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从德银、西雅那再到汇丰:欧洲银行业陷“集体困局”

时间: 2016-08-05 16:06:34 来源: 一财网  网友评论 0
  • 自英国脱欧后,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欧洲银行业的困局愈发突出——德意志银行频频亏损,今年二季度净利润同比暴跌98%,引发“雷曼第二”担忧;意大利银行业四面楚歌,深陷债务泥沼,

来源: 一财网 周艾琳

摘要

自英国脱欧后,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欧洲银行业的困局愈发突出——德意志银行频频亏损,今年二季度净利润同比暴跌98%,引发“雷曼第二”担忧;意大利银行业四面楚歌,深陷债务泥沼,导致“欧债危机2.0”风声再起;深陷“脱欧”正中心的汇丰银行二季度税前利润同比下滑45% 。欧洲银行业究竟怎么了?危机真的离我们不远了吗?


自英国脱欧后,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欧洲银行业的困局愈发突出——德意志银行频频亏损,今年二季度净利润同比暴跌98%,引发“雷曼第二”担忧;意大利银行业四面楚歌,深陷债务泥沼,导致“欧债危机2.0”风声再起;深陷“脱欧”正中心的汇丰银行二季度税前利润同比下滑45% 。欧洲银行业究竟怎么了?危机真的离我们不远了吗?


第一财经研究院此前指出,早在雷曼兄弟倒闭后,其影响波及到了很多国家的银行部门,但欧洲并没有像美国那样开展彻底的清理行动——即把有问题的银行隔离出去。欧洲使用统一的货币,但却没有一个银行联盟(2014年才设立)。因此缺乏合作以及对触发更大危机的担忧迫使欧洲银行悄悄地自己去解决那些结构性问题。


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雷曼式风险”的可能性虽然不大,但应对2008年危机的量化宽松(QE)治标不治本,其后遗症将逐渐爆发,全球增长模式面临全面转型。


欧洲银行业陷“集体困局”


欧洲银行业中最引人关注,也最具系统重要性的便是德银。从今年年初以来,德银盈利衰退的阴霾便久久不散。


今年2月,德银宣布该行2015年净亏68亿欧元,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年度亏损。当时更有消息传出,德银2017年或许难以向投资者偿付其额外一级资本债券(也称CoCo债券)的票息。负面消息的迅速传播导致市场恐慌抛售,德银或成“雷曼第二”的传言四散。


情况并未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好转。7月27日,德银发布的二季度财务报告显示,该季利润同比下降98%至2000万欧元,其业务总收入下降20%至74亿欧元。同时,该集团的一级资本充足率小幅上升至10.8%。


德银在财报中表示,造成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金融市场的动荡,包括英国公投在内的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以及欧洲的超低利率环境。此外,信贷损失准备金大幅增加72%至2.59亿欧元,也对经营业绩带来较大影响。2016年以来,德银股价累计降幅仍超过40%,大于欧洲斯托克600银行业指数同期近30%的跌幅。


为了应对困局,德银在6月末宣布,将在德国本土裁撤约3000个全职岗位,同时关闭188家分行,约占本地支行的26%。德银也表示,由于当前全球经济疲软,该集团的营收数据在此后有可能会进一步降低。


IMF此前便曾明确指出,一旦德意志银行发生风险,其对全球金融市场的溢出效应将相当巨大。


眼下,意大利银行业的困局似乎是最危险的。英国脱欧后的第一天,意大利就受灾严重,部分大银行股价暴跌逾20%。眼下,意大利银行业坏账率高达17%,不良贷规模占欧元区总额的1/3。7月初,意大利与欧盟委员会关于银行债务重组谈判陷入僵局的消息传出之后,银行违约概率激增,意大利第三大银行西雅那银行的CDS价格飙升。


近期,欧洲银行业管理局公布的一项最新压力测试结果显示,与两年前相比,欧洲银行业整体抵御极端环境冲击的能力增强。然而,意大利西雅那银行在本次测试中垫底——核心资本充足率在设定的环境中降至了-2.2%,如果该行的坏账得不到妥善解决,将有可能引发意大利银行危机,造成整个欧元区的银行业混乱。


值得注意的是,汇丰于本周三公布最新财务数据,其二季度税前利润同比下滑45%至36.1亿美元,财报公布的同时汇丰表示将放弃2017年年底盈利10%的目标。这令市场倍感意外。


同时,汇丰意外宣布,实施25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上周,汇丰表示将出售巴西业务,获得的资金一半用来回购股份。


汇丰CEO欧智华表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股息将维持在目前水平,除了回购股份,出售巴西业务所获得的其他资金将用于帮助公司资本充足率达到12.8%。汇丰还承诺到2017年削减2800亿美元的风险加权资产,并表示六月底已经削减60%。


汇丰股价一度暴跌17%,但由于股份回购的消息提振,汇丰开盘在伦敦市场涨近3%。但这似乎并非一个值得乐观的理由。汇丰也削减了87,000个岗位,退出至少80家企业并将开展业务的国家和地区从88个缩减到71个。


“雷曼危机”夸大 但风险不小


回想当年,爆发“欧债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的长期过度负债行为,当时包括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希腊和西班牙的“欧猪五国”(PIIGS)迟迟不采取减债行动。例如,意大利政府在2009年赤字达到5.3%时没有采取果断行动,导致了目前危机升级的局面。


2009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希腊的债务危机随即愈演愈烈;2011年,欧洲债务危机全面爆发,逐步从重债国向意大利、法国等欧元区核心国家蔓延。希腊屡次逼近债务违约边缘后,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国债收益率突然上升,甚至超过7%的“警戒线”。


不过,眼下的危机论似乎有所夸大。牛津经济研究所高级经济学家斯莱特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此次欧洲央行有能力及时介入,提供流动性,以防止外围国家债券利差过度扩大,欧洲央行在2012年就这么做过。欧盟应该能够防止‘分手事件’持续蔓延,包括他们可能在移民问题上与其成员国达成一定妥协。”


招商固收孙彬彬也表示,欧洲央行持有的欧元区政府债务相较于其他主要央行而言比例极低,其有充足的空间增持欧元区政府债务以缓解债务渠道的冲击。


针对德银或成“雷曼第二”的传言,贝塔基金创始人、某海外宏观对冲基金原投研总监郭涛告诉本报记者:“这可能言过其实。在两种情况下高杠杆可能导致损失被无限放大——第一,黑天鹅事件;第二,流动性丧失。雷曼破产就在于此。当前欧洲央行仍在推行QE,并未排除扩大QE的可能性,”他表示,CoCo债券有强制转股条款,乃危机后产物,为的就是避免雷曼式破产,“当债都变成股后,又何谈破产?”


此外,意大利内部也采取了补救措施。欧盟委员会在6月25日通过了意大利政府最高担保额为1500亿欧元的流动性担保计划。该项目可担保银行发行的债券,独立于政府对国内贷款机构进行资本重组的计划。


然而,即使危机论言过于实,欧洲银行业的风险也的确是实实在在的。第一财经研究院指出,低油价和负利率的“新常态”将迫使很多企业和银行重新思考其商业模式。当然,银行和普通企业不同,他们承担着来自于实体经济和金融行业的双重风险,而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将近10年后,很多银行还是处在“大而不能倒”的境地。纳税人需要对银行的救助行为埋单的观点已在悄悄改变,但是新救助机制在政治及经济上的可行性仍待考验。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一财网 作者:周艾琳 (责任编辑:七夕)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