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B转H股进程未如预期 投行称监管层自有安排

时间: 2013-06-27 15:14:54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网友评论 0
  • 本报记者发现,由于拖延时间过长,万科的B转H还需要面对一个新问题——股价与现金选择权的行权价格对比。“万科公布转股方案后股价大涨,每股13.13港元的行权价格并无吸引力,所以超过1/3的B股股东选择现金选择权可能性很低。

  本报记者 陈浠 深圳报道

  第二例B股转H股的成功迟迟未至。

  继去年12月19日中集集团(000039.SZ;02039.HK)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并挂牌交易,完成首例B股转H股尝试后至今已过半年时间,万科(000002.SZ,200002.SZ)、丽珠集团(000513.SZ,200513.SZ)则仍处于审批程序,而这两家之后,便再无接力者出现。

  这与此前市场预期并不相符——在中集集团之后,诸多券商认为,2013年将迎来B股转H股热潮。“B转H预计会成为今年香港市场的主题之一。”广发证券(香港)经纪有限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师罗满强今年初告诉记者。

  B股转H股之路,为何比预想更为遥远?

  万科、丽珠仍在路上

  万科于2013年2月15日正式取得香港联交所下发的受理函;丽珠集团则在今年6月6日正式获得受理函。

  去年10月31日中集集团正式获得港交所受理函,很快,11月16日,中集集团就收到港交所通知,其上市聆讯预计将于11月22日举行。

  但万科从获受理函至今,已过去4个多月,却迟迟未有进一步消息。

  “按港交所规定,在相关公告之前,任何进程我都不能讨论。”6月25日,万科董秘谭华杰对本报记者称。

  记者从投行、公司等多方获悉,此前中集集团转股过程迅速,很大程度是因其首例身份走了“快捷通道”,此后的公司则需按常规程序进行,费时自然要比中集集团多。

  “肖刚上任后,对B转H并未力推,没有新的部署,整个进程也就放慢了。加上转股本身难度就蛮大的,所以目前这一情况也属正常。”6月26日,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告诉记者。

  对于万科B转H的放缓,业界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与房地产调控政策可能亦有一定关系。

  本报记者发现,由于拖延时间过长,万科的B转H还需要面对一个新问题——股价与现金选择权的行权价格对比。

  自5月中旬以来,随着大盘,尤其是地产板块的集体下滑,万科B的股价从约17港元逐步下行,截至6月26日报收于13港元。此前一日,其最低点甚至触及11.88港元。即使是13港元的价格,也已经低于其第三方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提供现金选择权价格(每股13.13港元)。

  这又涉及到万科的股权结构——其B股占总股本11.96%,由于香港市场公众股持股限制,如行使现金选择权比例过高,超过B股总数1/3,可能导致公众持股比例达不到港交所要求,方案可能无法实施。

  “万科公布转股方案后股价大涨,每股13.13港元的行权价格并无吸引力,所以超过1/3的B股股东选择现金选择权可能性很低。目前13港元的价格还好,但如大盘继续低迷,万科B股价再跌多一些,就不好说了。”6月26日,一位上海私募人士称。

  与此相比,丽珠集团并未遇到同样的问题。6月26日,丽珠B收报于33.98港元,而其第三方提供给B股股东的现金选择权行权价格为29.72港元/股。

  “公司正处在港交所受理文件之后的审核阶段,目前进展顺利。”6月26日,一位丽珠集团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第二批观望氛围浓厚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沪深两市共有105只B股,其中84只属A+B股。在首例B转H成行后,有转股条件与可能性的公司被逐渐挖掘。

  这些公司包括南玻(000012.SZ,200012.SZ)、黄山旅游(600054.SH,900942.SH)、华新水泥(600801.SH,900933.SH)等众多公司。

  “我们暂时没有做B股转H股的打算。”6月26日,华新水泥证券部人士告诉记者,此前有多家投行联系公司做报告,意图让公司进行B转H股的尝试,但公司没答应。

  黄山旅游曾因其B转H股预期在今年2月初遭遇爆炒,但公司从未正面回应B转H股可能性。6月26日,记者多次联系该公司未果。而此前南玻已向记者否认其B转H股的计划。

  “我们要再看看。”一家B股公司人士告诉记者,目前还没有一家上交所B股公司成功完成B转H股,上交所B股公司用美元计价,与深交所不同,这里仍有需要突破的障碍,如公司在H股上市的需求不大,那就不妨再等等。

  东电B(900949.SH)正尝试的B转A股亦是诸多公司考虑的可能性,在没有更多成功案例出现前,大多数公司不会轻举妄动,而是持观望态度,最后再选择一个最有利于自己的方案。

  此外,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成本。“据说已尝试B转H股公司的花费在3000万港元以上,这对很多公司来说并不容易。”前述B股公司人士表示,即使转股成功,B股公司还要考虑在不同监管体系的交易所上市,公司要多付出的各种成本,这都是很多公司要考虑的实际问题。

  “B转H股的进程证监会有自己的计划,需要一步一步来。”6月26日,国泰君安国际总裁阎峰对记者称。

  (21世纪经济报道)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陈浠 (责任编辑:捂脸)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