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加息成角斗场 周小川称“一切皆有可能”

时间: 2008-07-02 10:23:23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网友评论 0
  • “债市收益率明显上涨,市场对加息的预期很强烈。”7月1日,一位债券交易员表示。

    从上周末开始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走强,三个交易日内上涨了16个基点。而受加息预期影响,7月1日上证指数下跌3.09%。

    由于央行行长周小川对通胀的连续“吹风”,市场对加息的预期非常强烈。

    “央行是一定可以把通胀打下来的,问题是要看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这取决于政府在通胀与经济增长两个目标之间的平衡。”花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表示。

    不断强化的加息预期

    “一切皆有可能。加息的可能性始终存在,但加息并不是该行遏制通货膨胀的惟一选择。”6月30日,周小川在巴塞尔出席国际清算银行会议时表示,为遏制通胀,央行不排除任何(货币政策)可能性,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央行票据、利率及其他手段。周小川强调,热钱是央行担心的问题,央行一直在监测资本流动。

    这已是周小川于10天内第三次就货币政策进行强硬的表态了。6月20日,周小川在纽约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能源价格调整势必给CPI指数带来某些压力,央行或许会因此出台更强硬的货币政策。

    6月26日,周小川在罗马参加东亚太和欧元区央行举行的高级别研讨会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中国央行和政府的货币政策立场已从稳健改变为从紧,这意味着要使用一些货币工具来收紧货币供应。但选择哪些工具不方便解释。但他表示,对于由食品和油价推动的通货膨胀,央行需要动用货币政策来应对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

    “周小川的一系列表态表明了央行对通胀的担心,也表明央行控制通胀的态度。”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滕泰表示。

    周小川这一系列讲话恰恰起始于6月20日成品油价格的调整,当天发改委将国内成品油价格提高了约18%。

    “成品油提价以后,隐形通胀会显现出来,下半年的通胀形势不容乐观。”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表示,印度在提高了的成品油价格11%后,CPI从8%上升到了10%,而中国成品油的提价幅度高于印度。

    哈继铭认为,成品油价格提高会进一步进行传递。实际上,燃油附加费、电价也都提高了,这会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成本。

    另外一个可能提升通胀的因素是今年的三次自然灾害。根据中金公司的测算,灾害影响的耕地面积为4%-5%,由灾害引起的牲畜死亡可能会达到2%。

    “通胀压力大的情况下,紧缩的货币政策不能放松。”哈继铭表示。

    细微的加息空间

    面对强烈的加息预期,有观点认为加息对目前的通胀作用不大。

    沈明高表示,目前中国的加息空间并不大,只有在美联储加息或者人民币升值幅度更大一些的情况下,中国央行的加息空间才会更大。“加息目前主要是担心利差。”在美联储进行了连续的减息以及中国的加息后,中美利差达到了2%。而在今年上半年外汇储备增速异常迅猛。

    沈明高认为,由于信贷控制,企业的贷款成本已经提高了。由于银行现在基本取消了贷款下浮,相当于利率提高了0.75%,等于加了两次半利息。银行贷款的增速在下降,信贷紧缩对企业已经有影响,而且在逐步显现。因此,对贷款加息的迫切性并不是很大。

    沈明高只赞成提高中长期存款,比如将三年期利率提高一些。他认为,目前的负利率实际上是中低收入阶层在付通胀税。通过对中长期存款加息有利于降低负利率,也可以降低加息的负面因素,如热钱的流入以及储蓄出笼冲击资本市场。

    滕泰则明确表示“现在没有加息空间。”如果硬要加息,会起到南辕北辙的作用。一方面利差扩大吸引更多热钱涌入,另一方面企业的资金成本上升,影响到实体经济。

    哈继铭则表示,我们需对未来短期资本的流入和其他国家的利率走势进行观察。美国目前CPI已经超过了3%。美联储虽然还没有开始加息,但已经中断了减息的进程。从全球范围内看,越来越多国家开始加息。如果下一步美国通胀压力加大,也有加息的可能性。

    而从短期资本来看,目前外汇储备增幅出现下降,4月份外汇储备增幅为744亿美元,5月份据报道为403亿美元。香港人民币存款4月份增长了30%,5月份增长只有3%。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在另一面,亚洲经济出现了比较大的波动,国际资本在经历了越南的经济危机后,向新兴市场流入的胃口是否还有那么大值得观察。

    “今年上半年没有动用利率工具,而一直调整存款准备金的原因是美国正处于降息通道,担心利差扩大短期资本流入。应该说现在情况已经有所变化了。”哈继铭表示。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责任编辑:bizcom)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