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大沓巨额罚单开给13家银行!这些业务成受处罚重灾区,上半年已罚没3.45亿,第三方支付巨头也在列

时间: 2018-07-26 18:38:39 来源: 券商中国  网友评论 0
  • 作者:孙璐璐

作者:孙璐璐

来源:券商中国(ID:quanshangcn)


又一大批罚单在路上!这次被罚的,竟多达13家银行机构。此外,还有包括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赫然在列,特别是智付被罚金额达1530万!


7月24日,国家外汇局再次通报外汇违规案例。又有一批银行被吃巨额罚单,更有意思的是,此次还有包括支付宝、财付通等在内的第三方支付机构首次出现在通报的违规案例中,以彰显外汇局打击各类外汇违法违规行为的力度。


来看这开给银行的一系列罚单:


华夏银行上海分行违规办理转口贸易案,处以罚款200万元人民币,暂停对公售汇业务两年。


交通银行厦门前埔支行违规办理转口贸易案,处以罚款600万元人民币,暂停对公售汇业务三个月,并责令追究负有直接责任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责任。


南洋商业银行(中国)杭州分行违规办理转口贸易案,处以罚没款131万元人民币。


北京银行上海分行违规办理转口贸易案,处以罚没款84万元人民币。


锦州银行大连分行违规办理贸易融资案,处以罚没款52.98万元人民币。


民生银行厦门分行违规办理内保外贷案,处以罚没款2240万元人民币,暂停对公售汇业务三个月。


广州银行深圳分行违规办理内保外贷案,处以罚没款295.8万元人民币。


厦门国际银行泉州分行违规办理内保外贷案,处以罚款280万元人民币。


韩亚银行广州分行违规办理内保外贷案,处以罚没款216.26万元人民币,暂停对公售汇业务六个月,责令追究负有直接责任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责任。


天津银行第六中心支行违规办理内保外贷案,处以罚没款740.25万元人民币。


中国银行莆田分行违规办理个人外汇业务案,处以罚款70万元人民币。


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违规办理个人外汇业务案,处以罚款43万元人民币。


被罚的主要支付机构,还包括支付宝和财富通。


数据显示,上半年共查处外汇违规案件1354件,罚没款3.45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19.7%和59.5%。其中,查处金融机构违规案件455件,企业违规案件340件,个人违规案件559件。


外汇局方面表示,2018年以来,外汇局在深化外汇管理改革开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维护外汇市场健康良性秩序,针对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企业转口贸易等重点主体和业务开展专项检查,严厉打击各类外汇违法违规行为。


银行常因这些业务不合规被罚


此次公布的27起违规案例中,4起涉及个人非法买卖外汇或非拆逃汇,13起涉及银行违规办理相关外汇业务,5起涉及第三方支付公司违反外汇管理规定,其余为企业违反外汇管理规定。


在所公布的13家银行中,虽然银行因不同类型的外汇业务违规而被罚,但被罚的原因本质上都是因为办理外汇业务时,未按规定审核业务材料,业务开展不审慎。


归纳13家银行所违规的外汇业务可以发现,转口贸易购付汇、贸易融资、内保外贷、个人购售汇业务是“重灾区”。其中,转口贸易购付汇时,银行常因未按规定尽职审核转口贸易真实性,在企业提交虚假提单、失效或与交易无关提单、重复提交提单的情况下因审核不严,违规为企业办理转口贸易购付汇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公布的违规案例受罚力度较大。不少违规银行被处以百万以上罚款,并暂停一段时间的相关外汇业务。


例如,在这13家银行中,被罚没款最多的是民生银行厦门分行。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民生银行厦门分行在办理内保外贷签约及履约付汇时,未按规定对债务人主体资格、贷款资金用途、预计还款资金来源、担保履约可能性及相关交易背景进行尽职审核和调查。最终,被外汇局处以罚没款2240万元人民币,暂停对公售汇业务三个月。


这家支付机构两次被开千万级天价罚单


除了银行是受罚重点外,在此次公布的27起违规案例中,多家第三方支付机构也是首次出现在被通报的受罚案例中,其中不乏支付宝、微信财付通这类第三方支付巨头。


其中,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支付宝因超出核准范围办理跨境外汇支付业务,且国际收支申报错误,被处以罚款60万元人民币。


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财付通未经备案程序为非居民办理跨境外汇支付业务,且未按规定报送异常风险报告等资料,亦被处以罚款60万元人民币。


不过,券商中国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支付宝和财付通的处罚信息此前就已公示,处罚时间是在去年底。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旗下《中国外汇》中的文章透露,包括财付通、支付宝在内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因开展跨境支付方面的违规问题被罚。文章指出,2017年以来,相关部门针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的跨境外汇支付业务专项检查,暴露出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展业中的“高危漏洞”。


其中第一大风险是交易真实性审核风险;第二大风险是超范围经营风险;第三大风险是本外币监管套利风险。


根据报告所指出的支付机构利用人民币跨境结算开办海外“当面付”,指的就是支付宝和微信在海外开展的“二维码支付”方式,因为海外的线下二维码支付属于服务贸易,但并不在前述跨境支付许可的业务范围之内,很多都是以转账的形式,所为就造成了一定的风险。


相比于银行动辄上百万的罚单规模相比,第三方支付机构多被罚几十万。不过,此次也有一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吃到了”千万级以上的大罚单。


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智付电子支付有限公司凭虚假物流信息办理跨境外汇支付业务,金额合计1558.8万美元。


外汇局方面表示,此案构成逃汇行为,严重扰乱外汇市场秩序,性质恶劣,被处以罚款1530.8万元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智付第一次被开千万级以上罚单。


今年4月,外汇局深圳市分局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对智付公司给予警告,合计处以罚款人民币1590.8万元。罚单显示,智付支付的违规行为包括:违反外汇账户管理规定的逃汇行为,未按照规定报送财务会计报告、统计报表等资料。


可见,智付在逃汇方面早有前科,且多次作案被罚。央行深圳中心支行曾表示,智付公司为境外多家非法黄金、炒汇类互联网交易平台提供支付服务,通过虚构货物贸易,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跨境外汇支付业务。


同时,智付公司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和技术手段对境内网络特约商户的交易情况进行检查,未能发现数家商户私自将支付接口转交给现货交易等非法互联网平台使用,客观上为非法交易、虚假交易提供了网络支付服务。此外,智付公司还存在未严格落实商户实名制、未持续识别特约商户身份、违规为商户提供T+0结算服务、违规设置商户结算账户等违法违规行为。


有企业非法逃汇,也有企业非法结汇


本次通报的企业违规案例中被罚的案由,与去年公布的案例先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既有企业违规逃汇,将资金转到境外;也有企业非法结汇,将境外资金转移到境内。也就是说,违规案例中的跨境资金是双向流动,而不像去年之前多为资金流出,向境外转移资产。


在非法逃汇中,企业惯用的手法,就是虚构贸易背景,使用虚假合同、发票,对外付汇。在非法结汇中,企业惯用的手法则是构造虚假合同办理资本金汇入并结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违规的企业中,贸易类企业是受罚“重灾区”。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前外汇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我国经常账户开放后,通过货物贸易项下以内部定价的形式进行资产转移的现象比较多,且对监管部门来说,货物贸易项下的资金违规转移活动更易甄别,主要看货物流和现金流是否匹配,相比之下,服务贸易项下的资金转移甄别难度较大。


个人逃汇:蚂蚁搬家、找地下钱庄


外汇局每次通报外汇违规案例中,几乎都有个人的违规案例,且这些案例的违规案由主要是为实现非法向境外转移资产目的,非法买卖外汇。


从通报的案例情况看,个人因向境外转移资产而买卖外汇的惯用伎俩无外乎两大类:一是找地下钱庄帮助转移资产,二是利用多人年度5万美元的购汇额度,将个人资产分拆购汇后汇往境外账户,俗称“蚂蚁搬家”。


例如,在本次案例中,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湖南籍钟某为实现非法向境外转移资产目的,将4371.1万元人民币打入地下钱庄控制的境内账户,通过地下钱庄兑换外汇汇至其境外账户,最终被处以罚款305.9万元人民币。


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河北籍赵某为实现非法向境外转移资产目的,利用本人及他人共计55人的个人年度购汇额度,将个人资产分拆购汇后汇往境外账户,非法转移资金合计245.31万美元,最终被处以罚款116万元人民币。


据接近外汇局人士透露,地下钱庄主要是伪装成贸易项下或是投资项下的付款,并借助银行账户系统进行跨境资金转移,内保外贷履约、大额异地购汇都是常用的伪装手段。地下钱庄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金融机构人员参与较多,“客户到银行做外汇业务,有的银行业务人员就会找理由说做不了,并把地下钱庄介绍给客户;还有的地下钱庄一时资金头寸不够,银行人员甚至能将客户的资金暂时挪用给地下钱庄。”


此外,据了解,目前我国资本账户尚未实现完全可兑换,资本项下个人对外投资只能通过规定的渠道,如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等实现。不过,根据今年发布的《“十三五”现代金融体系规划》安排,我国将研究推出合规境内个人投资者(QDII2),届时我国居民在资本项下对外投资又将多了一个渠道。


除现有规定的渠道外,目前居民个人购汇只限用于经常项下的对外支付,包括因私旅游、境外留学、公务及商务出国、探亲、境外就医、货物贸易、购买非投资类保险以及咨询服务等。个人购汇不得用于境外买房、证券投资、购买分红类保险等。


人民币贬值预期加大,跨境资金如何?


最近两周以来,人民币汇率又是一路急贬。从7月17日开始,离岸人民币从6.70一度跌至6.84,6天时间连破14道关口。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加速贬值之际,在岸与离岸的价差持续扩大,一度扩大近400点。两岸汇率价差的持续扩大,说明当前人民币贬值预期较强。


尽管当前人民币贬值预期加强,但尚未出现2016年那波贬值时全民恐慌的局面,居民和企业为代表的客盘跨境资金流动形势尚稳。外汇局公布的6月银行结售汇数据显示,当月代客结售汇顺差473亿元人民币。


不过,多位受访的外汇交易员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近几日汇率急贬可能不是因为客盘导致,而是金融机构自身利用两岸价差在进行跨境套利所致。


一大行外汇交易员表示,金融机构做跨境套利最简单的玩法就是即期套利,即境内购汇后汇出境外,在境外结汇。“这个方法赚钱快、周期短,但一定要等两岸价差比较大(至少100点以上),机构才有利可图,比较适合现在的行情。”


数据也反映了这一情况。尽管6月银行代客结售汇是顺差,但银行自身的结售汇却是逆差,逆差规模342亿元,较5月大增73%。


外汇局方面表示,下一阶段,将保持外汇行政执法跨周期的稳定性、连续性和一致性,严厉打击虚假、欺骗性交易和非法套利等资金“脱实向虚”行为,严厉打击地下钱庄、非法外汇交易平台等违法违规活动,保持健康良性的外汇市场秩序,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