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传二套房首付将提至7成 多家银行称没收到通知

时间: 2013-03-11 22:30:33 来源: 理财周报  网友评论 0
  • 业内普遍认为,目前中国的贷款房价比在70%以下,也就是说,房价下跌3成,银行仍然能够承受。”  业内普遍认为,目前中国的贷款房价比在70%以下,也就是说,房价下跌3成,银行仍然能够承受。

  业内普遍认为,目前中国的贷款房价比在70%以下,也就是说,房价下跌3成,银行仍然能够承受。

  理财周报记者 滕晓萌/北京报道

  “国五条”细则已经出台一周,在房价涨幅最大的北京,所有银行都保持了一致沉默。

  “我们到目前为止,房贷政策没有任何变化。”一家四大行北京分行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

  但新一轮的信贷调控风雨欲来。有消息称,央行已经下发文件,要求对于涨幅过快的城市,各分支机构可根据当地人民政府房地产调控目标和政策要求,进一步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和利率。

  但央行新闻处对此表示不知情,拒绝确认或者否认这份文件的存在。

  目前的传言是,在房价上涨过快城市,二套房贷首付比例从6成提高到7成,利率从比基准利率上浮1.1倍,提高到上浮1.3倍。

  “我们到现在为止还是执行以前的政策,没有新的说法。”一家股份制银行的个贷总经理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房地产贷款收紧的效应前两年已经释放得差不多了,我个人不认为新的政策会产生太大影响。”

  8.515超高利率个贷部门不欢迎

  多家在北京的大行和股份制银行都表示,在房贷上,等待央行、银监会进一步消息,目前政策照常执行。

  商业银行房贷政策暂时不变这一消息,在两会期间,也经过了中行董事长肖钢、行长李礼辉;建行行长张建国;工行行长杨凯生多位大佬反复确认。

  “不变”的意思是:首套房利率85折,二套房首付6成,利率是基准利率的1.1倍。

  各家银行房贷部门面临的现实是,如果二套房贷继续收紧,按照目前的基准利率,5年以上按揭贷款上浮1.3倍的利率为8.515,已经超过不少银行的抵押消费贷和个人经营贷利率,二套房贷业务量必定大幅降低。

  尽管已经有部分银行有意压缩按揭贷款额度,甚至放弃房贷,转向其他利润更高的项目。但是对于大部分银行的个贷业务而言,房贷仍是大头。如在中国最大的个人贷款银行工行,其房屋按揭贷款占个贷总额的60%左右。

  而二套房贷由于利润较高,成为一些小银行和外资行争抢的对象。但是由于二套房贷门槛较高,实际业务量并没有明显增长。

  以此前上海银监局公布的数据为例,2012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5198亿元,同比增长3.6%,增幅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从结构上,首套房贷款余额占比87%,比年初上升4.5个百分点,因此接受采访的商业银行人士均对房产新政态度保留,表示静等通知,不可能自行出台政策。

  “我们一直重点支持首套房贷款。至于二套房贷,就等央行通知。”前述股份制银行个贷总经理表示,“现在所有业务都正常进行,我们没有任何要压缩这块贷款额度的打算。”

  理财周报记者从北京房产中介了解到,目前北京地区各家银行批贷放贷正常,而且有少数银行明显加快了审批速度。但是在放款方面,工行连续几个月受到额度困扰,放款较慢。

  房地产开发贷无新政策,光大中信民生占比最高

  到目前为止,也没有银行宣布,因为担心风险而进一步压缩开发贷额度。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央行和银监会也没有对开发贷做出新的指导。

  2012年三季度始,随着资金面宽松,房地产相关贷款重新回到银行视线。根据央行初步统计,2012年末,全国地产开发贷款余额8630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季度末高5.1个百分点。房产开发贷款余额3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比上季度末低1.4个百分点。个人购房贷款余额8.1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速比上季度末高0.9个百分点;全年增加9610亿元,同比多增23亿元。

  “我们一套房贷是占多数的,二套房贷本来存量也不高。”一家股份制银行北京分行风险总监表示,“而且现在来看贷款房价比还是在控制内。”

  业内普遍认为,目前中国的贷款房价比在70%以下,也就是说,房价下跌3成,银行仍然能够承受。

  但是这仍然不能化解投资机构对于银行的担心。3月4日,随着“国五条”细则的出台,银行股伴随地产股大跌。

  据理财周报记者统计,在16家上市银行中,目前房地产贷款占比最高的为光大。截至2012年6月30日,光大房地产贷款占比为12.50%,尽管相比2011年末的13.10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行业水平。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理财周报 作者:滕晓萌 (责任编辑:丁麒杰)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