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以开放审慎态度迎接“新金融”

时间: 2014-04-24 17:03:31 来源: 中国银行业  网友评论 0
  • 比尔·盖茨早在1994年就说过那句令人心惊肉跳的“传统银行将成为21世纪灭绝的恐龙”。一方面,从银行自身的角度来看,首先,银行应学习“新金融”注重“交互简单,客户至上,体验良好”的业务模式,尤其需高度注重客户体验。

  文/邹新 余程辉

  比尔·盖茨早在1994年就说过那句令人心惊肉跳的“传统银行将成为21世纪灭绝的恐龙”。但历史告诉我们,在他说完这话后的近20年间,商业银行却成为了计算机技术的主要应用者和坚定的支持者。在移动互联与传统金融进一步融合的“新金融时代”,有识、有志、有智的银行将用开放的心态和实际的行动,去拥抱审慎监管条件下的新机遇与新蓝海。

  2013年,“互联网金融”这个词汇迅速席卷神州大地:《新闻联播》以头条时段报道众筹平台天使汇,提出互联网创新正改变产业形态;天猫“双十一”支付宝成交金额突破350亿元,超全国日均零售总额的一半;阿里余额宝9个月内规模急速突破4000亿元,超过2013年银行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总额;腾讯微信红包后来居上,引爆春节狂欢,一举贯通支付壁垒,创造了营销奇迹。所谓“互联网金融”及其引发的所谓“屌丝盛宴”,在境内实现了从默默酝酿到疯狂爆发的质变,声势远超欧美等发达市场。面对这种疯狂声势,我们的确需要对一些事关未来发展方向及金融体系稳定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冷静思考与科学判断。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内涵

  对于“互联网金融”,目前尚无明确定义。尽管当今业界有人提出可按行为主体将“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进行狭义区分;但从广义上讲,“互联网金融”应是偏正短语,引用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的论述,它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功能的新兴金融模式”,因此其本质应该无可争议地还是金融。换言之,无论是“互联网金融”还是“金融互联网”,其最终方向都是创建一个更加便捷、高效、普惠的金融环境。

  正如杰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描述的那样,“经济和社会的变革总是源于新能源与新通信方式的交汇”,互联网自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诞生以来,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影响并改变着世界,通信、游戏、零售、旅游、传媒等诸多行业的经营与商业模式都产生了变化,以至于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曾生动地将这种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而产生的新生产力称为“新经济(310358,基金吧)”(New Economy)。

  但当年“新经济”的爆发式疯狂生长又制造了其在2000年的泡沫破灭,加之2001年的“9·11”事件,在后来相当一段长的时间内,“新经济”神话似乎都成过往云烟,风光不再。2004年始,以乔布斯为首的苹果公司团队开始集中力量研发Iphone手机,并于2007年正式推出第一代新智能手机。这种以“移动互联”为核心特征的互联网新载体从一开始便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诞生。随后,“移动互联”无论从技术、系统还是体验都以一种超乎世人想象的速度得以不断突破。

  互联网技术与金融业的融合亦可追溯至互联网的发源地和全球金融业最发达的美国,其银行、证券、基金等金融业早在20世纪90年代便与互联网有较为深入的结合。但随着美国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和2008年金融危机后Paypal等网络货币基金的整体走衰,美国投资者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和理解逐步趋于理性,因此即便到了目前,美国互联网企业和创业者参与金融业的积极性远不如当前中国那么狂热,而是主要集中在以互联网方式发展创业融资和个人信贷方面,其中以众筹领域的Kickstarter和P2P贷款领域的Lending Club为代表。

  反观境内“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我们大致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5年以前,主要表现为金融行业的“触网”,以网络银行、网络证券和网络保险(放心保)的出现为标志,金融业的“鼠标加砖头”战略带动了互联网金融一轮快速发展,这也证明中国互联网金融其实是滥觞于金融业自身;第二阶段为2005年至2012年,主要表现为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第三方支付机构快速成长并不断壮大,以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为标志,第三方支付机构正式获得监管层“认可”身份;第三阶段则始于2013年,主要表现为非金融企业的“淘金”,互联网企业、创业者开始尝试跨界进入金融业的各个方面,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业态迅速兴起,并取得引人瞩目的增长。

  至此,互联网金融的业态分化逐渐清晰,除以传统金融业衍生出的互联网平台外,主要可分为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以拍拍贷、人人贷为代表的P2P贷款平台;以天使汇、大家投为代表的众筹平台;以余额宝、理财通为代表的基金、理财销售平台;以阿里小贷为代表的电商大数据小微企业贷款平台等。

  从上述梳理可看出,金融业与互联网的联姻具有鲜明的时代演进特征和历史发展逻辑,这突出地体现在目前中国境内互联网与金融的双向渗透与融合当中,“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已逐渐注入到金融业当中,成为新时代金融的重要内涵。正是基于此,笔者更倾向于将“互联网金融”称为“新金融”(New Finance)。

  具体分析“新金融”的主要特征,其一是“开放”。互联网打破了信息流与资金流传播的物理边界,它既没有时间限制也没有空间限制,7×24小时运转是互联网世界的常态,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得所需要的金融服务,在北京和在纽约并没有实质区别。

  其二是“平等”。在互联网刚兴起时,美国The New Yorker(《纽约客》)杂志曾有一张颇为著名的漫画,标题是“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种互联网基因使“新金融”的客户在形式上的确有别于传统金融,因为前者只是一个个剥离了权利、财富、身份、地位、容貌的ID,比如,“1元起点、同等收益”的原则至少在形式上打破了高端客户和中小客户的收益和服务的藩篱,所有客户基本享受平等待遇。

  其三是“协作”。分布式计算是互联网中最具协作精神的经典应用,它研究如何把一个需要非常巨大的计算能力才能解决的问题分成许多小的部分,然后把这些部分分配给许多计算机进行处理,最后将这些计算结果综合起来得出结果。这种“蚂蚁搬山”式的商业模式有别于传统行业里“一次成型、单边行动(Once-for-all)”的模式,在“新金融”中便生动地体现为资金筹集和资金供给的“万涓成海”,每个单位的微小金额最终汇聚成大量资金,同时也为传统金融时代的数据“碎片化”演变成“新金融”时代的“大数据”提供了最好注脚。此商业模式特征亦极大地适应或者说体现了更加均衡化、稳定化的“屌丝世界”与“屌丝经济”。

  其四是“分享”,或者说“互动”。任何互联网用户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自媒体”的移动互联更是通过实时互动和异步传输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人们在互联网上分享兴趣、技术甚至“八卦”。比如,这种分享向如何融资或如何理财聚集,甚至直接扩张到分享现金——就如微信红包一样,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凭借互联网用户的自发行为,改变了金融营销的方式与成本。

  从索洛全要素增长模型看,当移动互联科技遇上金融而产生的“新金融”,的确是人类历史的进步及方向,其核心要义在于便捷客户的市场进入、降低金融的准入门槛和提高金融风险的掌控能力,从而更高效地为实体经济(如制造业、服务业等)提供资金供给,这亦是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应有之义。

  “新金融”为何2013年在中国爆发

  早在农耕社会,荀子就提出“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说的是庄稼的收成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2013年之所以成为中国“新金融”名副其实的元年,亦离不开天、地、人三要素。

  天时:不平凡的2013

  第一,政府放权,监管试错,市场力量焕发生机。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政府着重强调简政放权,并将此作为转变职能、释放改革红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突破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更是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发展普惠金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的金融监管理念和监管政策出现了阶段性调整,为处于监管空白地带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留下了较大的“容错、试错”空间。阿里余额宝的“先上车后补票”,百度理财违规后的重装上阵,P2P在历经“跑路潮”后未被喊停,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监管层对互联网金融“让子弹飞一会儿”的宽容态度。相对于传统金融业“风险零容忍”的监管环境,2013年为互联网金融留下了“监管套利”时间窗口,吸引了互联网公司、创业者们蜂拥而至,互联网金融爆发式增长便不难理解。

  第二,利率市场化,两度“钱荒”,高息环境支撑“宝贝”高收益。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在逐步提速,当前正处于市场均衡利率的形成、发现期,较为完善的市场化利率尚待成型。2013年6月,受财政存款集中入库、上市公司分红派现、商业银行补缴存款准备金、端午小长假提现需求增加等季节性因素影响,加上央行“不重走货币扩张老路”的坚定态度,使部分过度发展同业资产期限错配业务的银行出现了阶段性的流动性困境,银行间市场各期限利率突然全线上涨,隔夜Shibor一度飙升至13.44%,引起市场巨震。6月末的“钱荒”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央行对货币调控态度的重大转折,即监管层不再会单纯为“保增长”而大量增发货币,转为宏观审慎框架下通过“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来力促实体经济发展。在这种货币政策预期的影响下,2013年下半年,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Shibor一直处于高位运行,2014年1月期Shibor的平均利率达5.36%,高于上年同期149个基点。高涨的基准利率和偏紧的流动性为“资金掮客”提供了较大的询价空间,在没有赎回压力的规模扩张期,为余额宝、理财通等产品背后对接的货币市场基金提供了高回报的价格支撑,使各种“宝贝”以6%以上的回报率迅速吸引了大量客户。

  第三,网络成熟,终端多元,创造互联网跨界发展的良好契机。2013年,国务院发布了“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全国网络速度相比2012年实现了33.2%的大幅度飞跃。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3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末,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1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45.8%,趋近饱和;手机网民年增长率更是高达19.1%,规模达5亿人,成为中国网民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也就是说,每两个中国人中,就大概有一个人使用移动互联网。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主题已经从“普及率提升”转换到“使用程度加深”,完成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另据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统计,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3.5亿台,同比爆发性增长64%,智能手机出货量首次超过功能型手机。这一年,网速的提高、网民的成熟、移动终端的普及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为新金融的理财业务在国内的高速甚至是野蛮生长提供了根基与土壤。

  地利:中国特色的市场

  第一,投资渠道少,市场波动大,个人保本理财需求缺少释放途径。从投资渠道种类看,中国目前已经拥有银行理财、信托产品、股票、基金、期货、房地产、大宗商品甚至文玩古董等多种类型,投资渠道似乎并不缺乏,其中既有风险偏好型的,也有风险厌恶型的。但从近十年来的个人理财实际发展来看,只有黄金和房地产曾给过投资者持续丰厚的回报,但随着“中国大妈”抢金被华尔街套牢和房地产价格未来走势扑朔迷离,这两种投资的风险亦与日俱增。此外,其他一些个人投资渠道或是投资效果不佳,或是进入门槛较高,不符合个人理财保本稳增(跑赢通胀)的期望:股票市场,上证综指长期在低位徘徊,股民散户鲜有盈利者;基金市场,净值波动频繁,持续盈利者屈指可数;期货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主要是机构客户的博弈场;债券市场,以银行间账户参与为主;信托市场,起步门槛较高,需要较强的资金实力;古玩市场,则需要长期的文化储备和专业的知识技能。因此,当“新金融”的理财业务作为新生事物,以或明或暗的“保本金、高回报、年化收益率高达××”等不受监管约束的动人词汇进行宣传时,不啻于为积聚已久的个人投资需求水库开启了一道闸门。

  第二,储蓄率高,储基庞大,“九牛一毛”规模仍然可观。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当前中国的国民储蓄总额已占GDP的一半以上,仅次于石油大亨卡塔尔和科威特,而这个数字在美国只有17%。由于社会保障体系还有待完善,中国人习惯于用储蓄(而非买保险)来应对养老、教育和医疗的不时之需,即便中国如今表面上消费主义极为盛行,但保守的消费习惯却仍是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一部分。在此大背景下,高收益、低风险、T+ 0的存款替代产品无疑拥有巨大吸引力。据估算,截至2013年底,中国居民个人储蓄存款已经达到45万亿元,其中超过16万亿元为活期存款,在这样的储蓄总量规模下,“新金融”的理财业务凭借其无孔不入的营销手段和快捷方便的贴身服务,产品规模在短期内极速扩张至千亿量级也就不足为奇了。

  人和:聚沙成塔的“屌丝”力量

  长尾理论,利基市场,得屌丝者得天下。如前所述,移动互联的几何级发展使屌丝摆脱了“非主流”命运,成为互联网世界不可或缺的“主流”,甚至成为决定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力量,孟子提出的“得人心者得天下”在移动互联时代甚至被调侃为“得屌丝者得天下”,一时间“屌丝经济学”迅速发酵。其实,“屌丝经济学”并非新现象,它是长尾理论(Long Tail)的中国特色翻译,是帕累托分布曲线的尾部总和,是对传统商业社会“二八定律”的颠覆。随着技术进步,移动互联可用极低成本迅速聚集原本分散的中小客户,使其规模之和足以与大客户匹敌。这种经济模式的本质其实就是规模经济,但由于移动互联脱离了物理世界束缚,海量用户成了一个抽象概念,服务数百万人与服务数万人比,并不会增加太多成本,因此,屌丝经济学呈现出极为明显的“边际成本递减,边际效应递增”。

  而多年来,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及制度安排,金融机构将服务对象更多地瞄准于大中型客户,或者说在传统模式下,服务小客户的收益与成本难以匹配,这些数量庞大、地域分散、单体贡献度不高的小客户(也就是所谓的“屌丝群体”)无法获得高品质的金融服务,其潜在金融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形成了无数分散的利基市场(Niche Market)。于是,新金融登高一呼,以免费服务为先导,便捷高息为核心,技术优势为壁垒,专注服务于这个市场,获得这些客户的一呼百应,继而“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术向高端客户进行潜移默化的渐进影响,当“块儿八毛”的微信红包开始网住一群群“高富帅、白富美”的时候,这个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只在书本里见过的战术再一次显示了它的威力。

  上述分析清晰地表明,2013年在境内疯狂爆发的“新金融”业务更多地体现为资金的筹集方面,而非资金应用及供给方面;而正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才导致这些“新金融”理财业务的提供者得以疯狂生长,并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境内资金价格非正常的上涨及预期。

  从“传统金融”到“新金融”:开放与审慎

  正如每个硬币都有两面,2013年“新金融”风暴不仅给所谓的“传统银行业”带来了新挑战和新思考,也同样给金融监管者提出了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全新课题。笔者认为,对于传统银行业来说,应以开放的心态来面对、迎接新金融,与时俱进,不断发现、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对于金融监管者来说,则需本着“监管全覆盖”原则,立足于审慎监管,尤其要做好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利率预期引导工作,从而切实疏导、防止金融风险。

  一方面,从银行自身的角度来看,首先,银行应学习“新金融”注重“交互简单,客户至上,体验良好”的业务模式,尤其需高度注重客户体验。看似简单的界面设计,其实包含着背后无数的测试,精确到客户第一眼会看向哪里,第一下点击会在哪里,不需要的功能全部放弃,一切以客户为中心。对于相关的金融产品,则更是极简主义,切中要害。

  其次,借鉴“新金融”介质单一,功能强大,生活账户统一入口及渠道的商业模式。例如,淘宝网从单一的手机APP转为阿里系自动跳转,实现淘宝、支付宝钱包、来往三大APP相互衔接;微信则由单纯的聊天软件,变成了手机游戏、互联网理财、打车工具、线上商城的集成体。这些转变使所有的客户功能采用统一入口,极大增强了客户黏性。

  再次,适应“新金融”管理扁平、激励到位、创意到产品的快速转化趋势。高度扁平化的管理模式是“新金融”时代的重要特点,例如,强调信任、平等、互重,管理者不多,大多数人都是工程师(含金融工程师),拥有与生俱来的平等、透明沟通基础,从而使创新创意不断迸发,并极大缩短了金融产品从研发到推向市场的时间。

  最后,冷静分析形势,认清自身优势。无论是新金融,还是互联网金融,或者移动金融,其本质仍是金融,而金融的本质就是经营、管理风险。第一,传统银行已拥有的识别、测量、分析、报告、监控和处理风险体系与人才,以及依此实现精准定价的优势,短期内难以被模仿、超越,而与新金融理财、资金筹集类业务疯狂生长并存的是,资金供给业务的新金融产品市场鲜见,要不也是一些P2P产品风险频发,而这与美国的新金融以资金有效供给为主形成鲜明对比。第二,传统银行实体网点丰富,技术实力雄厚,具备良好的金融O2O基础。当下互联网Online To Offline的概念炒得火热,互联网公司纷纷出手并购或联盟,试图将线上业务与线下业务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传统银行在这方面恰恰具备天然优势,移动互联突破了信息流、资金流的限制,但尚无法有效突破物流和物理网点的制约,无法改变人与人的信任问题。现金的存取、合同的签订、货物的抵押、贷后的监测,甚至不良的清收等等常规金融业务难以脱离线下支持。第三,传统银行具有扎实的品牌信任度和资金安全性,拥有庞大的忠实客户群。经过多年经营,传统银行业在各类金融业务中的品牌效应已深入人心,其科技平台的资金安全性和处理能力也已经过实践多次检验,客户更愿意将大额资金交与银行管理,银行则完全可凭借新的移动互联等科技手段,来加快创新,实现资金更高效率的循环。第四,天量的存量数据为银行进行大数据的数据挖掘、风险识别以及精准营销提供了难以复制的优势基础。

  另一方面,从监管角度来看,我国新金融,尤其是资金筹集类产品如此疯狂的主因,在于监管空白。正是因为没有基本的资本金、贷存比、流动性等一系列监管指标约束,很多互联网及互联网相关企业抱着“赚大钱开银行”的浮躁心态,依托强有力的科技创新及平台,将原来很多在线下禁止或者难以实现的业务搬到了线上,敢想敢做,且能想能做。但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目前很多的新金融理财产品的确存在“夸大投资收益、混淆时间概念”的普遍问题,而这在投资者风险教育尚未完全到位的条件下,极易诱发、堆积金融风险。

  因此,“以审慎心态布局全覆盖监管”是新金融获得理性发展的一大前提,这在目前国内利率市场化进入攻坚阶段的背景下,尤其具有重要的战略及现实意义。比如,对银行牌照实行基本要求、最低门槛的透明发放制度(包含经营风险能力、资本约束、拨备及准备金制度等),就可有效防止许多公司打擦边球,不愿获得银行牌照,不愿接受监管。

  总之,没有实体经济这个“本”和“源”的基础支撑,任何“木”与“水”都无法持续资金的高利率及预期;而中国社会需要的,是实实在在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资金供给,需要的是基业常青之本的俯首耕耘,而绝不是长长的资金链条上的一堆资金掮客。

  结束语

  比尔·盖茨早在1994年就说过那句令人心惊肉跳的“传统银行将成为21世纪灭绝的恐龙”。但历史告诉我们,在他说完这话后的近20年间,商业银行却成为了计算机技术的主要应用者和坚定的支持者,从最初的计算机辅助手工操作到电子银行、网上银行,再到移动银行,商业银行不断扩大信息技术的投入、应用和创新,用“鼠标加砖头”的战略巩固并拉近了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大幅提升了传统业务效率。经过长期发展,银行与科技的关系已跨过技术使用的初级阶段,正在从银行信息化迈向信息化银行,开始了核心业务的渗透和融合。

  在移动互联与传统金融进一步融合的“新金融时代”,有识、有志、有智的银行正如保罗·阿伦在《银行再造——存活和兴旺的蓝图》中所提到的,将用开放的心态和实际的行动,去拥抱审慎监管条件下的新机遇与新蓝海。

  (注: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所在机构无关)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中国银行业 作者:邹新余程辉 (责任编辑:lixuezhen)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