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委外的“真相”

时间: 2017-04-29 23:11:04 来源:   网友评论 0
  • 从曝出天量委外赎回,到股债双杀,传闻无疑主导着投资者情绪,也主宰着市场行情。当真相大白于天下,当委外赎回成为一种常态,市场或许能回归理性,这是不是意味着一轮补涨行情就在眼前?

作者:武艺红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ID:laohucaijing01)


从曝出天量委外赎回,到股债双杀,传闻无疑主导着投资者情绪,也主宰着市场行情。当真相大白于天下,当委外赎回成为一种常态,市场或许能回归理性,这是不是意味着一轮补涨行情就在眼前?


股债齐跌,牛熊转换,风声鹤唳...矛头直指银行万亿委外的赎回。这里面有多少是资金抽离直接造成的?又有多少是恐惧心理间接影响的?今天,我们褪去浮华,还原委外的“真实面目”。


沪指86天后终于跌破1%,超千只个股跌破2638点股灾新低。去年的债灾阴霾尚未散去,如今债市更是雪上加霜,快马加鞭奔向熊市。一切似乎都跟最近的委外回笼相关,面对庞大的资金抽离,市场成了惊弓之鸟。


为了解开投资者的疑惑,机构、媒体、网红经济学家纷纷对官方都搞不清楚的委外规模大肆猜测,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三五万亿。从股市抽离的资金大概660亿,抽血效应一般,专家认为,现阶段的委外撤回远远谈不上赎回潮,市场波动更多的是恐惧心理作祟。


各种对委外真相的揭秘,似乎是国家派来稳定市场的救兵,比如A股今日止住了跌势。所谓的真相是不是能经得起考验?事实胜于雄辩,我们只需观察后续几天的市场走势。



银行委外规模:3-5万亿


郭树清上任后,银监会连发数封文件,三套利和四不当将处在监管空白的银行委外业务推上了风口浪尖,关于委外的规模以及可能对股债基等市场造成的抽血效应,一时间传闻四起,紧接着股灾4.0闻风而至,债灾进一步恶化。市场急需一些权威的、正面的回应。


国泰君安研究所银行组分析显示,理财中债券、货币市场工具、基金或资管产品,截至2016年6月末约10万亿元,加之自营投资中相对应的资产规模截至2016年末近48万亿元,按10%的委外比例,整体委外规模约3-5万亿元。


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姜超表示,我们认为银行总体的与债券相关的委外规模在4-5万亿。按表内表外看,表内基金投资约9000亿,表外理财委外3-4万亿;按资管产品来看,公募基金委外1-1.5万亿,券商资管委外1.2-1.3万亿,基金专户1.6-1.8万亿,基金子公司和私募基金等不到1万亿。


综合各路专家的意见,银行委外资金规模大致3-5万亿,不是传闻的几十万亿,甚至上百万亿,这对市场信心是个不小的安慰。


股市抽血600亿,影响有限


人们对委外的恐怖之处在于,一旦资金巨量回撤,对于市场来说无异于灾难。前阵子股灾4.0的形成,跟这种恐惧脱不了干系。不过有券商今日发布了一项数据,甚慰人心。


申万宏源4月25日发布研报指出,股票市场委外赎回规模为227-660亿,实质影响有限。银行资金的投向结构中,占比最大的是债券和非标,股票市场的委外资金占比远远小于债券市场和非标债券。


银行委外资金赎回对于股市的影响路径,主要通过对A股的抽血效应及影响投资者情绪两方面。一方面部分委外资金赎回,对股票市场构成少量抽血效应;另一方面委外从债市抽回,流动性紧张局面加剧,股债联动,强化未来金融去杠杆进一步深化的预期,导致A股投资者情绪受到影响。


对于每日成交数千亿、甚至万亿的A股市场而言,600亿的抽血难以造成持续性影响。不过,委外监管不止,资金抽离难停,今天的安定不代表日后的安宁。


谈不上赎回潮,个别现象而已


万亿委外赎回一旦形成潮流,将一发而不可收拾,山呼海啸的资金撤离,没有哪个市场能够顶得住,灾难将一触即发。这种传言很快也被破解。


第一财经从多家资管机构处获悉,近日个别产品已经出现了委外机构赎回的迹象,但市场传言的赎回潮则“言过其实”。国内某大型基金公司内部人士向记者解释道,该公司4000亿资管规模中机构赎回7亿,显然委外赎回的占比并不高。


业内人士看来,在银行流动性收缩的大背景下,一些委外产品逐渐赎回或是到期不续均是正常现象,但监管的本意是防止金融风险而非打压市场,在委外赎回引致市场暴跌、各种风险得到释放之后,新一轮的投资机会亦将显现。


当委外赎回成为“新常态”


4月的第三周,某大行百亿级赎回委外的消息让整个市场都坐立不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多方和银行人士交流,并结合长期跟踪了解发现,今年以来,大部分银行确实在调整委外管理人,大部分“只出不进”,增量业务很少,少数的增量主要在权益类。此外,所谓大规模集中“赎回委外”的消息更多的是传说大于实际情况。


据银监会披露,截至今年3月末,全市场理财规模和年初基本持平,微增不到1000亿元,上述11家银行中,理财规模下降超1000亿元的就有3家。银行理财控规模、处置和调整资产,是今年的常态。


截至3月末,理财产品规模达上万亿元的11家银行中,有6家银行较年初规模下降,且有3家银行下降规模超1000亿元;而规模增加最大的银行,增量没有超过千亿元的。也就是说,资产端处置并非4月份的独有现象。


从曝出天量委外赎回,到股债双杀,传闻无疑主导着投资者情绪,也主宰着市场行情,当真相大白于天下,当委外赎回成为一种常态,市场或许能回归理性......


委外缘由


在经济下行压力的背景下,银行此前依靠存贷差为主的盈利模式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手握巨额资金的银行,面临着资产配置的巨大压力,让钱“生出”更多的钱,是委外爆发的最大动力。


银行委外业务的兴起,与近年来城商行和农商行的理财及自营资金规模的加速增长息息相关。这些银行自身团队的投资能力与其拥有的巨额资金并不匹配,委托投资成为必然选择。


在极端情况下,2到3人可能就要管理700亿至800亿元的资产,在管理专业性、市场判断方面不及券商、基金。


另一方面,股市财富效应减弱引发理财需求激增,而持续下行的经济压力,又使得市场上的优质资产日渐难觅,“资产荒”的出现导致理财收益率存在继续下调的可能性。


2015年,A股巨幅调整,监管层着手严查场外配资,此前通过两融受益权和结构化配资产品进入股市的银行理财资金收益率持续下行。于是,更多国有大银行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加入了“委外大军”,银行委外业务迅速发展,资金规模也日渐庞大。


而从更大的角度看,委外只是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传统的间接融资向以债市为代表的直接融资渠道迁徙的一个表征。


比如,去年某家国有大行今年安排的首期委外(自有资金)规模就超过6000亿元。按照千分之五的收益率,首期就有30亿元左右的利润,接近全年利润的2%,如果算上后续几期以及体量巨大的理财资金委外规模,这块利润非常可观。”该行内部人士表示。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