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为什么这么火?

时间: 2016-06-12 16:25:04 来源:   网友评论 0
  • 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最新一例,是分期乐联合众安保险,完成中国首笔场外资产证券化融资。

来源:消费金融观察

文/电车之狼·零壹财经

1111.jpg

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最新一例,是分期乐联合众安保险,完成中国首笔场外资产证券化融资。


不仅因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专门“鼓励金融机构发展消费信贷创新产品”,更因为整个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就象一辆加速疾驰的列车,搭上这辆快车的消费金融也由此产生了惊人的加速度。


阿里巴巴、京东这类大型互联网公司,以消费金融作为基础资产,接连发行了多个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这为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赋予了更多互联网概念,使其愈发受到市场追捧。


ABS(Asset-BackedSecurity,资产支持证券)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发行,后者对资产的质量要求严格且挑剔。通常来说,标的资产越丰富、风险越分散,越适合做ABS的基础资产。从这点来说,消费金融小额分散的资产特点,更能吸引机构投资者的兴趣。


另一个容易被忽略的事实是,消费金融ABS蓬勃发展的背后,还有传统金融机构的强力助推。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信托乃至银行都在争抢ABS业务。尤其是券商及其资管公司,在ABS发行过程中充当了管理人和主承销商的角色,券商本身的业务扩张冲动,也成为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背后的加速器。


在可预见的2016年下半年,消费金融相关概念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会越发越多并逐步常态化。本文将详细分析这一趋势背后的三大加速器。


互联网加速器:低成本资金需求驱动


传统的消费金融公司(如北银、中银消费金融公司),因为持有银监会的牌照,除了自有资金用于放贷之外,还可以享受同业拆借、银行等来源的低成本资金。


相比之下,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资金来源,基本靠投资方和股东“输血”,也有通过信托、基金等渠道获得资金。大部分没有知名度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只能从P2P拿钱,资金成本大多在10%以上。


如果走资产证券化的渠道,资金成本会大幅下降。从京东白条已发行的ABS利率来看,优先级产品利率已经低于5%。逐步走低的资产证券化发行利率,让互联网系的消费金融机构趋之若鹜。


2013年由东方证券资管公司设立的“阿里巴巴1-10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在深交所协专平台挂牌,其基础资产是阿里小贷对小微企业和个人的贷款债权。阿里将这个产品归纳为“金额小、期限短、随借随还”,因为包含了小微企业贷款,还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消费金融ABS。阿里本身虽然不缺钱,但通过ABS迅速回笼资金再放贷,实现了业务规模的快速扩张。而东证资管的这次尝鲜,也开启了券商参与非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新玩法。


2015年10月底,“京东白条应收账款债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也在深交所挂牌交易。京东自诩为“国内首个基于互联网消费金融的ABS产品”,但玩法上并没有超出阿里小贷。进入2016年,京东白条ABS又接连发行三期,优先级利率最低达到3.8%。京东的背书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概念,让机构投资者愿意以更低的利率购买这款产品。当然,从宏观角度来看,今年市场处于流动性充裕、利率走低的多头环境,机构投资者面临流动性管理压力,偏重于完成投标量,所以淡化了对利率的考量。


2016年以来,宜人贷、分期乐等互联网金融公司,也紧随其后发行了类似的资产支持计划。互金公司的ABS发行大潮,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传统的消费金融机构,成为整个行业资产证券化的加速器。


中银消费金融公司作为传统消费金融机构的代表,在2016年1月发行了“个人消费贷款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托资产支持证券”。从名称上,可以看出这款产品与上述各种“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的不同。中银ABS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由银监会监管;券商系主导的ABS则在沪深交易所协转平台挂牌,由证监会监管。


中银首单ABS发行文件显示,其优先A档招标利率区间为2.5%-4%,低于此前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ABS的普遍发行利率。


传统金融机构加速器:券商、信托的业务扩张冲动


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加速发展,一方面源于消费金融机构本身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传统金融机构在背后推波助澜,其中的典型代表包括券商及其资管公司、信托公司等。


先看券商资管,在ABS过程中作为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的管理人和主承销机构,起到了连接基础资产公司和ABS投资人的作用。


券商从2015年开始加大对ABS业务的投入,比如从固收部门分设业务条线进行项目招揽。根据中基协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底,券商资管的专项资产计划共有156只产品,规模达1793.75亿元,比2014年底大增389.45%,其中大部分是资产证券化产品。


在低利息背景下,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在不断增长,企业在盘活存量资产、提升资金效率方面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强,随着业务领域的延伸,券商在资产证券化业务方面具有巨大增长空间。


在股票交易不温不火、IPO不太顺畅时,资产证券化业务成为券商新的利润增长点。券商资管除了可以承担一级市场的‘承做’工作外,本身也是二级市场的买方之一,在承销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面对概念性极强的“消费金融ABS”,券商资管当然不会放过,在京东等大型互联网公司ABS发行常态化之后,券商会把服务对象扩展到更多中小互联网金融公司。


再来看信托公司。一直以来,信托公司在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承担着SPV(特殊目的载体)的功能,简单来说就是充当着风险隔离的“通道”角色,参与程度有限,所获利润低。信托公司急欲摆脱过去没钱赚吆喝的通道角色,通过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深度参与资产证券化,由“通道”向“主导”角色转变。


首先是出于调整信托公司业务结构的需要,提高非标转标产品的比例,信托受益权ABS也属于创新业务的一种。发展信托受益权ABS的另一大动力,在于对信托存量业务进行ABS操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信托公司的收入。


沪深交易所数据显示,自2014年以来,以信托受益权为基础资产,在交易所发行的ABS已超过10单。其中就包括了前文提到的中腾信“微贷信托受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银行对于资产证券化业务,也有自身的扩张冲动。银监会刚刚下发的82号文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的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进行了规范,限制了不良相关监管指标假出表。银行不良资产的压力仍然巨大,但会计上和资本上出表都受到了监管。之前游走在灰色地带的擦边球通道被堵住,这就倒逼银行将这项业务往更公开透明、更市场化的资产证券化上引导。


从广义上看,银行的信用卡分期业务也属于消费金融范畴。5月19日,招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同时发布了首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文件,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时隔8年正式重启。其中,招行和萃一期资产支持证券的基础资产,由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信用卡不良资产组成。


政策加速器:消费金融与资产证券化的交叉口


对于金融行业来说,今年“两会”期间的两大热词,一个是“消费金融”,另一个就是是“资产证券化”。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既表示要扩大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发展消费信贷创新产品;又强调了基建设施项目对接资产证券化的重要性。而“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站在两大热点的交叉口上,大有“井喷”式发展的趋势。


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始于2005年,央行、银监会和证监会先后推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企业资产证券化试点,然而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资产证券化的推进一度中断,直至2011年又重启。2014年末,银监会版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备案制、证监会版资产证券化备案制双双落地,国内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数量和规模才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统计显示,2015年中国共发行1386只资产证券化产品,总金额5930.39亿元,较2014年增长79%。市场存量为7178.89亿元,同比增长128%。


上述变化显示出,政策驱动是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典型特征。今年以来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突飞猛进,正是政策加速器的明显结果。


2016年2月17日,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提出稳步推进资产证券化发展,推动个人消费类贷款证券化项目、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项目和不良贷款证券化项目的发行,在政策层面保证了资产证券化市场的继续扩容。


根据唐涯的《中国资产证券化研究报告:2005-2015年》显示,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以企业端的债权为主,占比高达92%,相比来看,欧美市场则以个人消费类贷款为主,占比分别为69%和90%。中国的个人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还有广阔的释放空间。


从金融市场发展来看,资产证券化向市场提供一种新的投资品种,有利于推动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和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形成。


目前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基础资产种类并不多,这限制了ABS一级市场的发展壮大。而消费金融将丰富整个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基础资产类型。


从2014年开始,资产证券化二级市场也开始逐渐活跃,无论是现券交易量还是回购交易量均出现大幅攀升,投资者趋于多元化。虽然ABS仍然主要向机构投资者发行,但从去年开始,面向个人投资者的ABS理财也逐步开始出现。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