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央妈发话了!缩表摇身变扩表?

时间: 2017-05-13 23:20:10 来源:   网友评论 0
  • 央行发布货币政策报告,表示央行“缩表”并不一定意味着收紧银根,不宜简单与国外央行的“缩表”类比;

来源:私银圈综合财新网、新浪财经、搜狐网


央行发布货币政策报告,表示央行“缩表”并不一定意味着收紧银根,不宜简单与国外央行的“缩表”类比;


第一季度“缩表”受季节性及财政收支等短期因素影响较大,从目前掌握的数据看,4月份央行已转为“扩表”。



人民银行首次回应央行“缩表”,表示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受到更为复杂因素的影响,不能简单与国外央行的“缩表”类比。中国央行的“缩表”不一定意味着收紧流动性。


在全球经济形势有所好转的大环境下,部分经济体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也开始考虑“缩表”问题。


加之近期国内市场流动性较紧张,监管部门强调金融去杠杆、防风险,使得市场对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关注进一步上升。


含义迥异的央行缩表


所谓的央行缩表,既可指资产方的收缩,也可指负债方的收缩。虽然从复式记账会计恒等式的角度来说,资产和负债两边永远相等。


但资产或负债中不同分项的变化,其政策含义却并不完全一致。因此,“缩表”未必总是等于货币政策收紧;反之,“扩表”也未必总是对应于货币政策转松。

 

除黄金和其他资产外,央行资产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国外资产,二是对政府的债权(包括对政府的贷款和所持有的政府债券),三是对银行的债权。


这三类资产的减少均可能导致央行资产规模的收缩。


在中国,外汇资产是央行的主要资产。在2014年以前,受经常账户和金融账户双顺差的影响,央行外汇资产不断积累。


然而,在2014年后,随着金融账户逆差的扩大,央行外汇资产规模出现了下降。

  

面对外汇资产的下降,中国央行有两种选择:一是通过降低准备金率释放流动性。这种情况下,央行的负债规模可能随之下降,央行的总资产规模出现收缩,即出现“缩表”;


二是通过扩大对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债权,来弥补外汇资产下降,也就是更多通过逆回购、PSL、MLF、SLF、SLO等方式来注入流动性。


考虑到流动性需求会随着经济规模扩张而自然增长,央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的增幅可能超过外汇资产的降幅,此时往往表现为央行的“扩表”。


央行缩表等于货币政策紧缩吗?


一位接近央行人士指出,与美联储可以主动通过调节资产负债表来控制银行体系流动性不同,中国央行缩表扩表不等于货币政策变化,缩表不等于收紧流动性,也不等于去杠杆。

  

央行在题为《如何理解所谓央行“缩表”》的专栏中表示,国外发达经济体的央行资产负债表较简单,资产方为是央行购买的政府债券等各类资产,负债方则主要是基础货币。


而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则更复杂,资产方的大头是外汇占款,负债方除了基础货币,还有大量的政府存款。

  

外汇占款是指中央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也就是央行买卖外汇所支付和收入的人民币的净额,与一般理解的“外汇储备”有所区别。


对中国央行而言,外汇占款与政府存款属于资产负债表的被动项,央行没有办法掌控这两项的变化。


但在2017年以前,央行的缩表和扩表受外汇占款影响较大,其中2014年以前由于国际收支双顺差,外汇储备持续增加,导致央行资产负债表扩张较快;


2014年以后,外汇占款总体呈现下降态势,央行“缩表”情况开始增多。

  

2017年第一季度的央行“缩表”则与之前的原因有所不同。


专栏表示,在外汇占款持续下降这一大背景不变的情况下,2月和3月末央行资产负债表较1月末分别下降了0.3万亿元和1.1万亿元。


这次的“缩表”主要与现金投放的季节性变化及财政存款大幅变动有关,其中,春节前后现金投放的季节性波动是 2 月份“缩表”的重要原因;


财政支出加快导致政府存款减少是3月份“缩表”的重要原因。

  

具体而言,2月春节前现金发行增加会减少银行体系流动性(超额备付金),需要央行相应给予补充,由于现金发行和超额备付都记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基础货币项下,由此会导致央行“扩表”。


节后现金回笼,会补充银行体系流动性,由此央行可以相应减少流动性投放,表现为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也就是对商业银行债权)的减少,从而出现春节前央行“扩表”而节后“缩表”的现象。


到了3月份,财政支出加快,导致央行资产负债表上的政府存款减少0.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减0.6万亿元。


由于第一季度“缩表”受季节性及财政收支等短期因素影响较大,从目前掌握的数据看,4月份央行资产负债表已重新转为“扩表”。


惊魂之后的“温情”

  

就在市场恐慌,担心央行继续“缩表”的节骨眼上,监管层开始安抚市场,超出市场预期。


一是央行5月12日开展4590亿元MLF操作,包括6个月和一年期,中标利率不变,分别为3.05%、3.2%。

  

央行MLF资金将连续10个月净投放,为迄今最长的投放周期。

 

二是央行5月12日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有机衔接监管政策出台的时机和节奏。稳定市场预期,把握好去杠杆和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的平衡。

  

三是银监会也发文指出,在监管政策的实施上,银监会开展监管行动的同时,也充分考虑银行业风险实际,科学把握力度和节奏。

  

自查督查和规范整改工作间安排4至6个月缓冲期,为银行实现合规达标预留时间,同时对新增、存量业务实行新老划断。

  

对于监管密集发文影响市场情绪的问题,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5月12日在发布会上表示,近期监管文件并无新规定,市场对此没必要紧张。

  

股市债市接下来怎么走?市场是否迎来转机?

  

九州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监管高峰可能已过,对于金融市场而言,股市或回归长期健康牛,债市长期中枢取决于央行资金利率水平,目前股市债市的上涨机会均大于下跌风险。


4月以来监管因素导致金融市场普遍下跌,股市、债市、商品均出现明显跌幅。

 

从目前央行和银监会态度来看,监管层对于金融市场关注度开始明显提高,再度出现金融市场大跌的风险基本消除,股市有望回归长期健康牛,债券市场上涨机会大于下跌风险。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分析指出,当前的A股市场,近期大盘连续下跌,主要是受到金融去杠杆的影响,这一次金融去杠杆并不是针对股市的,主要是针对银行间市场和债市的。


但是由于股市已经经历过3轮股灾,投资者的心态比较脆弱,这就造成了股市下跌反而更多,特别是一些没有业绩支撑的股票,最近跌幅超过30%以上。

  

中信证券认为,大跌之后,可能会触发阶段性反弹,但考虑本次调整的主要扰动因素,即强监管、去杠杆并未消除,建议投资者控制仓位,耐心等待进场时机。

  

对于当下市场状况,建议投资者关注主题交易性机会,因此近期重点关注“一带一路”相关概念的表现。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