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市场分析】市场化与绿色金融发展

时间: 2014-12-22 09:47:50 来源: 《中国金融》  网友评论 0
  • 金融市场化改革背景下,绿色金融的需求和供给不断扩大,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动力得到增强,绿色金融市场不断深化。作者认为商业银行开展绿色金融业务,需要顺应金融市场化趋势,在三个层面上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扩大服务群体,将客户从企业延伸到个人;拓展服务方式,将绿色金融从信贷延伸到银行各个业务领域;整合服务主体,将绿色金融从银行延伸到信托、租赁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编者语

  金融市场化改革背景下,绿色金融的需求和供给不断扩大,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动力得到增强,绿色金融市场不断深化。作者认为商业银行开展绿色金融业务,需要顺应金融市场化趋势,在三个层面上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扩大服务群体,将客户从企业延伸到个人;拓展服务方式,将绿色金融从信贷延伸到银行各个业务领域;整合服务主体,将绿色金融从银行延伸到信托、租赁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文/李仁杰(兴业银行行长)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枢纽,近年来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的发展战略,大力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3年6月末,21家主要银行机构绿色信贷余额达4.9万亿元,所贷款项目预计年节约标准煤3.2亿吨,节水10亿吨,减排二氧化碳7.2亿吨、二氧化硫1013.9万吨、化学需氧量464.7万吨、氮氧化物256.5万吨、氨氮42.8万吨,为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金融改革将全面深化,金融市场化、脱媒化、多元化、综合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更加明朗,在这种背景下,绿色金融的需求将不断扩大,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动力得到增强,绿色金融市场不断深化。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应顺应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发展趋势,扩大服务群体,拓展业务方式,整合服务主体,增强更好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能力。

金融市场化改革扩大绿色金融的需求

  目前,以污染物排放、碳排放为代表的“坏”公共物品已经被构造为重要的金融要素,碳排放权更是作为通用的金融工具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交易。在我国,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金融交易市场和金融测量工具将不断发展,为环境污染、温室气体所产生的负外部性被正确定价创造条件。与此同时,清洁能源、节能节水项目、清洁交通项目、污染处理项目等绿色项目也会通过风险投资基金、证券交易所等金融活动或市场获得明确的估值。在价格管制进一步放松和产业政策更加符合市场化原则的条件下,企业和个人因污染环境、浪费资源、排放温室气体等行为而付出的成本将不断提高,绿色产业也会因此而逐步显现其应有的价值和回报。由金融市场显示的价格变化会成为资源配置调整的清晰信号和决定性力量,引发我国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走向“绿色”的巨大变革,相应的新科技、新设备、新产品的研发、生产、使用会产生大量的资金需求,为绿色金融市场的扩大创造雄厚的基础条件。据测算,要实现“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节能、环保发展目标,我国至少年均需要在节能减排和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投资数万亿元,这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金融市场化改革增进绿色金融的供给

  在金融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面临的经营环境将发生持续深刻的变化。从不利因素看,一方面,随着金融市场准入的进一步开放,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另一方面,随着利率市场化纵深的推进,金融机构的利润空间将受到明显的挤压。另外,与国际先进同业对比,国内金融机构对于如何将自身发展与履行社会责任更好结合的认识和实践仍然十分有限,在当前实体经济发展相对困难的现实情况下,商业银行等盈利较为丰厚的金融机构往往因此受到很多道德指责。因此,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迫切需要转变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并以更加有效和突出的形式履行社会责任。

  在此背景下,绿色金融成为金融机构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的重要手段。

  首先,绿色金融是金融机构进行差异化经营的新兴领域。随着全社会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资源节约的愈发重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将获得持久动力,绿色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绿色改造将产生规模巨大的金融需求。但在当下,这个领域整体上仍是金融机构涉足未深的“蓝海”。那些能够看清绿色金融发展的大势,能够按照市场化的方向和要求进行绿色金融战略布局,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条件进行差异化经营,能够在多市场以多产品提供综合性绿色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将能够拓展自己的客户群体,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开展绿色金融业务也会提升金融机构自身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业务流程、技术体系等方面的能力,改善对市场、对客户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最终形成自己的比较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其次,绿色金融是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与实现自身盈利的最佳结合点。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不仅局限于创造利润和纳税捐赠,其更深刻的内涵应是主动把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和谐统一的追求自觉纳入自身发展目标,了解并及时处理利益相关方所关注的问题,并充分利用金融机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力,以点带面,带动其他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关注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将社会责任的履行效果扩大化。在日益突出的环境、资源和能源问题为社会舆论更多关注的背景下,开展绿色金融无疑成为金融机构实现上述目标的最好载体。

  金融市场化改革深化绿色金融的内涵相较于国际上成熟的绿色金融体系,我国的绿色金融市场还处于供给主体严重依赖商业银行、开展形式主要为传统信贷、覆盖群体较小的初级阶段。

  这是因为,长期以来,商业银行位于我国金融体系的绝对核心位置,业务范围狭窄,缺少丰富的风险管控工具,且整个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结果造成大量有信贷需求但无法提供抵质押担保的客户或者有非信贷金融需求的客户被排除在市场之外。不过,随着金融市场化的深入,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会逐渐建立,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及其他服务机构等众多类型的金融机构都会参与到绿色金融活动中,传统以商业银行为主的单类型的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市场的强势地位将发生改变,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综合服务能力都将得到提升。届时,金融市场能够提供的不仅仅包括信贷,还包括债券融资、公开上市融资、私募股权融资、租赁融资、信托融资、资产(收益权)证券化融资等多元化的融资方案;不仅仅包含融资方案,还包括交易结算、托管托收、做市撮合、信用增级、财务顾问、信息咨询、技术支持等多种类型的金融服务;不仅仅包含对单个项目的服务,还包含绿色金融细分市场的创造、交易平台的搭建、交易系统的建设、交易流程的优化和产品的创新推广等机制体制的设计。相应地,不同性质、不同层次、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需求的客户将能够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绿色金融参与方式,真正融入到绿色变革中来。

金融市场化改革下的商业银行绿色金融策略

  目前,在行业标杆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意识到绿色金融的战略意义,并发力行动,这种局面对于丰富绿色金融的内涵,扩大绿色金融市场的规模,促使绿色金融市场在良性的竞争与合作中发展壮大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仍处于核心地位,其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策略和方式将对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态势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绿色金融对于商业银行又提出了特别的要求。

  根据过往的经验和对未来的判断,我们认为商业银行为更好地开展绿色金融业务,需要坚定不移地顺应金融市场化的趋势,注重在三个层面上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

  1扩大服务群体,将客户从企业延伸到个人

  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往往从企业群体着手,这样容易做大规模、早见效益、树立品牌,而且在这方面也确实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绿色金融的作用不仅仅是引导资金流向节约资源技术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引导企业生产注重绿色环保,还可以引导消费者形成绿色消费理念,鼓励个人进行绿色消费和投资。2010年,兴业银行联合北京环境交易所推出了国内首张低碳主题认同信用卡,倡导绿色消费、低碳消费,为个人客户实现“碳中和”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途径。随着金融市场的多元化、人们投资需求的多样化,商业银行还可以为个人客户创设以绿色项目为标的的理财产品、开展代客投资绿色金融产品等服务,使更多个体在参与绿色金融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绿色观念和绿色生活方式。

  2拓展服务方式,将绿色金融从信贷延伸到银行各个业务领域

  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规模、资本充足率、风险管理等方面受到最为严格的监管;另一方面,大量的绿色金融项目或者融资额度巨大,如清洁能源、热电联产、天然气的推广和利用、绿色照明工程等,或者难以提供抵押担保等常规性的风险缓释工具,如中小企业的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等。这两方面因素都决定了以信贷方式服务绿色金融的深度和广度必然受到很大限制。为改变这种局面,除了创新实施风险管理工具外,更重要的是在金融市场化的大趋势下,将绿色金融从传统信贷业务领域延伸到各个业务领域,特别是提高以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等新兴业务为绿色经济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能力。

  在投资银行方面,为绿色金融需求主体提供多元化的融资和咨询服务,包括一级市场的股票和债券承销发行、银团贷款、结构化融资安排、资产证券化、投融资撮合、财务顾问等服务,以及二级市场的交易、风险对冲等业务。

  在资产管理方面,深入研究绿色金融项目的运行特征,并根据投资者的需求,创设风险与收益匹配、期限合理、投资运作符合监管要求的理财产品及其他产品或组合,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和增加投资者收益做好基础工作。另外,随着绿色金融市场兼并收购、风险投资的活跃,相关并购基金、私募基金的资金监控、资产托管也为商业银行带来了业务机会和服务要求。

  在财富管理方面,一方面充分运用商业银行的渠道和客户优势,积极为投资者推介符合其投资理念、在其风险承受能力之内、能带来可观回报的绿色金融项目,实现为广大客户提供资产保值增值服务和支持绿色金融的双重目的;另一方面,为富有余力的绿色企业管理现金,代理购碳,推荐投资机会等等,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3扩大整合服务主体,将绿色金融从银行延伸到信托、租赁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随着金融市场化的不断深入,绿色金融市场的生态系统逐渐完善:一方面,需求主体增多,产生了越来越个性化、越来越复杂的需求;另一方面,供给主体的类型和服务方式也越来越多。商业银行因此迎来了一个更大的绿色金融市场和更复杂的竞争合作关系。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在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提供绿色金融服务的同时,也要视具体情况主动引导信托公司、租赁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私募基金等其他金融机构参与到绿色金融的服务供给中。(完)

  文章来源:《中国金融》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中国金融》 作者:李仁杰 (责任编辑:lixuezhen)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