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李若谷详解口行成长 政策金融亟待立法

时间: 2010-06-07 16:14:38 来源: 新世纪  网友评论 0
  • 进出口银行近两年的扭亏为盈背后,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边界仍在争议之中

在过去的一年,中国进出口银行(下称进出口银行)因两大变化而深受瞩目。

一是财务数据全面向好,当年实际发放贷款3684亿元,约是上年的1.2倍,并连续两年结束了亏损的历史,税后利润显著增长。

二是自去年3月即开始讨论的注资事宜即将揭盅。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下称中信保)作为两大政策性金融机构,即将接受来自中央汇金公司注资,金额则几经调整。最新消息显示,进出口银行和中信保将分别获得注资300亿元、200亿元。来自财政部的消息称,进出口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参照银行业的平均水平,注资之后进出口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将从目前的2%提高到8%左右。

同为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下称国开行)于2007年转型为商业银行,由于种种原因,走得难言顺畅。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行长李若谷曾在多个公开场合明确表示,该行不会走同样的道路。

今年59岁的李若谷是名门之后,父亲是曾任中央顾问委员的李卓然,岳父则为开国上将肖华。李若谷1981年获北京大学法学硕士学位,1983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他从中国人民银行的基层做起,历任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处长、司长、副行长,在2003年到2005年间亦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在2005年到任进出口银行之前,李若谷与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打交道已有20年。他曾以中国副理事的身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非洲开发银行、加勒比开发银行、东南非开发银行等任职多年,对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的运作颇为熟悉。

近日,李若谷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阐述他对进出口银行改革的诸多思考,包括如何解决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商业性金融机构之间的潜在冲突,探讨了政策金融和商业金融的边界等业界争议颇多的话题。

在专访中,李若谷不时穿插英文,观点务实。面对目前对政策性金融的种种争议,他呼吁:“应为政策性金融立法”,“补上这一课”。

两年巨变

“进出口银行从成立起就开展各类支持企业出口业务,与国内其他银行相比,我们积累了相对多的海外市场业务经验。”谈起这一点,李若谷颇为自信。

作为中国三大政策性银行之一,1994年成立的进出口银行是中国进出口和对外承包工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及各类境外投资的政策性融资主渠道。不过,和同期成立的国开行相比,进出口银行扩张较慢,目前资产规模是国开行的四分之一。在2008年以前,进出口银行十几年来一直属于净亏损状态,不良贷款率亦曾达6%左右。

2006年,即上任后第二年,李若谷首次提出进出口银行向国际经济合作银行转型的战略构想。2007年,该行突破了单纯的政策性业务模式,开创自营性业务,当年大幅扭亏。进出口银行开展的自营性业务,指自主开发、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业务。

进出口银行的业务重点,也逐渐由单纯支持出口和提供发展援助,同时支持进口和国际经济合作,着重发展境外投资贷款、境外承包工程贷款等“走出去”业务和一揽子合作,全面转向促进中外经济合作。

临界点似乎出现在2008年,进出口银行首次实现税后盈利1.996亿元,取得历史性突破。在金融危机的激发下,在国内信贷狂飙的2009年,加之中国政府的一系列“保外需”的政策推动,进出口银行的业务扩张颇为迅猛。来自进出口银行的数据显示,2009年该行全年批准表内贷款8011亿元,比上年翻番;实际发放贷款3684亿元,约是上年的1.2倍。资产总额9533亿元;不良贷款连续11年保持了“双降”,不良贷款比率为1.11%,不良贷款的拨备率达到134.6%。同期,商业银行的平均不良贷款率约为4%。

继2008年首度扭亏后,同时受益于新会计准则,进出口银行2009年的税后利润达25.39亿元,比上年增长近12倍。

不过,业内也有意见认为,进出口银行发放的主要是中长期贷款,因此风险短期内很难显现。并且,进出口银行的年报仅经国内审计所审计,过去年度经常更换审计师事务所,这和国开行年报连续多年都由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审计相比,公信力仍有限。

“和商业银行以利润最大化目标不同,我们自营业务的经营原则是保本微利。商业银行平均利差高于进出口银行0.5%以上。”李若谷表示,进出口银行连续多年处于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支持政策性业务的优惠贷款利率低于进出口银行发债利率。政策性贷款的利率在3%上下,略低于进出口行发债的融资成本。

进出口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为在银行间市场发行金融债券、央行再贷款及财政直接拨款。进出口银行成立以来,国家仅累计拨付50亿元资本金,其余资金均靠发债募集。

李若谷称,自2006年开始的以自营业务盈利弥补政策性业务亏损的做法,使得进出口银行开始能够做到“保本微利”。因为自营业务以市场利率给贷款定价,这就使得政策性银行的前述劣势能转化为优势。但是,这也对主张将政策性机构和商业性业务分账管理的主流改革意见,提出了新的挑战。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新世纪 作者: (责任编辑:bizcom)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