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中小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构想

时间: 2017-01-05 11:33:49 来源:   网友评论 0
  • 近年来,监管部门陆续发文,鼓励金融机构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于是不少银行业机构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进行了积极的尝试

来源:中国农村金融 融银智信

浙江余姚农合行戚可为


近年来,监管部门陆续发文,鼓励金融机构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于是不少银行业机构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进行了积极的尝试,至2014年该业务得到快速发展,实践也证明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在盘活银行业金融机构存量贷款,提高盈利能力,缓解资本约束,化解信贷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对于中小商业银行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为此,借鉴同行先进经验,结合中小商业银行实际,笔者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作了进一步思考,梳理出一些粗浅的观点:


1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简述


信贷资产证券化通俗而言是指将金融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即金融机构通过一系列的结构性安排和组合,将各种产生未来现金流但缺乏流动性的信贷资产(又称基础资产),如住房按揭贷款、信用卡贷款、贸易应收款的风险和收益等要素进行分离和重组,并实施一定的信用增级,从而将这些资产转换成可以出售和流通、信用等级较高的债券或收益凭证型证券。通过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投资者获得资产池未来产生的现金流。最初拥有资产池的金融机构通过证券化出售资产,获得现金。


信贷资产证券化主要当事人包括:发起机构,是指证券化基础资产持有人,通过设立特定目的的信托转让信贷资产获取现金,在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中银行为发起机构;受托机构(SPV),受让发起人转让的信贷资产,或受发起人委托持有资产,并以该资产为基础发行证券化产品的机构;贷款服务机构是指接受受托机构委托,负责管理贷款的机构,发起机构(即银行)可作为贷款服务机构;投资人是指通过购买证券获得证券化信贷资产未来产生的现金流的个人或单位。其它当事人还包括信用增级机构、资金保管机构、债券承销商等,这里不作具体阐述。


信贷资产证券化简略流程(省略掉信用增级、承销商承销发行等环节):



2中小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从宏观层面看,作为当前非常热门的话题,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国共发行33单,总计1151.97亿元;同时,央行、银监会、财政部等监管部门为推进该项业务发展均发布了许多文件,如《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信贷资产证券试点会计处理规定》《财政部、银监会关于印发〈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的通知》。由此看来,从目前看该项业务具有成长性,并得到监管部门的鼓励和支持,中小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适应时代需求。


其次,从中小商业银行本身看,受同业竞争加剧、互联网金融抢滩市场,经济下行导致的风险凸显、利率市场化推进影响,中小商业银行经营面临多重困境:一是资本充足的压力,随着中小商业银行盈利增长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加之外源性融资渠道单一,资本补充能力较弱,资本充足率持续下降,资本对业务拓展约束日益明显;二是中小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以存贷款业务为主营业务,收入来源单一,盈利对存贷款利差带有很强的依赖性,但随着同业竞争加剧、互联网金融日益火爆影响,存款作为主要资金来源对贷款增长的约束作用继续加大;三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行业政策出台,虽然近年来不少中小商业银行制订并强化授信政策执行,但集中在一些行业、产业中的贷款退出困难;四是不良贷款近年来持续反弹,不良贷款压降困难,资产质量水平下降。而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盘活存量、用好存增量”的重要工具在提升资本充足率、盘活存量、优化资产结构、拓宽融资渠道中的作用对于解决中小商业银行上述问题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改善资本充足状况,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出售风险权重相对较高的信贷资产,减少资本占用,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为业务拓展腾挪空间。


2、信贷资产证券化有助于提高资产周转速度,优化资产配置,提高传统业务的盈利能力;中小商业银行可同时作贷款服务机构,获得手续费、管理费等收入,提高中间业务收入。


3、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作为创新业务,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实践,有助于提高中小商业银行创新能力、培育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型人才。


4、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对中小商业银行风险防控有着积极的意义:一是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产流动性水平,使贷款成为具有流动性的证券,缓解流动性压力;二是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将不良资产打包批量出售,快速转换为可转让的资本市场产品,将风险转移到投资于证券化信贷资产的最后投资机构和投资人身上,提高资产质量水平,缓释信用风险;三是信贷资产证券化可改变信贷资产期限结构,以更有效的应对利率市场化而引起的市场风险。


5、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可盘活存量资产,解决资本、资金来源对资金运用的约束,更好地满足客户有效信贷需求,筑固客户群体。


6、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出售与中小商业银行风险容忍、信贷政策不一致的信贷资产,使资产结构更加切合中小商业银行实际。


7、改善指标状况,如存贷比(虽然该项指标已不作为监管指标,但仍是监测指标,对监管评级得分有一定影响)、资本充足率指标、不良贷款率、风险拨备等。


3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设计设想


产品一:证券化标的为正常的信贷资产


中小商业银行作为发起人,基础资产为一组形态正常的贷款(风险权重100%),100亿元,平均利率8%,剩余期限一年,农商行将贷款打包出售给SPV(利率假定7%),SPV将贷款证券化为平价发行,利率为6.5%的债券。中小商业银行同时作为贷款管理人,收取相应的手续费、贷款管理费收入。证券化以前中小商业银行存款1000亿元,贷款700亿元,存贷比70%,资本净额150亿元,资本充足率12%,对中小商业银行而言,证券化带来的结果是:


中小商业银行将100亿元贷款打包出售后,收回100亿元资金,贷款转入表外,存贷比下降至70%、资本充足率13.04%,流动性状况进一步改善,为资产增长腾挪100亿元加权风险资产空间;中小商业银行基于信贷政策导向可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按同样的资本充足率,放贷规模可达到133亿元;若用于投资同业债券,规模可扩大到400亿元。在这一过程中,中小商业银行同时可获得1亿元的利差收入以及相应的手续费、贷款管理费收入。当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考虑债券折价发行因素,收回资金有可能小于100亿元,甚至差额大于利息净收入,这时需要权衡收益获得与风险管控关系。


产品二:证券化标的为不良的信贷资产


中小商业银行作为发起人,基础资产为不良信贷资产10亿元(不考虑利息等因素),不良资产范围包括按规定程序和标准认定为次级、可疑、损失类的贷款,已核销的账销案存资产,抵债资产,其他不良资产,假定证券化资产为次级、可疑、损失类的贷款,证券化现金收回率为30%。中小商业银行同时作为贷款管理人。证券化以前中小商业银行贷款1000亿元,不良贷款率3%,拨备覆盖率120%,对中小商业银行而言,信贷资产证券化带来的结果是:


中小商业银行将10亿元贷款打包出售后,收回现金3亿元,差额7亿元核销,并将7亿元在税前扣除,10亿元不良贷款转至表外,不良贷款率下降至2%,拨备覆盖率上升至145%,资本充足率略有上升,中小商业银行作为贷款管理人获得了中间业务收入。


4在资产证券化业务开展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1、资金来源与需求。信贷资产证券化具有释放流动性的功能,当资金来源不足而需求旺盛时,信贷资产证券化就有一定的必要性,反之则需要有所考量,如资产结构调整需要、指标改善需求、盈利需求等。


2、量本利分析。在信贷资产证券化开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会使资金回收低于基础资产,或低于基础资产扣减利息收入(净收入)而导致损失,尤其是不良信贷资产资金收回率一般都非常低;或是因税收因素减少收益。这时需要就资产证券化业务进行量本利分析,通过分析,对是否开展业务进行权衡,并合理定价。


3、监管与合规因素分析。信贷资产证券化由于涉及业务和法律关系复杂,在开办业务前需要对监管政策进行收集、解读,对法律关系进行梳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合规、合法的制度、规程和法律文本。


4、人才储备。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与传统的银行业务相比较为复杂,由此也对人员配备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目前许多中小商业银行尚不具备开展该项业务的人才。因此需要加大引入或内部挖掘力度,在业务运营、财务和风控环节配备相关专业人员,为确保业务稳健开展提供支撑。


5、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对于一项新业务监管部门一般情况下都会采用支持、规范、约束的路径加强管理,而且随着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一些潜在风险也将暴露。因此资产证券化业务必然会面临监管政策调整,业务管理手段也需要得到不断提升和完善,对此中小商业银行在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开展过程中,需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持续关注监管政策、业务风险最新动态,适时采取应对措施。(浙江余姚农合行戚可为)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