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浅析商品融资贷款

时间: 2012-07-23 09:15:15 来源: 金融时报  网友评论 0
  • 近年来,我国商品贸易蓬勃快速发展,为切实支持实体经济,满足企业融资需求,2010年开始漳州部分商业银行相继推出商品融资信贷业务。再次,要以商品融资业务作为本银行服务中小企业发展腾飞的有效载体,加强与优质客户的沟通联系,深入了解优质客户资金需求,详细制定融资方案,构建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

  近年来,我国商品贸易蓬勃快速发展,为切实支持实体经济,满足企业融资需求,2010年开始漳州部分商业银行相继推出商品融资信贷业务。至2012年5月末,累计为16家企业客户办理商品融资13.16亿元。对中小企业而言,商品融资可以有效盘活中小企业库存,减少资金占用,解决企业综合信用等级不高、授信额度不大、不动产较少等融资难题;对银行来说,商品融资拓展了中小企业市场,开辟了贸易融资业务新的利润增长点,对于优化信贷结构、提升自身金融服务水平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商品融资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隐患,对银行信贷资产安全构成一定威胁。为此,本文系统分析商品融资业务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积极意义和存在的风险点,并提出防范对策。

  基本概念

  商品融资是指银行委托第三方物流监管企业(以下称物流企业)对借款人(尤其是中小企业)合法拥有的储备物、存货或交易应收的商品进行监管,存放于物流公司监管下的仓库,以商品作为质押,以商品价值作为首要还款保障的结构性短期融资业务。

  商品融资具有传统流动资金贷款不具备的融资成本低、时效快等特点,其准入门槛较低、使用范围广,在质押物所有权不转移、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基础上,能够很好地满足原材料或存货占用资金比重较大、可供抵押的不动产欠缺的企业的融资需求。

  积极意义

  (一)对中小企业的积极意义。首先,盘活了库存资产。商品融资可以使中小企业迅速回收占压在原料采购和库存商品上的资金,加速销售的周转率和资金的周转率。其次,缓解了抵押难题。商品融资允许中小企业以流动资产如原材料、产成品等进行融资质押,突破了传统流动资金贷款以固定资产进行抵押的限制。再次,扩张了销售规模。商品融资可以增加中小企业流动资金,降低营运成本,扩大销售渠道与销售规模,提高商品市场竞争实力。最后,节约了财务费用。商品融资可逐批质押、逐批融资,中小企业可根据自身经营发展需要安排资金赎货,从而实现财务费用的最小化。

  (二)对商业银行的积极意义。银行通过商品融资吸引并稳定客户资源,扩大银行经营规模,增强银行综合竞争能力,提升银行盈利水平,同时解决银行所面临的质押物仓储与监管等“物流瓶颈”问题,以及质押物评估、资产处置等服务问题。

  对策建议

  (一)健全完善商品融资相关法规。1995年《担保法》出台,2007年《物权法》出台,两部法律相辅相成,初步构建了我国动产质押制度,但商品融资实务操作中所存在的法律风险问题,迫切需要金融市场进一步完善制定动产质押法规。建议:第一,赋予银行对质物第一时间处置权。现行《担保法》规定“债务履行期届满质权人未清偿的,可以与出质人协议以质物折价、也可以依法拍卖、变卖质押物”,按照这一规定,银行要处置质押物前事先要得到出质企业同意,否则就要在取得判决后由法院依法拍卖或变卖,导致银行不能在风险出现的第一时间自行处置质物,无法及时收回融资、锁定风险。第二,明确仓单融资中由谁对质物验收的法律责任。在仓单融资模式下,现行法律并未明文规定,是由银行还是物流企业验收仓单下质物,银行在《监管协议》中只是委托物流企业代为保管质物,有必要修订完善现行法律法规,明确验收质物的法律责任,以有效确立商品融资质权。

  (二)加强客户经理业务学习培训。银行应加强对客户经理业务能力的学习与培训工作,组织客户经理学习商品融资业务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性文件,并从岗位职责、调查报告、评级授信、押品评估、贷后管理等重点环节把控风险,不断提高客户经理对商品融资业务的风险防范操作水平和能力。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黄俊 (责任编辑:于跃)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