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对外投资+贸易:“一带一路”战略下浙商“走出去”的新机遇

时间: 2015-04-09 16:50:49 来源: 微贸金  网友评论 0
  • “对外投资是外贸发展的延续,以投资来促进贸易,以资本输出来带动产品的输出正在成为现实,通过大规模的对外投资所创造的外部需求和市场容量将成为实现出口持续增长的新动力。”在近期浙江省中行举办的2015年浙商“走出去”业务研讨会上,浙江省商务厅对外经济合作处张曙明处长与到会的100余位企业家分享了他对当前

“对外投资是外贸发展的延续,以投资来促进贸易,以资本输出来带动产品的输出正在成为现实,通过大规模的对外投资所创造的外部需求和市场容量将成为实现出口持续增长的新动力。”在近期浙江省中行举办的2015年浙商“走出去”业务研讨会上,浙江省商务厅对外经济合作处张曙明处长与到会的100余位企业家分享了他对当前浙江“走出去”形势的分析和预判。


近几年来,受内外部经济下滑的影响,浙江深陷资金链、担保链断裂的困扰,宏观经济形势持续疲软、外贸进出口总量增幅持续下滑成为新常态。作为出口主力军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绝大多数仍处于全球产业链布局的底端,能耗大、环境污染大、利润低,缺乏品牌和渠道,同时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消除,化纤、造纸等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现象严重。处于“三期叠加”影响下的浙商如何选择经济结构转型之路是摆着大家面前的一道难题。


近期国家从战略层面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新政,其实质上是要确立一个以我们国家为主导的投资和贸易的新规则、新格局。历史上,浙江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港、舟山港都是始发港之一,浙江丝绸、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远销海外。这次浙江省又是“一带一路”最终版规划中圈定的18个重点省份之一。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期,“一带一路”为浙企跳出浙江布局全球,寻找新经济增长点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那么,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对浙江企业会带来什么样的机遇呢?



首先,是对外投资的新机遇,“一带一路”有望帮助浙江企业实现产能的转移,开拓更大的市场。


作为出口导向型的省份,出口和外商投资是过去浙江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然而根据2014年国家商务部和外汇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我国全口径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是1160亿美元,同期吸引外资是1195亿美元,仅仅相差35亿。


据专业预测,到2020年,亚太地区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市场的资金需求规模将高达8万亿美元。未来五年,中国政府要采购10万亿美元的商品,对外投资超过5000亿美元,是过去中国30年对外投资的总和。


三月末,由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首发阵容确定,来自五大洲的46个国家报名成为创始成员。大家扎堆加入亚投行正是全球经济中心东移,全球争抢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市场的一个写照。


由此可以预见,今后几年,企业直接对外投资远超境外对内投资将成为经济结构新的常态。这对于缓解国内的过剩产能,加快国内企业在全球布局,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更加有效率地使用外汇储备,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近年来,浙江企业在境外投资非常活跃,对外投资项目数及金额都呈逐年递增态势。其中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浙江省境外投资的绝对主体和中坚力量。浙江企业在加快“走出去”步伐的同时,发展态势也有了新的变化,主要有几个特点:第一,对外投资正从过去以目标市场为导向的布点式投资,向着以全行业发展为导向的全球性布局的投资转变;第二,从过去以应对贸易壁垒的被动型投资,向占据全球的产业高端、掌控资源要素为主导的投资转变。第三,从过去小规模、探索性的模式,向大规模的兼并、收购转变。部分民企已经提前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筑梦之旅”,比如红狮控股集团在东南亚国家的四个水泥项目、青山钢铁在印尼的钢铁项目、恒逸的文莱石油项目等。


然而,民企在海外投资方面,特别是在新兴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时,对于国家风险方面的承受力较弱,无法与大型国企和央企相比。对许多浙商来说,最担心的就是怕投资国动荡,怕政局的不稳定对投资人利益的损害,存在不安全感。同时对当地的法律法规、政策不熟,怕运作不规范带来的各种麻烦也是浙商面前无形的“拦路虎”。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国家与沿线国家将会有许多政策方面的对接、合作与支持,大量基础设施的投入牵涉到股东方各国的利益,必然伴随着整个政治、金融的配套大力跟上,容不得大的闪失,民企参与这场投资盛宴应该会具有更足的底气。在政策层面,为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境外投资,国家不断通过放松外汇管制、成立专项基金、提供贷款贴息等措施给予企业金融支持,贸易项下人民币国际化政策已全面铺开,资本项下政策加快放开。金融机构方面,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等积极开发金融产品,为企业“走出去”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同时将加快完善在沿线国家的机构布局,增强在东南亚、中亚、中东欧、西亚、北非的机构设置,构建金融大动脉通道,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机构和业务的全覆盖率。此外,在资金投入、授信额度方面给予保障,近期中国银行董事长田国立在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该行未来三年将提供“一带一路”相关的授信支持将达到1千亿美元。


当然对于浙企来说,也可以选择与央企、国企合作,优势互补,借船出海,共担风险,因为央企在技术、品牌等方面有优势,有的已经在当地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可以选择抱团出海,在当地搭建平台、体系,构成完整的产业链,这样也可以很好地化解风险。



其次,“一带一路”战略为浙企带来了对外贸易的新机遇,有望帮助浙江企业扩大传统商品出口、做强大宗商品、打通跨境电商渠道,拓宽全球市场。


作为“一带一路”的一项成果,去年11月18日,横贯欧亚大陆的“义新欧”(义乌—马德里)货运班列正式开通,运载小商品的首趟列车开往马德里。目前“义新欧”的班列是一个月一趟,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展开,预计到今年底可以增加到一星期一趟。而运作方也将加快在铁路沿线布点,推动包括义乌在内的浙江产品的贸易量快速提升。


“一带一路”的实施,通过与路上和海上沿线国家的合作,不但贸易壁垒等会减少甚至消除,通关更加便捷,通关成本也会明显下降。以前义乌制造、浙江制造的许多产品都是通过别人走出去,将来我们的产品自己走出去更为便利,无论是产品价值还是品牌价值都将得到快速的提升。


围绕“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浙江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打造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当地政府正在大力推进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和中国(浙江)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申报。浙企在参与原油、成品油等资源能源类商品进口,做大做强大宗商品贸易上存在巨大商机。


浙江还是跨境电商出口的先发优势地区,电子商务交易额居全国首位,同时电商创业创新动力强劲,电商支撑配套体系不断健全。目前全省有140多万家网店、2000多家专业电商服务商、150多个电商产业园、60多个淘宝村(镇),直接就业200万人。浙江在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业务、跨境电商支付业务、人民币个人跨境业务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今年三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首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落户杭州。浙江在跨境电子商务各环节的技术标准、业务流程、监管模式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获得了先行先试的机会。相信人行、外管、海关等会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帮助破解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体制性难题,逐步形成一套适应和引领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管理制度和规则。这对于政府推动“电商换市”的目标是极大的促进,有利于浙商通过搭建多层次的网络营销体系,着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浙货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真正实现“品质浙货,行销天下”。



此外,通过投资加贸易的组合,“一带一路”战略还可为浙企在海外竞标、争揽工程上带来更大优势。


服务贸易项下,我们过去做单一的施工承包、机电的成套出口较多,现在正向工程与投资的进一步融合提供系统集成服务转变。浙江省对外承包工程的队伍不断壮大,竞争能力明显增强。在“一带一路”的带领下,浙企参与工程项目涉及的领域将由以往的住房建筑、市政交通进一步加快拓展到电站建设、电网改造、冶金矿产、电子通讯等领域。伴随着大量资本的输出,不少企业将由原来的劳务、施工分包逐步发展到以EPC总承包方式承揽工程项目并更多涉足BOT项目。而对外投资以及海外的工程建设所产生巨大的装备、材料、技术等等大规模的市场需求又会带来拓展配套货物贸易的机会。



综上所述,国家推出的“一带一路”的战略从国家层面是中央统筹内政外交、兼顾现实和未来所做出的新一轮的开放工具,对地方政府是一个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体制常青、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新的动力。对于企业来讲则意味着加快抢占全球的市场机会、发展新兴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新的机遇,而对外投资和贸易则是其中最大的两块蛋糕,相信精明的浙商一定不会错过这个站在风口的机会。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