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商业银行2019年整体经营情况纵览与2020年展望

时间: 2020-02-28 13:54:42 来源:   网友评论 0
  • 在逆周期政策调节的过程中,作为金融体系向实体经济传导的载体,商业银行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商业银行应发挥利润较多的优势……向实体经济让利”的政策导向亦让商业银行背负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在明晰疫情背景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四大挑战和四大机遇之后,我们有必要了解商业银行目前的家底情况,并对2020年给予一些展望。


作者:任庄主

来源:国行智库(ID:jinrongjianghu123123)



【正文】


在逆周期政策调节的过程中,作为金融体系向实体经济传导的载体,商业银行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商业银行应发挥利润较多的优势……向实体经济让利”的政策导向亦让商业银行背负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在明晰疫情背景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四大挑战和四大机遇之后,我们有必要了解商业银行目前的家底情况,并对2020年给予一些展望。


请注意:由于2019年邮储银行被纳入商业银行、因此和2018年相比存在口径上的差异、但整体方向无虞。例如调整前后的国有大行总资产增速分别为8.27%和8.26%,不过对净利润增速绝对数值影响较大(调整前后分别为8.91%和5.88%)、国有大行调整前后分别为10.79%和5.05%。


一、维度1:规模、结构与业绩


(一)总资产:“量增、面扩、价降”的政策导向下,规模增长明显提升


1、国有大行总资产权重大幅提升、城商行继续个位数增长


截至2019年底,商业银行总资产规模达到240万亿元,其中国有大行、股份行和城商行分别为116.78万亿、51.78万亿和37.28万亿。


从总资产这一规模指标来看,各类金融机构的同比增速均较2018年有所回升,其中商业银行2019年总资产同比增长9.12%,较2018年提升2.42个百分点。特别是国有大行和股份行2019年总资产同比增速分别为8.27%和10.13%,较2018年分别提升2.30个百分点和5.55个百分点。相反2019年城商行的总资产同比增速为8.53%(较2018年略有提升),在2017年总资产同比增速腰斩后连续两年位于9%以下,规模增速上已经被全国性银行反超。


与之相对应,加入邮储银行后大型银行的总资产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权重在2019年大幅提升3.60个百分点至40.27%,优势愈发突出,同时股份行的总资产权重也顺势提升0.33个百分点至17.86%。相较而言,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其它类型的金融机构(如金融租赁、消费金融、财务公司等)同比增速下滑明显。



2、客户端业务以及国债投资增速快于总资产


以存款类金融机构(含商业银行、农信社、村镇银行等可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为例,可以看出2019年,广义同业资产下降0.49%到达54.33万亿元,但同业负债依然保持着平稳增长(2019年增长6.79%至31.31万亿元),这大概是因为市场普遍预期较长一段时期内,同业负债的融资成本较低所致,同时鉴于中国目前较为分割的特殊金融体系,同业业务存在的必要性依然很高。


(1)资产端层面的增长主要集中于国债投资、客户类资产投放两个层面。其中,国债余额同比增长16.24%、对企业债权(含贷款和企业债等)同比增长10.97%、零售贷款同比增长15.57%。


(2)负债端层面的增长主要集中于零售存款和发行债券,其中零售存款大幅增长13.51%,可转让存单、国库现金存款、保证金存款等同比增长9.79%,债券同比增长9.79%。



3、广义客户资产和负债占比均明显提升,国债投资占比提升至11%附近


和前面增速相对应,目前广义客户端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已经提升至56.40%,较2018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同时客户端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也相应提升至62.16%,较2018年提升0.63个百分点。


其中零售端业务的贡献力度最大,零售存款占总资产的比例大幅提升1.26个百分点至28.32%,零售贷款占总资产的比例则大幅提升1.16个百分点至18.89%,从零售存贷比的角度来看,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主要指以邮储银行为代表的国有大行)。


4、广义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占比分别下降至18.78%和21.50%


目前广义同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已经降至20%以下,即18.78%,较2018年下降1.69个百分点。同时广义同业负债(含传统同业负债和债券发行)占总资产的比例已经降至21.51%,其中债券发行替代传统同业负债的特征较为明显。



(二)业绩指标分化明显


1、净利润:全国性银行能力突出,中小银行应被给予更多关怀和倾斜


2019年全部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19932亿元,同比增速回升至8.91%,这也是自2016年以来连续第四年净利润增速出现回升。

考虑到全国性银行的权重较高,我们有理由相信近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回升主要得益于全国性银行经营情况的支撑。

2019年,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分别实现净利润1.06万亿、0.42万亿和0.25万亿,同比增速分别为10.79%(调整为5.05%)、9.07%和1.95%。可以看出在盈利能力方面,无论是绝对盈利水平,抑或是盈利增速,全国性银行正处于全面领先地位,诸如城商行、外资行的盈利空间正在被全国性银行所侵蚀。


2、相关业绩指标:城商行让利空间最小、全国性银行让利空间大


从ROE、净息差、成本收入比以及非息收入占比等业绩指标来看,2019年商业银行在息差方面改善明显,尤以股份行最为突出,其息差较2018年提升20个BP至2.12%。民营银行虽然改善幅度较大,但应主要是释放拨备的效果。


2019年商业银行成本收入比较2018年大幅上升0.84个百分点,重新回到2014年前的水平,同时国有大行和股份行的净息差仍然高达2.12%,而城商行的ROA低至0.70%。



二、维度2:资产质量、流动性与资本

(一)全国性银行:不良规模依然不容乐观,但化解能力较强

全国性银行的客户质量一般要好一些,但我们看到2019年国有大行和股份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同样也分别增长15.69%和9.50%,依然处于高位,因此2019年整体资产质量情况没有更乐观。当然由于全国性银行通过以量补价等途径使其具备了更多化解不良的能力,所以我们看到国有行和股份行的2019年不良贷款率分别下降了0.03个百分点和0.07个百分点至1.38%和1.64%。

(二)城商行与民营银行不良率大幅上升、拨备覆盖率显著下降

2019年城商行与民营银行的不良率较2018年分别上升0.53个百分点和0.47个百分点至2.32%和1%,拨备覆盖率则分别下降33.20个百分点和280.72个百分点至153.96%和391.12%

1、城商行应与三家银行有密切关系

2019年城商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大幅增加1414亿元(增幅高达53.16%)。我想城商行不良率的上升不应归咎于整个行业,而应和包商银行、锦州银行以及恒丰银行等三家银行有密切关系。

因为2019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和四季度的不良率分别为1.88%、2.30%、2.48%和2.32%,可以看出不良率上升主要发生在2019年二季度和三季度大幅上升,同时恰恰是在二季度和三季度,发生了5月24日的包商银行被接管重组、7月28日锦州银行接受AIC与AMC注资、8月8日中央汇金和山东省政府战略入股恒丰银行等事件。

2、民营银行拨备覆盖率几乎腰斩,支撑了其较高的利润增速

2019年民营银行不良贷款率由0.53%上升至1%,拨备覆盖率则由671.84%的高位降至391.12%,同时其2019年净利润同比增速高达72.22%,意味着民营银行2019年较高的净利润增速应该是由释放拨备来实现的。

(三)农商行抗风险能力依然较弱

2019年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依然处于3.90%的高位,同时其拨备覆盖率进一步下降至128.16%,在主要银行中均处于劣势,因此农商行目前的抗风险能力依然较弱。


(四)存贷比突破75%、地方性银行的资本补充需求更大更迫切


2019年商业银行超额备付金率和流动性覆盖率分别为2.61%和146.63%,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也高达2.66%,整体上看流动性指标处于比较优的位置。


1、回归本源的政策导向下,存贷比已经跨过75%,未来是向90%靠近


回归本源的政策导向下,存贷比逐步提升是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事实上存贷比的取消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背景,2019年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已经超过75%,参照国外的经验,后续存贷比向90%左右的水平靠近应该是大方向,这基本也意味着未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降至8%左右的水平。


2、地方性银行的资本补充需求更大更迫切


从整体商业银行来看,2019年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64%、11.95%和10.92%,其他一级资本充足率则达到1.03%(以优先股和永续债为主),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2018年下降0.11个百分点,仍然需要进一步补充。


从银行类型来看,2019年城商行、民营银行和农商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下降了0.10个百分点、1.40个百分点和13.13个百分点至12.70%、15.15%和13.13%,可以看出和大型银行16.31%的资本充足率相比,目前城商行和农商行的资本补充需求更为迫切。



三、展望:2020年仍是政策之年、上量之年、结构调整之年

(一)政策之年:扩大政策性贷款规模、推动利率下行的政策方向较为清晰

我想目前对于2020年是政策之年的判断应该没有太多争议,这也是我们2019年与2020年年终展望的主要观点之一。相较于2019年的中美贸易战和经济下行压力,2020年的背景在于新冠疫情全球性蔓延和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完成,因此2020年的政策之年显得特别合适宜且力度也会超预期。政策导向是通过借助政策性贷款(含再贷款、再贴现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转贷款等)以及贷款利率下行来推动整体贷款利率下行。

除信贷展期、延缓本息偿还、不良容忍度提升、鼓励线上业务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发行中小企业专项金融债券等措施外,目前已经实施的政策主要有:

1、LPR以及政策利率下调;

2、2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专项政策性再贷款3000亿元;

3、2月2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以下四点:

(1)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5000亿元,重点用于中小银行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同时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至2.5%。

(2)2020年6月底前,对地方法人银行新发放不高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加50个基点(目前1年期LPR为4.05%)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允许等额申请再贷款资金。

(3)鼓励引导全国性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力度,努力使小微贷款利率比上年有明显下降。国有大型银行上半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要力争不低于30%。

(4)政策性银行将增加3500亿元专项信贷额度(预计将体现为转贷款的形式),以优惠利率向民营、中小微企业发放。

在以上举措后续继续加大力度外,预计普惠降准以及定向降准也将于不久实施,特别是降准的范围有可能扩大、条件有可能放松。

需要提醒的是这里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以及转贷款等工具并非实行名单制,而是普惠性的,因此可以通过申请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来支持复工复产企业,而如果满足条件还可以滚动申请。


(二)上量之年:顺应政策导向推动“量增、面扩”


“量增、面扩、价降”是2018年以来最明显的政策导向,这种背景下利率下行、利差收窄已成必然,为弥补利差空间收窄的冲击,上量既是必要之举也是政策导向,而面扩则降低风险、积极拓展客群的理性应对方式,事实上从2019年商业银行整体的经营情况来看,也的确呈现出这样一种特征,特别是国有大行和股份行总资产增速开始超过地方性银行便是例证。我想这其中最大的要点便在于“面扩”,既可以缓解质量下滑的问题,亦可以有效拓展客群,而在目前中小微企业重新洗牌的机遇期,反而是拓展客群、开展交易银行业务的一个机会。


(三)结构调整之年:客户端业务占比继续优化提升


文中的最开始已经比较清晰的展现出商业银行2019年的资产负债结构变化特征,客户端业务的占比显著提升,特别是零售存贷款业务的提升最为明显(对公条件在“面扩”的背景下可能是重在积累客群、规模上没有特别明显的体现)。同时国债占总资产的比例也有明显提升,广义同业负债业务占总资产的比例不降反升(主要因为同业融资成本降低),广义同业资产占比略有下降。


(四)呼吁:给予更多关怀,保护中小银行也是保护中小微企业


目前城商行本身向实体让利的空间较小,而全国性银行由于其较高的ROA、显著的盈利能力以及可观的息差缓冲空间,更应承担向实体让利的职责。


这也是为什么我个人一直认为商业银行向实体经济让利应该从全国性银行着手的原因(全国性银行的净利润合计达到1.46万亿、占全部商业银行的73%以上),对于绝对盈利水平并无优势且也是杯水车薪的地方性银行而言,监管部门应该要给予更多关怀,要像对中小企业一样给予更多政策资源倾斜。


毕竟地方性银行全年的净利润规模也才5000亿元左右且息差空间有限、ROA水平也比较低、资本补充压力和需求更大、资产质量更脆弱,让利空间很小且也是杯水车薪,让利也意味着自身风险抵抗能力和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进一步下降,这无异于拆东墙补西墙,所以实体经济所面临的风险应有代表国家意志的全国性银行来兜底,而非继续本末倒置地向地方性银行施加压力,这无利于风险化解和问题的解决。


保护中小微企业就是保护中国实体经济,保护中小银行也是保护中小微企业。


(完)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七夕)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