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结构调整无路可退 新兴产业“战车”下半年加速

时间: 2011-07-21 10:09:52 来源: 上海证券报  网友评论 0
  • 2011年上半年,突如其来的“电荒”使饱受通胀之苦的中国经济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

\

  2011年上半年,突如其来的“电荒”使饱受通胀之苦的中国经济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

  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部分地区的供电紧张矛盾进一步加剧。下半年,尽管面临“电荒”、“钱荒”、“用工荒”等多重压力,但是中国经济转型已经没有退路,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大力推进。

  推荐阅读

  “电荒”愈演愈烈

  日益紧张的用电形势,已经给株冶集团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作为一家生产锌、铅及其合金的企业,株冶集团在铅锌冶炼、机械运转、炉窑运行的过程中,都要消耗大量电能,株冶集团是目前株洲市用电量最大的企业。巨大的电能消耗使株冶集团成为错峰用电的首选对象。

  据企业生产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从7月5日凌晨开始,株洲市电业局就已经对企业特定时间的用电负荷进行了规定:10:45—12:15和22:00—次日1:00,用电负荷不高于15万千瓦;12:15—14:55,用电负荷不高于18万千瓦。

  “而最近我们的正常用电负荷约为22万千瓦,最大缺口达7万千瓦。”相关负责人说。据介绍,错峰用电不但改变了株冶集团原来的生产模式,也增加了用电成本。保守估计,仅电费一项,企业每天就要多支出3至4万元。

  “如果是短时间错峰,我们还可以克服。但要是长时间这样,企业就难以承受了。”相关负责人说。据其介绍,在今年4月中旬到5月下旬的“电荒”中,株冶集团有一个多月受到用电调整的影响,企业产量减少40%,经济损失难以估量。

  株冶集团的遭遇并非个案。上半年,我国多个省份都遇到了近年来最为严峻的“电荒”。2月至4月本是用电淡季,但“淡季不淡”,从东部沿海到中部地区都出现了大面积电力缺口,其中湖南电网最大限电负荷达到570万千瓦,占该省实际用电需求的三分之一。

  5月份以来,全国已有11个省市采取了有保有压的电力供应调控措施。2003年到2004年,我国曾经出现连续17个月用电增速超过15%,全国21个省区市出现不同程度的拉闸限电情况。今年的大面积电荒,被称为2004年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

  今夏电力形势尤其不容乐观。国家电监会预计,7-9月份全国日最高用电负荷和最大发电量将分别比去年峰值高出14%和11%左右。除东北、蒙西、西北电网富余3000多万千瓦电力以外,其余大部分地区高峰时段供应偏紧,总缺口规模约3000万—4000万千瓦。其中,江苏、浙江、湖北、重庆、湖南、广东、京津唐等地迎峰度夏期间的电力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三大变化难以回避

  实际上, “电荒”只是中国经济发展到现有阶段遇到的问题之一。目前,“资源荒”、“钱荒”、“用工荒”正从各个方面对中国企业施加着压力。

  专家指出,中国经济近十年取得了令全球称羡的成绩,这获益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的四大驱动力,或曰四大红利:改革红利、开放红利、人口红利和资源红利。但是,任何红利都不能被无限制的使用,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已经产生了变化。

  首先,资源承载压力已至极限。在地方政府追求GDP增长的推动下,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

  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尽管今年以来中央对节能减排高度重视,但是一季度高耗能产能仍然保持较快增长速度。一季度,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长12.2%,比去年四季度加快2.6个百分点,回升速度明显快于整体工业回升幅度。

  高耗能行业不计成本的投资开发给居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也导致了资源的紧缺和空气的污染。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中国单位GDP消耗钢铁、铜、铝、铅和锌等基本金属的数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6、4.8、4.9、4.9和4.4倍。

  第二个变化是 “刘易斯拐点”隐现。随着劳动力转向有限供给,去年以来,沿海地区加工企业就遇到了“用工荒”的问题。今年起,“用工荒”问题不仅在沿海地区没有缓解,反而在全国进一步蔓延。目前,北京等一线城市的中小企业也遭遇招工难。

  专家指出,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转变以及工会谈判地位的不断增强,意味着未来劳动力成本将逐步向合理水平回归,企业用工成本上升将难以避免。

  中国经济遇到的第三个变化是外需放缓。金融危机后,随着美国经济体系的去杠杆化,中国出口顺差将渐次收窄。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3—6月,出口增速分别为35.8%、29.9%、19.4%和17.9%,已经实现连续四个月下滑。

  对此,博览财经研究员刘涛认为,面对不断挤压的红利空间,中国经济保持过去的高增长面临困难,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雁争 (责任编辑:赵静)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