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六大行潜力排行榜丨巨象之争,建行、农行超车,工行却沉默

时间: 2019-07-08 16:27:59 来源:   网友评论 0
  • 值得注意的是,在经历复苏的关键一年,各家银行日益感受到经济生态发生的变化。Bank 4.0时代,“银行无处不在,就是不在银行网点”,银行面对的竞争不再局限于同业,甚至不再局限于非银金融机构,竞争还来自互联网巨头、金融科技公司、银行IT服务商等行业外主体。




来源:亿欧网

过去的2018年,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恢复发展的关键一年。

一方面,受宏观经济下行、监管政策趋严等因素影响,银行机构发展自2016年出现衰退,反映在各家银行的财报中,即是各项财务指标“断崖式”下跌;2018年“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等一系列政策的颁布,使银行的表外业务,尤其是理财业务,出现缩水。

另一方面,银行又在2018年平稳复苏,净利差改善,营业收入、净利润保持正向增长,部分银行的营收增速和净利增速达到两位数;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以及支持民营经济、扶持中小微企业普惠金融的政策推进,都刺激银行贷款增长,这一情况在2019年第一季度尤为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在经历复苏的关键一年,各家银行日益感受到经济生态发生的变化。Bank 4.0时代,“银行无处不在,就是不在银行网点”,银行面对的竞争不再局限于同业,甚至不再局限于非银金融机构,竞争还来自互联网巨头、金融科技公司、银行IT服务商等行业外主体。

同时,银行很难再通过将品牌建立在场景之上来为用户提供金融服务,因为互联网时代用户的消费习惯、消费行为与消费观念均已发生变化。

诸多变化使得银行不得不做出改变,以期尽快融入新生态,抢滩市场。面对如何在“无感”“无界”中提供金融服务、如何下沉渠道落实普惠金融、如何获得长尾客群、如何提升风控以降低不良率等现实需求,银行机构纷纷聚焦改变生态的要素——科技,提出“开放银行”的概念。开放银行,既是一种战略理念,又是一种业务模式,同时对组织的技术水平和层级结构提出新要求。

银行在加速转型,而在目前阶段,已出现了一些分化的趋势。评价组织的发展潜力,不仅要看其当前的经营能力,还要看未来发展能力——创新能力。经营能力决定了组织的体量规模,影响其生存;而创新则决定组织的成长适应,影响其发展。

亿欧金融盘点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经营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按照展业分布和经营规模,将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行、城商行分类排名,从不同维度、多项指标揭示多家银行的发展潜力。

2019年2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加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之列,至此我国共有6家国有商行。从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等财务指标看,我国的国有商行,尤其是“工农中建”四大行,以超20万亿的资产和数千亿的营收堪称“宇宙行”规模。

在最新公布的2019《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工建农中”霸榜——分列利润榜第四、第六、第九和第十,也是利润榜前十位仅有的四家中国企业。

巨量规模为国有银行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奠定了雄厚基础,但另一方面,也使其在转型过程中犹如“巨象转身”,难以做到组织敏捷。



从榜单可以看出,国有大行之间发展潜力悬殊。作为新加入者的中邮储行虽然在经营能力上与交行相近,但是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整体发展潜力与其他五大行仍有较大差距。建行与工行,意料之中占据榜单前两位;但出乎意料的是,工行在科技创新能力上的成绩并不突出,得分低于建行和中行,且有一定差距。

联系现实情况,建行近年来在“金融科技”领域身影活跃,成立并运营首家国有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建信金科、面向市场发布21项金融科技需求等等;而中行则在专利发明领域默默耕耘,这一点也被中行原董事长陈四清在中行2018年财报致辞中突出强调。亿欧金融将就两项能力的具体指标进行分析。

经营能力:工行整体经营稳居首位,

邮储净利增速潜力巨大



亿欧金融认为,银行的经营能力能从四类指标体现:

1.规模指标。包括资产总计、营业收入、净利润,反映银行的经营规模。

2.增长指标。包括营收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成本收入比、非息收入占比,反映银行的盈利发展趋势、经营效率和业务结构。

3.质量指标。包括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反映银行的资产质量。

4.服务指标。此处应用的是《中国银行业》2019年发布的“商业银行稳健发展能力‘陀螺’评价(2018)”中“服务能力”一级指标的分数。该项一级指标又包括贷款占资产比重、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占比、普惠金融贷款占比、绿色信贷占比、“百佳”“千佳”网点占比等二级指标,综合反映了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网点效能及客户覆盖能力,以及网点服务水平。

工商银行:经营效率最高

从最终得分看,工商银行以46.28分居于首位,工行的资产规模高达27.7万亿元,营业收入7737.89亿元,如此庞大的规模却仍保持较高的营收增速,根据财报数据计算,工行2018年营收增速为7%。同时,工行以23.91%的成本收入比在6家国有行中经营效率最高。建行在体量上与工行最为接近,各项指标也与工行相近。

中国银行:营收和净利增速放缓但服务能力最佳

中行的营收增速和净利增速整体放缓,但是在“陀螺”评价(2018)中,中行以85.98分居国有行服务能力榜首。

农业银行:营收实现两位数增速

农行是除中邮储行之外,传统五大行中唯一营收实现两位数增速的银行;不过,受个人储蓄业务占比较大的结构影响,农行非息收入占比较小,且贷款不良率在国有行中最高,在利率市场化、贷款利率并轨的趋势下,其营收未来或承受较大压力。

交通银行:业务结构最“激进”

交行在业务结构上则显得更为“激进”,其非息收入占比为38.44%,在国有行中这一比例为最高,联系其“一行两化”的战略路线,财富管理、资产托管等中间业务将是交行营收的增长点。

中邮储行:营收和净利高速增长但成本收入比过高

中邮储行的营收和净利基数较小,因此这两项较易实现高速增长,但这也与其业务结构和经营特点有关,中邮储行较农行更依赖净利息收入,同时贷款不良率在国有行中最低。另一方面,其成本收入比高达57.6%,经营效率有待提高。

科技创新能力:建行、农行领跑

体系智能化,中行专利数量遥遥领先



科技创新能力反映银行适应新环境、打造“开放银行”生态的转型效率,以及支撑其未来发展的科技水平。亿欧金融从实际发展和战略观念两个维度出发,连接现状与未来,做出评价。

1.战略观念。各家银行的年度财报,尤其是其中银行高管的致辞、经营状况分析,是体现各银行发展战略的重要来源。纵观2018年各家银行财报,“金融科技”绝对是热门词汇,一方面这体现银行意识到金融生态的改变,必须借助科技寻求转型;另一方面,也反映银行需要制定长远发展战略,为转型指明方向,并对改革组织结构提出新的要求。

2.实际发展。这一维度主要包括银行技术人员占比、专利数量和体系智能化。亿欧金融按照“申请日”盘点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库中各银行2018年的专利数量。体系智能化则是《中国银行业》“陀螺”评价(2018)的另一项一级指标,包含零售客户和对公客户电子化渗透率、柜面交易替代率、金融科技投入在总营收占比、Ⅱ类和Ⅲ类账户数等二级指标,反映银行信息体系建设的水平,而这也是银行未来发展的“金融基建”。



建行领跑

建行在科技创新能力一项上优势显著,其体系智能化分数在国有行中最高;员工结构中,技术人员占比达7.77%,远高于其他国有行的比例;财报中提及“金融科技”一词的次数高达51次,在国有行中也是最高。

农行再造

值得注意的是,农行在“体系智能化”一项上的分数与建行十分接近。联系农行董事长周慕冰在农行2018年财报致辞中提到的“努力再造一个农行”,以及“固优补短促转型”的三大工程,不难看出“数字化业务流程再造”将是农行未来一段时间的战略重点,而体系智能化指标的分数也印证了这一理念的重要性。

中行深耕

中行在2018年度以389项专利高居国有行专利申请首位,建行以291项专利申请位列第二,中行领先第二名98项,绝对优势显著。业内一直流传,中行原董事长陈四清十分注重科技成果的研发。中行的经营业绩近几年一直不温不火,从经营能力来看,中行排在第四位(32.62分),且与第三位农行的分数(42.66分)有一定差距;但是其科技创新能力却排在第二位。

工行平平

出乎意料的是,体量规模最大的工行在科技创新能力上并不突出,其体系智能化在传统五大行中得分最低,专利申请数量与建行和中行也有较大差距,技术人员占比虽然较高,但与建行这一比例之间仍有距离。新一财年,中行董事长陈四清调任工行董事长,工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工银科技落户雄安开业,迹象表明工行在加快布局金融科技。

从指标上看,交行和中邮储行在科技创新能力上还有较大空间等待发展。

总结

国有大行之间的发展潜力仍存在较大差距,工行的经营能力领跑同业,但科技创新能力优势不明显,或将影响未来发展动力;建行的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经营能力与工行相近,也因此,综合来看,其发展潜力最大。

农行和中行有各自明显的展业特点,业务结构对两家银行的经营和创新有较大影响,但是可以看到,两家银行都在加速业务流程数字化和银行体系智能化的转型。交行和中邮储行的体量规模在国有行中较小,且两家银行的经营业绩都面临着较大压力,目前科技创新能力也较薄弱;未来,两家银行或通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画出业绩增长的“新切线”。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