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银监会火线辟谣:万亿元理财入市系“误读”

时间: 2014-12-06 17:28:27 来源: 21世纪网  网友评论 0
  • 近日,银监会向部分银行下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指出银行理财可以独立开立证券账户,这被部分网络媒体理解为监管层鼓励银行理财资金入市。

  银行理财资金是否在“涌入”股市?

  近日,银监会向部分银行下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指出银行理财可以独立开立证券账户,这被部分网络媒体理解为监管层鼓励银行理财资金入市。

  多位银行理财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银行理财早就可以独立开立证券账户。而且,并没有资金大量“涌入”股市的情况。

  某股份行资管部总经理指出,目前及长远来看,银行理财产品投资仍将会以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保持风险相对较低、收益相对稳健的特征。

  实际上,《征求意见稿》已酝酿多时。据参会人士介绍,此前的10月份,监管层召集部分银行举行座谈会,就征求意见。除了对目前银行理财现有的部分监管规定进行整合,更重要的是推动银行理财的净值化转型和“非标”转型。而一直缺乏法律主体地位的银行理财,更是有望被确立为信托关系。

  另一家大型股份行资管部总经理告诉本报记者,《征求意见稿》强调了银行理财独立性和破产隔离的法律效果,履行“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职责。实质上赋予了银行理财信托关系和一定程度上的SPV主体地位。

  目前,相关监管方亦在推动,随着《商业银行法》、《信托法》修订,能确立银行理财信托关系。

  早已允许独立开证券账户

  银行理财资金不能投资于境内二级市场股票的相关规定,并未有任何改变。

  早在2009年7月,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09〕65号)就明确指出,“理财资金不得投资于境内二级市场公开交易的股票或与其相关的证券投资基金”、“理财资金不得投资于未上市企业股权和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或交易的股份”。但是,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高资产净值客户、私人银行客户、机构客户产品不受这两条限制。此次《征求意见稿》继续沿用了上述规定,并没有实质调整。

  再者,《征求意见稿》指出,“允许以理财产品的名义独立开立资金账户和证券账户等相关账户,鼓励理财产品开展直接投资。”但是,这并非如部分网络媒体所言“银监会鼓励银行理财产品直接投资股市”。

  2013年12月,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发布《关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开立证券账户有关事项的通知》就已经明确指出,每一个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均可以在沪、深市场各开立一个证券账户。并且,证券账户仅用于参与证券交易所标准化债券、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优先股等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投资。

  某国有大行资管部人士介绍,一直以来,银行理财无法独立开设证券账户,并不能直接进入交易所市场,而是通过绕道券商资管、信托计划、基金子公司等“通道”进入交易所市场,通道费一般为1‰-2‰左右。能够独立开立证券账户,也只是为面向高净值人群发行的、投资股票市场的银行理财产品节约了一定的“通道”费,正是目前监管层一直在推动的银行理财“去通道化”。

  仅8%资金投资权益类资产

  那么,对于目前部分媒体报道的银行理财资金“涌入”股市,是否真实存在呢?

  据上述国有大行资管部人士介绍,银行理财资金间接进入股市的渠道包括:面向高净值人群发行的理财产品、“融资融券”配资、定向增发、股票质押融资等渠道,按照银行理财内部业务流程和风控文化,不可能突然大幅增加某块的投资资金。

  根据交易所数据,截至11月28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高达8189亿元,而去年底仅3465亿元。但是,并没有数据明确显示,部分入市资金来自于银行理财资金。

  另一家国有大行资管部投资经理介绍,为券商提供“融资融券”配资,需要银行对券商有授信,增加资金规模更是需要走流程。近几日股市突然大涨,银行理财资金并没有那么高的效率去“加码”入场。“银行理财资金增加股市投资的迹象并不明显,只是近期券商融资、股票质押融资有抬头趋势。”

  实际上,今年以来,随着债券市场、货币市场等投资端收益整体下滑,部分银行理财却在考虑资本市场。

  某国有大行资管部副总经理近据记者,除了固定收益类资产外,该部将借助结构化产品模式向资本市场进行更多投入,中石化混改、银行优先股等资本市场相关投资品种也都有所参与。不过,规模不会太大,毕竟不是银行理财的主流投资品种。

  据记者从权威渠道获得的数据显示,目前银行理财15万亿元余额中,权益类资产的占比不足8%,更何况其中只有部分是股票投资。

  那么,1万亿银行理财资金将进入股市的说法,又是从何而来?

  据记者根据公开消息查询,源于海通证券的测算,目前居民储蓄总规模约在 50 万亿,假定有一半左右被理财取代,则未来几年新增理财规模在 20 万亿以上。按照 35%配置非标、60%配置债券、5%配置股票的比例,20 万亿新增理财就会带来 12 万亿新增债券投资需求、1 万亿新增股票投资需求。

  实际上,这只是说,未来几年可能将有1万亿新增股票需求。按照目前银行理财30%左右的增速,再增长20万亿规模,也至少需要三年左右。

  助推净值化转型

  2013年以来,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成为主旋律。

  《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中指出,目前银行理财的最大问题在于预期收益率型产品是主流,客户认为预期收益即是客户所得实际收益,客观存在“刚性兑付”问题。

  而组合管理类的开放式净值型产品、产品与资产不存在期限错配的项目融资类产品(先有项目,后有资金)成为监管层的引导方向,这两类产品投资的“非标”资产无需回表。不过,净值型理财产品投资非标的比例不能超过产品总资产的30%,低于此前35%的规定。

  一位参与了10月份征求意见座谈会的银行理财人士介绍,监管层引导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的一种方法是,加大发售预期收益率型产品的成本。

  相对应的印证是,《征求意见稿》指出,预期收益率型产品投资的“非标”要回表核算,且管理费收入的50%计提风险准备金,大幅高于净值型产品计提的10%。值得注意的是,监管层还在引导“非标”资产进行产品转型。

  《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中的一种假设是,目前非保本预期收益率产品余额约8.4万亿,存量“非标”2.8万亿,假设其中10%转为无期限错配的项目融资类产品,60%转换为净值型开放式产品,5%通过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实现“非标”转为标准化资产,可承接2.77万亿“非标”,仅300亿元“非标”需回表。这意味着,理财直投,即理财资金直接投资于单个或多个项目(项目资产到期日不得晚于产品到期日),成为引导方向。

  “理财直投,不仅是去通道化,而且能避免期限错配。”某股份行资管部总经理告诉本报记者,实际上,最早的“非标”正是一款银行理财产品对接一个项目资产,并覆盖后者的期限。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21世纪网 作者: (责任编辑:stay_11)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