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银行业严控票据保证金存款占比

时间: 2009-05-22 10:17:32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网友评论 0
1月份的38.5%,2月份的45.5%,今年以来,票据融资在当月新增贷款中的占比连续攀升,但3月份回落至20%左右,4月份基本持平,为21%。其中,票据保证金存款是银行存款增长中不可小觑的部分。

实际上,对于票据融资“井喷”的质疑之声,一直充斥市场;传统的银行承兑汇票开票、贴现业务也被冠以信贷“蓄水池”、企业“套利工具”等称谓。

5月18日,审计署在其发布的《关于中央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审计情况》(下称“公告”)中称,由于一些基层银行审核把关不严,一些企业利用虚假合同和发票办理票据贴现,部分贴现资金被存入银行谋取利差,而未注入到实体经济运行中。这不仅影响金融对实体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虚增了银行存贷规模,也加大了银行系统性风险。公告同时表示,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有关部门和银行正在研究制定改进办法。

这一信息立刻引发银行人士的高度关注。“我的感觉是,将会有措施出来。比如,加大对贸易背景真实性的审查,票据贴现的利率可能也将有些变化。”5月21日,一家中小银行对公业务负责人说。

而在公告发布前,部分银行已对票据业务采取行动。

5 月21日,东部一家城商行人士称,对于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在开票时,如果不是存入全额保证金,则保证金存款原则上将执行活期存款利率,即年利率 0.36%,将大大低于目前的票据贴现利率(目前,长三角地区票据直贴的年利率为1.5%左右)。此举首先将缓解银行的利润压力,其次,企业通过开票、贴现套利的空间不复存在。

而更多的银行则是设法挤掉存款中的“虚增”成分。“我们严格控制保证金存款在全部存款中的比重,不能让这一比例随意增长上来。”是日,一家上市银行管理层人士说。

套利驱动力在银行?

前述中小银行对公业务负责人称,此前,他所在银行曾对票据业务进行了全面检查。

检查的情况表明,从承兑、贴现等单个环节来看,企业的做法是合规的,如在承兑环节,有合同;贴现环节,合同、发票都是具备的,而且与票据显示的内容相吻合,都没有问题。但“从票据业务与企业经营情况的关联性来看,存在不合理之处;比如,企业往年销售额中只有10%通过票据结算,但今年,这一比例大增,显然在逻辑上有问题,合理性不足。”上述中小银行对公业务负责人直言。

其实,这背后有多重因素。首先,市场化的贴现利率的下降幅度要大于一般性贷款基准利率的降幅,企业融资形式自然转向低利率的票据融资。目前,6个月以内的短期贷款基准利率为4.86%,而票据直贴的年利率依然低于1.98%(6 个月定期存款利率),在长三角地区,直贴利率只有1.5%左右。

其次,正是因为票据贴现利率与半年期存款利率的倒挂,也为部分企业利用票据融资进行套利提供了可乘之机。

一种套利路径为,企业通过开半年定期存单,以存单进行质押办理银行承兑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借机赚取利差。以1亿元计算,企业可获得利润10万元左右(已扣除承兑手续费5万元)。企业可用贴现得到的资金循环操作,获得高额利润,并且不占用企业资金。

原则上,企业不得自开、自贴票据;“所以,一般是通过关联企业来实现,还有一些银行给的敞口比较大,保证金存款比例较低,给了企业一定的便利。”5月21日,上海一位大行对公客户经理说。

“虽然有套利的倾向,但实际上驱动力不在企业,而在银行。”前述上市银行管理层人士一针见血地表示,少数地区的银行在企业贷款后,资金并不直接让企 业使用,而是开银行承兑汇票,贷款资金变成全额保证金存款,看上去也非常保险,没有风险敞口;而企业也有需求,因为企业必须要融资,1000万元的贷款, 开成10张10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一样起到了支付作用。

“承兑业务的存在有其合理性,适当有一些贷款转成承兑汇票,对银行有利,一方面 收取了贷款利息,变成票据,有一定的存款沉淀(即保证金存款)。所以,如果是正常的支付手段,企业和社会都有需求。”上述银行管理层人士续称,但如果银行 刻意把这样的“文章”放大,就会埋下风险隐患。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责任编辑:dulina)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