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资讯中心 | | | 贸金人物 | | | 政策法规 | | | 考试培训 | | | 供求信息 | | | 会议展览 | | | 汽车金融 | | | O2O实践 | | | CFO商学院 | | | 纺织服装 | | | 轻工工艺 | | | 五矿化工 | ||
贸易 |
| | 贸易税政 | | | 供 应 链 | | | 通关质检 | | | 物流金融 | | | 标准认证 | | | 贸易风险 | | | 贸金百科 | | | 贸易知识 | | | 中小企业 | | | 食品土畜 | | | 机械电子 | | | 医药保健 | ||
金融 |
| | 银行产品 | | | 贸易融资 | | | 财资管理 | | | 国际结算 | | | 外汇金融 | | | 信用保险 | | | 期货金融 | | | 信托投资 | | | 股票理财 | | | 承包劳务 | | | 外商投资 | | | 综合行业 | ||
推荐 |
| | 财资管理 | | | 交易银行 | | | 汽车金融 | | | 贸易投资 | | | 消费金融 | | | 自贸区通讯社 | | | 电子杂志 | | | 电子周刊 |
今日,一艘运力为4250TEU(TEU即以20英尺为标准的货柜)的“新黄埔”轮将靠上湛江港宝满集装箱码头。
“新黄埔”轮的到来,将刷新一项纪录:迄今为止挂靠湛江港口最大的集装箱船舶。它的到来,还标志着“湛江—华东”集装箱内贸干线的正式开通——此谓“双喜临门”。作为环北部湾地区唯一的国家级主枢纽港,湛江港与时俱进,拓展集装箱业务,朝着进入国内十大港口行列的目标迈进。
卧薪尝胆,一朝图强。经历过漫长的蛰伏期后,湛江港的集装箱业务终于迎来了春天。
【尴尬】
亿吨大港的硬件“短板”
硬件上不去,集装箱业务发展就无从谈起,这成了湛江港发展的“短板”。
“湛江港集装箱码头等级太小,后方场地也小,更没有保税物流港区。港口硬件已无法满足集装箱发展的需要。”湛江港集团董事长张翼直言不讳,他还表示,集装箱之所以是“短板”,还有历史原因:长期以来,湛江港业务以石油、铁矿石散杂货为主。本地三来一补、加工业和制造业很少,对集装箱运输需求不旺。
集装箱业务是衡量港口城市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湛江港集装箱业务始于1983年,受多种因素制约,箱量徘徊不前,2003年才突破10万TEU,至2012年超过40万TEU,与亿吨大港地位极不相称。而湛江本地的物流链中,需要走集装箱运输的物流不断增长,尤其是糖、花卉、海产、电器等。
数据显示,2011年,湛江港完成吞吐量31.67万TEU后,码头能力已处于饱和状态,难以适应集装箱船舶大型化的发展趋势,致使腹地大部分集装箱货物,不得不到深圳、广州、香港等港口装卸。
根据“短板理论”(又称“木桶定律”),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最高的木块,而取决于最短的。湛江港如果要寻求突破,必须补上集装箱业务这块“短板”。
此时,湛江港亟待一个大型的集装箱专业码头来扭转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