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银行票据为何频现黑天鹅?

时间: 2016-08-15 23:12:04 来源: 金融e观察  网友评论 0
  • 令人唏嘘的是,曾经被公认安全性极高的票据走下“神台”,成为了银行风险控制的难点与痛点。

作者| 张彦如

来源| 新浪财经/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

令人唏嘘的是,曾经被公认安全性极高的票据走下“神台”,成为了银行风险控制的难点与痛点。

近日,广发银行证实9亿元票据资金流入股市,再次引爆业界对银行票据安全的思考与热议;同时有媒体报道称,工商银行、恒丰银行电子票据出现风险事件,涉及金额超10亿元。令人唏嘘的是,曾经被公认安全性极高的票据走下“神台”,成为了银行风险控制的难点与痛点。

在票据江湖上,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村镇银行、农信社、票据中介悉数登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银行票据在多方运作下,几经转手,风险倍增,而且由于票据本身交易金额极大,一旦被有心之人利用,造成的损失便会极大。

据了解,广发银行票据案是2016年以来被曝出的第五件大案,然而纵观整个银行票据市场,银行票据违规案件更是不计其数。根据新浪财经不完全统计,从2016年年初截止至今,银行票据大案共涉及金额已超100亿元,在票据流转中牵扯到二十几家银行,其中不乏实力雄厚的国有大行,如农业银行,此外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等也都涉及在内。

令人不解的是,票据涉及金额如此之大,银行内控为何没有起到作用?而且,今年的票据案件似乎格外的多。

票据案件在今年频出或是受到经济下行的影响,其次票据市场本身也还存在着制度与管理上的隐患。

中央财经大学郭田勇向新浪财经表示。

面对银行业如此大的高频风险事件,监管部门对票据安全格外重视,推行电子化票据成为业界所讨论的热点。但屋漏偏逢连夜雨,电子化票据在此节骨眼也被曝出现极大风险,涉及金额超过10亿元。

电子化票据是否还是解救良方呢?

有专业人士直言,银行整顿票据业务,最重要的仍是加强对操作管理的控制,减少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发生。

年内6起票据大案 多起票据违规案件

新浪财经梳理,从2016年年初至今,已经有6家银行被曝出票据大案,涉及金额超100亿元,牵扯在内的包括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村镇银行、农信社等多家机构。

此外,小的票据违规案件更是不计其数,其中已经被银监会点名罚款的多达上百家。

广发银行是于近日证实9亿元票据资金被违规操作流入股市,而此前,年内已有4家银行接连被曝票据大案。2016年1月22日,农业银行公告称,农业银行北京分行票据买入返售业务发生重大风险事件,经核查涉及风险金额为39.15亿元。随后不久,中信银行1月28日公告称,中信银行兰州分行发生票据业务风险事件,经核查涉及风险金额为9.69亿元。4月8日,天津银行公告称,天津银行上海分行票据买入返售业务发生一起风险事件,经核查涉及风险金额为7.86亿元。7月7日,宁波银行公告称,在开展票据业务检查过程中发现深圳分行原员工违规办理票据业务,共涉及3笔业务,金额合计人民币3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8月11日,有媒体报道称,工行被虚假材料骗签13亿电子票,而且已经向恒生银行贴现,这也成为了目前电子票据出现的最大风险事件。

此外,除了引人关注的这几次银行票据大案,据新浪财经不完全统计,票据违规操作被点名罚款的银行多达上百家。其中,齐鲁银行天津分行票据业务违规被罚20万元;招商银行无锡分行办理银票卖断和逆回购业务未发生票据交接,被罚款20万元;民生银行盘锦分行严重违反审慎性经营规则,违规办理票据业务,被罚款40万元。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票据违规案件似乎格外的多。

票据案件在今年频出或是受到经济下行的影响,在经济繁荣时期,银行资金量也比较充足,票据的不规范行为很有可能被掩盖过去,但目前处于经济下行时期,资本市场也不景气,票据的不规范行为逐渐暴露出来。

中央财经大学郭田勇对此表示,“其次,票据市场本身也还存在着制度与管理上的隐患。”

票据流转交易复杂内藏风险

票据业务主要包括票据的贴现、抵押和承兑等,银行票据风险多发生在票据的贴现/转贴现、买入返售/卖出回购业务环节上。票据在市场上交易比较频繁,而且数额也比较大,很多银行会通过买断、卖断和回购等腾挪信贷规模,另外村镇银行、农信社等缺乏资金需要大行的资金补充,会通过过桥行和大行进行交易。

而在其中,票据中介利用交易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票据流转过程中起到撮合的作用,如果企业或者银行需要转贴现进行票据交易,通常票据中介会在此时介入,撮合银行之间的交易。

但这给银行票据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在票据贴现之后,资金会经过多个银行,还经过票据中介,在流转中票据中介很有可能将资金挪为他用。如广发银行票据一案,就是票据中介挪用了资金,令本该由中原银行转向广发银行的资金流入股市。

此外,扮演者重要角色的还有被称为“过桥行”的银行。由于很多村镇银行需要大行的资金补充,但又不在大行的交易对手名单中,很多股份行和城商行为其层层背书、提高信用度,帮助村镇银行和大行进行票据交易,其中过桥行收取“通道费”。

总结来看,票据主要涉及三方面的风险。

第一,企业虚构贸易伪造材料,银行在无真实贸易的情况下开票,此为信用风险,问题出现在银行的审核环节。

第二,纸质票据虚假,是指去银行承兑的一方拿着虚假伪造的票据去银行承兑,造成承兑银行的极大损失,也算是信用风险。

第三,在票据流转过程中,有人员违规转贴现或者承兑,如农业银行案件中将保险柜内的票据换成白纸,或者像广发银行票据案中,票据中介违规转贴现将钱投入股市,此为操作风险。

有业内人士认为,票据流通涉及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可能出现问题,银行整顿票据业务,最重要的依然是加强对系统和人员的管理,改进操作管理,增强风控意识。中央财经大学郭田也勇表示,银行在票据管理上还存在着制度上的硬伤,比如在票据的保管上,应该像保管货币、黄金一样,而不是把票据和一般凭证保存,因为票据转让具有无因性,只要票据本身没有问题便可以成功贴现。

电子化票据还会是解救良方吗?

监管部门对于银行票据的整治也从来没有停歇过,尤其在票据大案频出的节点,监管层对票据安全格外重视。

2015年底,银监会下发《关于票据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对票据业务展开专项检查,在检查中银监会检查发现,票据违规业务涉及“七宗罪”。今年5月,央行联合银监会发布《关于加强票据业务监管促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强化票据业务内控管理,坚持贸易真实性要求,严禁资金空转,严格规范同业账户管理。

7月6日,银监会城市银行部下发《关于对城商行票据业务进行风险排查的通知》,提出目前城商行票据业务还存在几大风险,直指票据业务专营治理落实不到位、实物票据管理混乱、与票据中介联手违规交易、资金划付违规操作、员工行为管控不力。

目前,被讨论最多的票据整治措施是推行电子化票据。

利用电子票据进行交易,省去了很多繁琐的中间环节,使其中附带的票据风险(如票据作假等)减少,而且也是效率得到一定的提高。央行支付结算司也发布了《关于就促进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发展开展书面调研的函》,内容涉及电票管理办法、改进电票系统(ECDS)等问题,还涉及是否应采取强制措施来推广电票的应用。

此外据媒体报道,为规范票据市场,央行已经在研究构建无纸化的电子票据体系。央行相关负责人也曾表示,要用2-3年的时间取消现行的纸质汇票,通过电子汇票系统、网上清算系统降低票据业务和资金清算当中的风险。

不巧的是,票据行业遭遇屋漏偏逢连夜雨的窘境,8月11日,有媒体曝出工商银行、恒丰银行电子票据出现巨额风险事件,涉案金额超过10亿元,“同业户”乱象问题再次被业界热议。

电子票据相比纸质票据理论上更加安全一些,电子票据可以降低票据被挪用、盗取时间的发生概率,但是在实质上,电子票据和纸质票据还是一样的。

郭田勇表示。

总结来看,电子化票据大案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电子化票据并非万能,票据风险多来自于运作过程中的操作管理不当,简单的将纸票交易转换成电子化票据交易,虽然解决了纸质票据的真实性问题,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票据运转中的操作风险问题。

对于银行来说,加强票据操作管理的风险控制,从源头上解决票据风险问题或许才是良方。

原文| http://finance.sina.com.cn/zg/observation/2016-08-12/zg-ifxuxnak0105320.shtml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金融e观察 作者:张彦如 (责任编辑:七夕)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