这一数字存在误导:中国对美出口中很大部分出自加工贸易,约37%实际来源于全球供应链上从其它国家进口的部件。

因此,经计算加工贸易影响后得出,中国或只占美国年度贸易赤字的16%,仅略高于第二位日本的13%和第三位德国的11%。若中美发生贸易战,势必将牵扯全球供应链上的所有参与者,其中也包括一些美国公司。

中国不是“汇率操纵国”


眼下,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也是全球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人民币在2016年对美元贬值近6%,而美元走强的趋势似乎在2017年仍在持续。

拉詹认为,部分资金外流是因为中国企业提前偿还外债,这在美元走强的背景下是明智的。拉詹认为人民币不会持续但边走贬,但他也建议,为了应对持续的资本外流,中国可以做两手准备。

首先,他认为中国要强化国内信心,因为中国经济基本面仍然强劲;第二,中国刻意暂时增加对投机性、非法资金出境的门槛或障碍(friction)。

“第一步则是一切的根本,如果不强化信心,资金外流无法避免;但第一步并不充分,因为一些有信心的人可能会担心其他投机者的资金外流,也开始提前换汇,因此要‘两手抓’,”拉詹认为,第二步其实是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当资本外流压力减小时,也可以减轻类似的管控。

他强调,尽管人民币过去持续贬值,但这是基于市场供求的浮动。此外,“中国当局近期的做法都是在支撑汇率,这并不符合特朗普所称的‘汇率操纵国’名号。”

截至1月13日收盘,美元/在岸人民币报6.9022,一周累涨236点或0.34%。

2016年伊始,中国并加强了对资金出境的审查。同时,从1月4日美元出现回调以来,人民币便逆转了此前持续近一年的单边贬值走势,连续数日走升。由于离岸人民币市场流动性告急,离岸空头惨遭“踩踏”。人民币随后连续三天大幅上涨,离岸人民币期间大涨了1130个基点。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周艾琳 (责任编辑:七夕)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