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票据业务再起波澜,十七家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将被冻结!

时间: 2016-08-25 23:34:43 来源: 财经韬略  网友评论 0
  • 此次被招行暂时冻结授信额度的城商行主要集中在山东及西部地区。搜狐财经《潜望》了解到,这些城商行包括包商银行、大连银行、齐鲁银行、烟台银行、莱商银行、潍坊市商业银行、营口银行、洛阳市商业银行、天津滨海农商行、自贡市商业银行、新疆天山农商行、甘肃银行等17家银行。

来源:财经韬略(tttmoney8)

作者:韬略哥


银行票据业务再起波澜,据财新网报道:


招商银行对票据业务风险偏好降低,暂时冻结了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票据业务额度,原则上不再新增,交易对手集中于大行及股份制银行。


另外搜狐财经对招商银行冻结票据业务进行了更为详尽的报道:


据搜狐财经报道,招商银行总行在8月19日向各家分行发布通知,要求暂时冻结17家城市商业银行的票据业务额度,冻结期间不允许分行新增买入17家城商行承兑的票据。


此次被招行暂时冻结授信额度的城商行主要集中在山东及西部地区。搜狐财经《潜望》了解到,这些城商行包括包商银行、大连银行、齐鲁银行、烟台银行、莱商银行、潍坊市商业银行、营口银行、洛阳市商业银行、天津滨海农商行、自贡市商业银行、新疆天山农商行、甘肃银行等17家银行。


招商银行此次针对票据业务进行冻结处理原因很简单,风险太大!要知道,今年开始有关票据业务的风险事件被频繁爆出:


年初农行北京分行的39.15亿元票据案件,中信银行兰州分行9.69亿元票据无法兑付、天津银行上海分行票据买入返售业务发生7.86亿元风险资金等。此前,龙江银行还发生冒名办理贴现的6亿元,以及宁波银行自查发现有员工违规办理票据业务。粗略统计,从已公开的票据事件看,今年票据涉案资金已经超过100亿元。


上述这些还只是传统纸质票据的冰山一角,近日就连新兴的被业内普遍认为不会有安全之虑的电子票据也被爆出惊人丑闻:


焦作中旅银行银行被媒体报道有不法分子冒名制作20亿电子票据。中旅银行电子票据案件打破了电子票据零污点的记录!


基于目前票据业务普遍出现的问题,招商银行才采取冻结票据业务这等严厉的举措。不过无独有偶,招商银行并不是业内加强票据业务监管和整顿的个例,其实上到央行、银监会下到一般商业银行,整个银行系统都已经在着手拆雷!


银行业系统排雷


首先我们来看监管层:


今年春节前夕,银监会下发203号文


通知强调,各金融机构不得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业务,已办理承兑、贴现的各种凭证原件要注明银行信息等,防止虚假交易及发票重复使用。


此后,央行和银监会联合下发126号进一步规范票据市场


据126号文要求,银行应于2016年6月30日前,全系统开展票据业务风险排查,对存在风险的银行,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堵塞漏洞;银行应于7月15日前,将风险自查情况同时报送央行和银监会。


7月,银监会开展回头看业务再次要求重点排查票据业务


7月,银监会再次下发通知,在银行业中开展“两个加强、两个遏制”回头看工作,要求重点排查存款、信贷、票据、同业、理财和代销业务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并于11月底前完成。


监管层从行业高度出发,重拳出击。票据业务的主要参与方各商业银行也没闲着,一方面为了响应监管层的号召,另一方面从切身利益的角度出发控制风险:


今年3月份,从民生银行开始,多家商业银行加强对票据风险控制的影响,收紧了对城商行的票据业务额度,加强交易对手准入及交易限额管理,并禁止与“同业户”办理票据业务。


上下同心,其利断金!在各方携手展开对票据业务的控制后,目前效果显著:


1)上半年的社会融资增量显示,利用票据业务进行融资普遍出现下降的情况,天津、浙江、广东等地更是出现了千亿级的下降!



上半年社会融资中票据业务融资规模降低明显


2)7月份,央行数据显示,银行承兑汇票整体出现大幅度的下降,加速了上半年的态势:


央行数据显示,7月银行承兑汇票减少5122亿元。


影响


银行业下重手整治票据业务会对各方面有很多影响:


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影响


1)化解系统金融风险


票据业务业务真的是兹事体大。笔者这么说是有依据的:


去年我国票据承兑余额和承兑发生量分别为10.4万亿和22.4万亿,分别比2001年增长了20.4倍和17.5倍。


票据贴现余额和累计贴现量分别达到4.6万亿和102.1万亿,分别比2001年增长了13.5倍和55.8倍,相当于当年货币市场总体交易规模的19%,成为货币市场重要的交易产品。

去年全国累计票据承兑量占GDP的比重达到33.1%,比2001年提高了近2倍。全国票据累计贴现量占GDP比重已达150.9%,比2001年提高了8倍。


读完上面的数字是不是触目惊心?尽管我国货币存在着严重的超发现象(M2增长速度过快),但是和票据业务的增长速度相比显然是小巫见大巫。票据存在几乎等同于货币的流通性。而和货币(点对点)不同的是,一张票据常常可以有多个关联方(简单的票据可能涉及几家公司形成链状形态,复杂的票据经过中介机构的介入则会变成一张复杂的网状利益团),所以一旦一张票据出现问题,那么背后可能会牵扯出很多的利益团体,这无形中让原本就规模庞大的票据业务处理起来更加棘手。因而,控制票据业务的发展在短期内有助于帮助我国降低金融风险。


2)降杠杆


读者没有看错,票据业务也存在杠杆。从股灾中的配资或者期货交易中得来的教训让我们知道,任何金融产品只要有高比例的杠杆那么必然存在着巨大的风险。票据业务也不例外。


一般的银行承兑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企业向银行缴纳全额保证金(到期银行承诺兑付,这种风险较小);另一种则是根据企业的信用可以缴纳不同比例的保证金,比如10%,30%,50%。


风险主要集中在第二种不完全保证金的票据业务身上。举例来说,一个企业有100万,按照10%的保证金计算,它可以从银行获得一张1000万额度的银行汇票。这1000万的汇票除了用于正常的企业之间的支付外,在中介机构的运作下,还完全可以用于其他用途,比如投资股市、楼市。届时一旦资金不能按期回转,或者缴纳保证金的企业不能在票据到期时补足余款,那么对局部的金融市场来说就是一个定时炸弹。


3)防止票据造假带来灾难


由于票据可以流通,所以正常合法的票据才可以成为很多企业的(转移)支付手段,同时企业也可以将自己手中的票据用于向银行兑现,套取现金。而传统的票据一般都为纸质(在全国票据系统没有建立有效的联网辨别票据真伪的情况下)。众多“胆子大”的“民间高手”可以伪造(票据流转过程中的)企业印章和资料对纸质票据造假。一旦银行贴现的是这类虚假票据那么对贴现银行来说,会产生很大影响。试想在全国众多的银行中,如果类似情况多发,那会是多么可怕的情况。


对银行业的影响


正常的票据业务的扩张其实对银行扩大收入来源,获取更多收益,优化资产负债表都有十分良性的作用。


去年票据产品链创造的利润达2000亿以上,约占当年银行业整体利润的13%以上。


然而,就像物理中的相互作用力,正面意义有多大,负面影响就有多大。在目前的情况下,银行可能获取的只是表面光鲜,后背的风险偿付或许远远超过收益。因此,短期来说,票据业务收缩会让银行的业绩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长期来看对于银行业的整体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对实体产业的影响


票据业务是实体企业的正常融资手段(这里票据保证金制度的作用是正面的),尤其在目前过剩产能行业经营状况比较困难的情况下,票据业务低成本的融资优势会有更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控制票据业务的情况下,对实体经济来说可能会加剧他们的融资困难。


但是从另外的角度来说,实体产业目前本就存在信用风险,票据业务的进一步普及可能会加剧这种信用风险。而信用风险在连锁效应下,可能会从实体产业中传入金融体系(对票据背书或者承兑的银行),从而爆发更大的风险。所以尽管实体产业融资会受到影响,但是为了防范系统风险,就不得不控制票据业务。


对股市和楼市的影响


对楼市和股市来说,短期之内,肯定是一大利空,因为从票据业务获取资金(票据资金如果再利用配资这个放大效应就很可怕了)进入股市和楼市会更加困难。


广发银行有9.2亿元票据被“调包”流入股市,手法与此前几家年内爆发票据风险事件的5家商业银行相似。广发银行方面向多家媒体证实这一消息,并表示正在抓紧追回款项。截至7月下旬,该行已收回约5.2亿元,其余4亿元目前仍在继续追收中。


但是从长远来说,显然这是有利之举。控制票据业务会对本来就不能进入股市和楼市的(借道票据业务)资金有所限制,从而避免引起股市暴涨暴跌和楼市泡沫加剧。


思考


票据业务出现这么严重的问题其实可以让我们有很多的思考:


1、规模如此庞大,增长如此迅速的票据业务,竟然都建立没有全国范围内,跨银行的互联网监管体系,这不得不说是我们银行系统制度上的缺位。


2、传统票据业务丑闻跌爆,根本上是银行业务管理流程落实不到位,当然员工的操守也有问题。


3、目前对票据业务采取的严厉管控措施只能是短期行为。长远来说,票据业务作为重要的金融工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我们不能因为制度、监管等原因就一直抑制他的发展。


4、笔者最后想说,信用是全社会的,无论银行、企业还是个人,没有信用任何凭借信用运转的机制都将出现问题。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财经韬略 作者:韬略哥 (责任编辑:七夕)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