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世界经济走势与中国经济大局

时间: 2012-01-06 15:09:03 来源: 《人民日报》  网友评论 0
  •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分析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深刻阐述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必须把握好的重大问题,对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有关重大问题作出具体部署。全面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会议精神,需要科学分析和把握世界经济走势与中国经济大局。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分析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深刻阐述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必须把握好的重大问题,对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有关重大问题作出具体部署。全面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会议精神,需要科学分析和把握世界经济走势与中国经济大局。

  国际金融危机深化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斗转星移,从美国次贷危机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世界经济运行一波三折,在剧烈动荡中已经走过了4个年头。从国际金融危机进程和暴露的问题,可以看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些趋势。

  主要发达国家经济萧条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至今,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依然步履维艰。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失业率和赤字率居高不下,经济复苏前景尚不明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扩散蔓延,多个国家主权信用评级下降,借贷利率上升,面临无力再融资偿债的延期风险,引起全球信贷紧缩;日本结构性矛盾和经济低迷持续多年,如今又被政府高债务、日元升值制约出口增长等问题困扰,经济复苏态势不容乐观。从近期和中期看,制约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的因素仍然不少,经济萧条可能长期化。

  全球市场可能陷入持续低迷。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股市暴跌,至今仍处于震荡之中,加之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财富大幅缩水;尤其是发达国家失业率高企,使包括中产阶级在内的多数居民即期收入下降;而提前偿还债务和经济低迷又迫使居民增加储蓄,多种因素造成居民消费能力下降。企业则由于危机使投资获利空间变窄、投资风险剧增,投资行为趋于谨慎;同时危机造成资金链断裂,银行重建资产负债表,也降低了企业投资能力。从宏观政策层面看,美、欧、日等发达国家长期“寅吃卯粮”,靠透支未来收入支撑过大开支和过高消费,导致债台高筑。因此,相关国家正在为减少赤字而紧缩财政开支,这与采用凯恩斯主义扩大政府开支以应对经济衰退正好南辕北辙。货币政策对刺激需求也已无能为力:美联储于3年前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零;日本央行的政策利率已降至0—0.1%区间;英格兰银行两年半以来一直将利率维持在0.5%的水平,欧洲中央银行目前的利率为1%,进一步降低利率的空间都很小。这些导致需求不振的因素短期内难以改善,甚至有可能恶化,从而将导致全球市场陷入持续低迷。

  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和新兴产业发展不确定性可能长期并存。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发达国家总结金融泡沫破裂的教训,一方面加大对传统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支持,提出“振兴制造业”、“再工业化”;另一方面纷纷推出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着力抢占未来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这些动向值得重视。但是,发达国家在国内发展制造业,将使传统产业全球产能过剩的矛盾更加突出,因为发达国家制造业外包和外移,主要缘于跨国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利用全球供应链配置资源,这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是不可能逆转的。新兴产业虽然发展前景广阔,但由于各国竞相进入和发展,市场竞争激烈,而需求环境和防范风险机制也有待完善。总之,由于传统行业产能过剩和新兴产业发展不确定性并存,全球产业结构处于“青黄不接”状态,未来较长时间还难以形成新的主导产业和国际分工格局。

  围绕贸易投资、能源资源、货币等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由于市场需求不振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各国之间争夺市场的竞争加剧,各种形式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危机延长和复苏缓慢虽然对能源资源需求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发达国家长期形成了对能源资源的巨大消耗,加上中国、印度等人口众多的新兴经济体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经济增速较快,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而能源资源供给相对有限,因此全球能源资源的供需矛盾将长期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的重要因素。各国围绕能源资源而在贸易、投资乃至领土主权、海洋权益、地缘政治等方面的竞争和较量将更加突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暴露了欧元区统一货币和各国财政分散决策的体制性矛盾。国际金融危机更是集中暴露了美元和美国的问题。长期以来,美元保持着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由于美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主要从美国经济形势和自身利益考虑,因此滥发货币、美元贬值就成了美国弥补其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向世界转嫁国内危机和困难的家常便饭。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凸显了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和加强对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监督的必要性。但是,由于这涉及各方利益特别是主要大国的利益,因而将是一个长期和艰难曲折的过程。

  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将持续增长,并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亮点和引擎。同时,由于世界经济前景暗淡,新兴经济体发展虽然具备内部条件和潜力,但也面临外部需求减弱、输入性通胀、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严峻挑战,未来世界经济大环境从总体上看将比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时期差,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将会放慢。而且由于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总量中占大头,新兴经济体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价值链低端,技术和市场仍受制于发达国家,所以,新兴经济体的结构调整任务更为紧迫,必须把经济发展重心转到扩大内需、调整结构和改革创新上。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林兆木 (责任编辑:于跃)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