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资产荒”背景下的大资管、大投行战略

时间: 2017-04-12 18:03:49 来源:   网友评论 0
  • 2017年2月24日,中国银行业协会、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发布了《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6)》(下简称“《报告》”)。

来源:节选自《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6)》


2017年2月24日,中国银行业协会、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发布了《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6)》(下简称“《报告》”)。2016年是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公开发布的第八年,该报告由巴曙松教授主持并负责报告的执行和实施。自2011年四季度以来,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双升”态势已持续整整四年,逾期、欠息贷款及关注类贷款也快速增加。在风险频发,不良资产攀升的大环境下,处置不良资产成为中国银行业当前工作的一大重点。对于存量不良资产,除传统处置模式之外的创新处置方式也开始成为业界讨论的热点,不良资产证券化、“债转股”等处置方式逐渐成为热议焦点。本文系《报告》部分内容摘编,敬请阅读。


一、“资产荒”加剧银行业经营压力,资产配置多元化、做强资管与理财产品成为破解之道


绝大多数受访银行家认为,对于“资产荒”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宏观经济增速放缓”(78.3%)和“资产风险高企”(76.9%)。从宏观角度来看,整体经济增速的持续下行带来了企业效益的不断下降,导致优势资产的供给减少。从微观角度来看,对实体企业而言,受产能过剩和经济下行、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利润率正在快速下行,而投资风险却在快速上升,好的投资机会一时难寻。与此同时,银行家认为,货币供给增长过快,流动性泛滥(39.0%)、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38.3%)和货币政策进入降息通道(36.6%)等因素,也进一步加剧了可配置的优质资产供不应求的局面。这与2015年以来,中国央行为了“稳增长”,扩大货币投放规模有着较大关系。


图1、“资产荒”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

“资产荒”现象为银行业的经营带来了多方面挑战,多达70.9%的受访银行家认为,“资产荒”现象使得银行业前些年高速的利润增长难以维持。此外,息差下降(61.5%)和不良资产上升压力增大(61.4%)也是银行家们担忧的主要问题。这体现出,“资产荒”现象深刻影响了银行业的经营业绩与风险管控,努力改革转型、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已迫在眉睫。


图2、“资产荒”对银行业的主要影响

面对“资产荒”带来的挑战,受访银行家提出了不同的应对策略。其中,七成以上(70.6%)的银行家认为,资产配置多元化是破解“资产荒”问题的关键,超过六成(61.8%)的银行家认为有必要做强资管与理财产品,顺应“大资管”发展趋势。此外,细分市场参与者结构,差异化配置资产(54.9%)和大力发展投行业务,增大佣金与中间收入占比(54.3%)也受到了受访银行家的重视。这说明,面对优质资产越来越供不应求的局面,将资管业务从业务经营层面提升至战略转型层面,不断提升寻找优质资产的能力,通过多元化资产配置降低投资风险已成为银行业发展与转型的重中之重。


图3、破解“资产荒”难题的主要途径

二、理财产品与财富管理业务仍是银行资管发展重点,精品资管模式受青睐


随着中国连续多年的经济增长,居民财富持续增加,居民的投资理财意识不断增强。在此基础上,金融改革的深化为银行资产管理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和保持盈利增长则成为推动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的直接推手。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几年银行资管业务的高速增长,与银行业监管,特别是存贷比限制、贷款规模限制、信贷投放行业限制等也有很大关系。对于未来银行大资管业务的发展,此次调查中的大多数受访银行家表示,做强理财产品,回归资产管理业务本质(60.1%)以及发展以投资顾问为核心的财富管理业务(50.1%)将是所在银行今后一段时间内资管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向。此外,发力私人银行,服务高净值客户(37.3%),与基金、保险、租赁等子公司协同提供综合资产管理服务(35.4%),以及构建完善的资产托管产品和服务体系(31.9%)也受到了银行家一定程度的重视,而养老金业务、代客资金交易等新兴资管模式并未受到太多关注。


图4、商业银行开展“大资管”业务的主要方向

银行资管业务可以分为四种模式:(1)在特定产品或行业上具备专长的精品资管模式;(2)规模领先、产品全面、价值链覆盖广泛的全能资管模式;(3)以投资顾问核心,为客户提供资产配置和财富管理综合服务的财富管理模式;(4)以及为资产管理机构提供资产托管、清算、运营等服务的服务专家模式。精品资管模式(33.6%)、全能资管模式(29.0%)和财富管理模式(28.9%)均受到了约三成银行家的认可。这表明,具备不同经营策略商业银行在发展资管业务时的思路存在较大差异。具体来看,对服务网点较多、资金实力较强的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言,分别有高达48.7%和43.1%的银行家选择将全能资管模式作为资管业务发展的主要模式;而对于服务网点和资产规模不占优势的区域性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和外资银行来说,精品资管模式更受青睐,分别有45.0%、35.7%和50.0%的银行家选择将其作为资管业务发展的主要模式。


图5、银行“大资管”业务的主要业务模式

图6、不同商业银行“大资管”业务的主要业务模式


三、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资产是银行资管产品投向的重点领域,风险管控与投资研究能力备受重视


在“资产荒”的大背景下,不断提升寻找优质资产的能力,通过多元化资产配置降低投资风险至关重要。在资管产品投向方面,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资产最受青睐。其中,多达75.7%的受访银行家将境内公司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私募债券等资产作为资管产品的主要投放方向。此外,境内拆放、(逆)回购、同业存放等货币市场资产(60.6%)和非标准化债权资产(52.2%)也受到了较多关注。具体来看,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区域性城市商业银行对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最为关注,选择将其作为资管产品重点投向领域的银行家占比分别为55.8%、64.2%和59.6%,这说明,在经济下行时期,对于大中型银行而言,通过投资非标准化资产来提升投资组合收益率、降低资本消耗的需求依然非常强烈。


图7、银行资管产品投向的重点领域

图8、不同类型银行资管产品投向的重点领域


商业银行转变盈利模式,发展“大资管”业务,有必要加强多方面的能力。具体来看,超过八成(80.4%)的受访银行家认为全面风险管理能力有待加强。目前,商业银行为了稳定资管业务市场份额,银行理财的预期收益率下降幅度较慢,低息环境迫使金融机构提升风险偏好,加大流动性较低、信用和市场风险相对较高资产的配置,因此风险管控能力的提升受到了最多受访银行家的关注。此外,投资研究能力(64.8%)和跨界资产配置能力(48.3%)也是受访银行家表示将要重点加强的领域。据信,不少商业银行已瞄准直接融资市场、混合所有制改革领域、境外人民币投资市场等新型投资领域,酝酿新的产品形态,而这离不开较强的投研能力与跨界资产配置能力。


图9、商业银行开展“大资管”业务应重点加强的能力

四、基础类投行业务和创新股权投资产品并重是商业银行“大投行”业务发展的主要思想


针对商业银行发展“大投行”业务的主要方式,发展产业基金、PPP项目资本金等创新股权融资产品(66.8%)和做强债券承销、投融资顾问、银团贷款等基础类投行业务(64.4%)均受到了超过六成受访银行家的关注,反映出商业银行既希望进一步做大做强已经较为成熟的基础类投行产品,又希望通过创新型股权融资产品来开辟新的业务渠道,在金融创新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值得注意的是,投贷联动,拓宽新的贷款领域(45.9%)也被接近一半的银行家看作是“大投行”业务发展的重点之一,体现了银行业对中国启动投贷联动试点政策的积极响应。


图10、商业银行发展“大投行”业务的主要方式

现阶段,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在开展投行业务的过程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其中,业务模式单一、产品缺乏独创性(66.9%)最受银行家们担忧,一些创新能力较弱的银行投行部门仍主要局限在开展债券承销、投融资顾问、银团贷款等传统业务,但目前传统投行业务领域规模逐渐饱和,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实现差异化、特色化经营至关重要。此外,风险防范机制和能力不够(60.3%)以及从业人员专业能力不强(59.0%)也不容忽视。


图11、商业银行开展“大投行”业务面临的主要困难

相应的,面对业务模式单一,产品缺乏独创性、风险防范机制和能力不够和从业人员专业能力不强等主要挑战,大多数受访银行家认为有必要通过实施差异化经营战略、确定投行业务侧重点(73.0%),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69.6%)以及构建投行业务精英团队(62.2%)等对策来确保“大投行”业务的顺利开展。


图12、商业银行开展“大投行”业务的关键对策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