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跨境金融年会 中国司库年会 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跨境人民币新观察:特点、问题与对策

时间: 2024-08-20 14:06:56 来源:   网友评论 0

导读

人民币国际化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企业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生力军。人民币目前已成为第五大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货币,但与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相比仍相差甚远。以往人民币研究多关注宏观视角,鲜有学者从微观主体视角揭示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立足于企业问卷调查,本文研究发现,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动机呈现多样性其中资产安全性是首要考虑因素;政策复杂性、资本流动限制、风险对冲工具不足是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堵点。 “IMI财经观察”公众号特推出此文,以飨读者。


跨境人民币新观察:特点、问题与对策——基于企业问卷调查


01

企业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生力军


(一)人民币国际化发展需久久为功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金融高水平开放的题中之义,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日益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各国复苏进程有所分化。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扎实提高人民币国际使用的广泛性、便利性,不断为人民币国际化增添“含金量”、注入新动能。随着“一带一路”RCEP等区域合作高质量实施,人民币国际使用场景不断拓宽,区域接受度进一步提升。2023年,在贸易计价结算方面,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创历史新高,全球跨境贸易中人民币计价结算占比突破4%。在国际支付方面,人民币超过日元成为第四大支付货币。在国际金融计价交易方面,人民币直接投资稳步增长,金融周期分化与波动下人民币融资功能增强,人民币国际贷款大幅增长,国际债券发行量显著扩张,人民币使用走出“融资贵、融资难”困境。在国际储备方面2023年末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为2.29%,同比略有回落。尽管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远低于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不足以为中国的发展和安全提供国际支付保障。历史表明货币博弈是大国博弈的主战场,在当前国际货币多元化趋势下,美国必然会采取各种手段,巩固美元霸权。要打破美元路径依赖,需要中国各行各业勠力同心,久久为功,坚定不移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让人民币成为强大的国际货币。

(二)微观视角观察企业跨境人民币十分必要

企业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生力军,激发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速货币替换进程,在跨境贸易结算和金融交易中更多使用人民币,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迈上新台阶的关键。鉴于现有的人民币国际化研究多集中于宏观层面,更多关注的是政策、制度、国际合作、货币互换、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人民币离岸市场等宏观问题,较少深入研究企业跨境人民币使用情况,为此本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观察视角,聚焦企业动机和行为模式,从微观层面多维度动态追踪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旨在全面揭示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的新特点、新问题,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精准的靶向,也为企业、金融机构优化决策和业务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通过走访政府主管部门、大型国有企业、商业银行、中小贸易企业、第三方支付平台,精心设计调查问卷,以期抓住关键和重点,客观反映企业跨境人民币使用情况。尤其是,根据中国企业结构分布特点,合理安排问卷发放对象的行业、区域、性质等结构,力求问卷调查具有代表性和科学性。

截至 2024年3月31日,本研究共计回收1657家企业反馈的问卷。其中,按所有制进行划分,中资民营企业占比超过71%,中资国有企业占比为13%,外资企业占比约15%:按企业所在地区进行划分,75%以上的受调查企业位于东亚,其中,约14%位于中亚,约7%位于东南亚,不到5%位于其他地区;按客户所在地区划分,逾四成受调查企业客户以东亚、欧洲为主,逾三成企业客户以东南亚为主,近三成企业客户以北美为主,主要客户在其余地区的企业占比均不足二成;按企业所属行业划分,42%从事制造业,32%从事批发和零售业,从事其他行业的仅占约四分之一;按员工数量划分,逾六成企业的员工人数少于100名,约17%企业的员工人数介于100和300名之间,约7%企业的员工人数介于300和500名之间,约13%的企业拥有员工超过500名;按2023年销售收入划分,近七成企业在5000万美元以内;按2023年出口额占销售收入比例划分,10%以下、10%~50%及50%以上的企业比例大致相等。可见,受调查企业的结构基本上反映了中国当下的对外贸易的结构,能够代表中国企业跨境人民币使用的整体情况。


02

企业跨境人民币观察


(一)跨境人民币场景覆盖面

贸易结算和外汇交易是企业跨境人民币的主要业务,其中逾七成企业存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近六成企业有在人民币外汇交易业务。从事人民币贸易融资、跨境人民币现金管理业务,或存在离岸人民币收付(包括与第三方合作)、离岸人民币融资(贷款、应收账款融资、债券)离岸人民币存款及离岸人民币财富管理的企业均不足受调查企业的四分之一。不同行业的企业使用人民币的场景有所差异。从事第一产业的企业有较多的人民币贸易融资、离岸人民币融资业务;从事第二产业的企业有较多的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跨境人民币现金管理、离岸人民币收付、离岸人民币存款;从事第三产业的企业除离岸人民币收付和存款外,跨境人民币使用的比例均是三大类产业中最小的。

(二)跨境人民币结算动机

企业跨境人民币使用的动机是多样的,资产安全排在首位。如图1所示,近七成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是出于对“资产安全性”的考量,近一半企业则为了优化“风险配置”,约35%的企业是出于“现金管理”的需要,约30%的企业则认为人民币“收益可观”。其他方面考量包括客户需求、地缘政治和交易方便等。

(三)跨境人民币结算主要障碍

中国尚未完全放开资本管制,境外一些国家也有较强的外汇管制,使得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面临一些阻碍。约六成受调查企业认为“政策复杂”是主要障碍,四成以上企业认为困难在于“法律法规的兼容性”和“资本流动障碍”,近三成企业认为“投资范围受限”,而二成企业认为“风险对冲的衍生品工具不足”。

跨境人民币的阻碍因素也存在行业、企业性质的差异。例如,从事第一产业的企业对法律法规的兼容性的担忧相对于对资本流动障碍的担忧略微大于主营其他行业的企业;国有企业认为法律法规的兼容性较资本流动障碍更大,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则更担心资本流动障碍。

图2显示,791家受调查企业认为“交易对手不愿意用人民币”是目前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的主要风险和困难,其中504家认为该困难与2023年同期相比不变,183家认为困难较2023年同期增大,104家认为困难较2023年同期减小;559家受调查企业认为“人民币汇率波动”是目前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的主要风险和困难,其中297家认为该风险较2023年同期增大,142家认为风险与2023年同期相比不变,120家认为风险较2023年同期减小。

(四)企业跨境人民币的需求和期望

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更好的金融服务,是企业扩大跨境人民币使用的需求和期望。受调查企业的需求和期望由高到低依次为:政策支持、增加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或投资、资金进出境更加便利、政策解读、政策持续性、合作银行加人CIPS和外资商业银行在国内直接开人民币账户。

(五)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展望

企业跨境人民币使用具有稳中求进的趋势。在问及下一季度(2024年二季度)是否增加、增加多少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时,近八成企业表示维持现状不变,近一成企业计划增加10%,9%的企业计划增加10%~50%,2%的企业甚至计划增加 50%~100%。


03

跨境人民币使用的新亮点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企业基础更牢

从企业所在地区和主要客户所在地区来看,75%以上的受调查企业位于东亚,反映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紧密经济联系。此外,逾四成企业的主要客户在欧洲和北美,从微观角度展现了中国企业参与贸易的广泛性和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核心地位,这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从企业所从事的行业来看,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占据了绝大多数,中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和批发零售业的广泛网络,为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使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企业所有制结构和企业规模来看,中资民营企业在调查中占比超过71%,逾六成企业的员工人数少于100名,近七成企业的年销售收人在5000万美元以内,这表明中国民营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活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是推动中国贸易发展的重要力量;中资国有企业占比13%,但国有企业一般规模较大、实力雄厚,其与民营企业共同为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外资企业(占比15%)的参与也显示了中国经济的开放性和多元化,能够为人民币构建健康的境外循环提供基础。

(二)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主动性更强

有1657家企业参与问卷调查,超出了本研究的预期,说明有大量的企业关注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愿意分享他们的实践经验并反映他们的需求和呼声。参与调查的企业类型多样行业和地区覆盖广泛,反映了企业参与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广泛性。超过七成企业使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表明人民币在跨境交易中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从企业微观层面证实了中国自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以来取得的成就。企业对收益资产安全、风险配置、现金管理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同,多样化的使用动机有利于进一步鼓励不同企业在不同场景下广泛使用人民币。企业需要个性化的跨境人民币解决方案,表明企业不仅在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也在寻求更多与人民币相关的金融服务,这有助于推动金融机构开发更多的人民币相关金融产品。

(三)跨境人民币应用场景更多

从使用场景来看,参与调查企业不仅在日常跨境贸易结算(占比72.98%)和外汇交易(占比57.13%)中广泛使用人民币,也将其应用于其他金融活动领域。例如,19.18%的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融资,体现出这些企业认识到使用人民币进行融资的低汇率风险、低融资成本等优势;16.98%的企业涉及跨境人民币现金管理业务,说明一些企业已经开始使用人民币进行复杂的现金流和资金管理操作,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另外,23.81%的企业参与离岸人民币收付,并有少量企业参与其他离岸人民币业务,表明这些企业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探索和尝试的态度,也展现了离岸人民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前景。这些数据表明,虽然某些业务的人民币使用比例相对跨境贸易结算等常用业务而言还较低,但其国际化使用场景总体较为多元,有利于提高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竞争力。

从人民币风险管理来看,参与调查的部分企业对离岸人民币相关的金融衍生品较为重视,认为离岸人民币期货合约、非现金交割远期合约、本金交割远期合约/互换合约、在岸衍生品等金融产品非常重要的企业均超过10%,这进一步丰富了人民币的使用场景。

(四)跨境人民币使用动机更足

积极健康的使用动机是夯实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因素之调查显示,企业在选择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交易时,会综合考虑并充分享受其带来的各方面的益处,这一方面体现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步推进提供了微观基础。

资产安全性是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最主要考量,其占比高达68.35%。在当前全球政治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企业更加重视资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可以帮助企业规避外汇风险和潜在的制裁风险,保护资产价值的稳定性。风险配置也是企业考虑的重要因素,占比达 47.92%。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分散由于货币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从影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因素来看,降低外汇风险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认为非常重要的企业占比最高)。现金管理的需求也是企业选择人民币结算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占比为 34.86%。使用人民币进行现金管理,可以简化企业的财务操作流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和时间。此外,还有30.58%的企业认为使用人民币结算收益可观,这可能与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和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有关,企业预期通过使用人民币结算能获得更好的贸易条件和价格优势,从而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


04

跨境人民币值得关注的新问题


(一)业务太集中,特定业务参与比例较低

虽然人民币的使用场景较为丰富,但各项业务的发展水平有明显的差距。例如,人民币在贸易融资领域的应用比例相对较低,只有19.18%的企业进行了人民币贸易融资,显然,在人民币成为低息货币的历史性机遇下,人民币的融资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跨境人民币现金管理的应用比例只有16.18%,可能反映出企业在实践相关业务时存在信息不对称、操作不便或风险管理工具不足等问题;离岸人民币相关的各种业务的应用比例也普遍较低,直接影响到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竞争力。鉴于离岸人民币市场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作用,有必要对其中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如离岸人民币资金池较小、流动性不足、市场进入不便等可能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低比例的特定业务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首先,政策环境和法规框架可能尚未完全适应人民币国际化的需要。

其次金融服务机构可能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支持企业在这些领域的人民币业务,如缺乏专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交易成本较高或服务效率低下等。

最后,企业自身对于使用人民币进行特定业务的认知和能力也可能不足,这需要通过培训和指导来提升。

另外,在所有业务类型中,国有企业的参与比例均最高民营企业次之,外企最低,这体现出人民币国际化仍处于起步阶段,跨境人民币业务的普及度尤其是对外企的吸引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政策太复杂,一致性和兼容性较差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普遍认为政策复杂性、一致性和兼容性较差是跨境人民币结算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高达63.84%的企业认为跨境人民币结算面临的主要障碍是政策复杂,43.23%的企业认为法律法规的兼容性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分行业、分所有制来看,政策复杂性在所有类型的企业中均占比最高,这体现出问题的普遍性。在人民币业务方面,更好的政策支持、更细致的政策解读和更有持续性的政策等也都在企业的需求和期望中排名靠前。鉴于政策支持对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作用,企业对相关问题的强调和反成必须引起政策制定者的足够重视。

涉及跨境人民币使用的法律法规可能包含众多条款和细则,这些规定可能在不同的经济领域和交易类型中有所差异使得企业难以全面理解和掌握。此外,政策的更新和调整比较频繁,企业需要不断适应新的政策环境,这可能会分散企业运营的注意力和资源。政策复杂性还可能导致企业在实际操作中遇到困难。例如,企业在进行人民币跨境结算时,可能需要完成一系列繁琐的审批和报告程序,这些程序可能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如果政策指导不明确或执行标准不一致,企业可能会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从而影响交易的效率和顺畅性。此外,政策复杂性还可能影响企业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信心和参与度。如果企业认为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交易的门槛过高,或者担心政策变动带来的不确定性,则企业可能会选择更为熟悉和稳定的货币进行交易,从而限制了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使用和发展。

(三)路径依赖太强,交易对手人民币接受度较低

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仍旧很强大,在跨境交易中,即使企业使用人民币的意愿较高,但交易对手持保留态度或拒绝接受时,也会限制人民币的使用。有46.97%的企业认为交易对手不愿意使用人民币是目前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的主要风险和困难。究其原因,这既体现了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接受度不高,也反映出交易对手对人民币汇率波动政策不确定性、境外使用场景受限、业务流程不熟悉等问题的顾虑。

(四)资本流动障碍太多,企业风险对冲存在困难

有45.78%的企业认为资本流动障碍是跨境人民币结算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如资金出人境审批要求、额度控制以及税收政策等障碍。这些障碍增加了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复杂性和成本,降低了交易的效率。资本流动障碍还可能影响企业对人民币作为投资和融资工具的利用,这不仅限制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影响了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使用和认可。此外,资本流动障碍增加了企业风险管理的难度,致使企业可能难以通过衍生品市场等工具有效管理跨境人民币业务风险。20.07%的企业反映,风险对冲的衍生品工具存在不足;约30%的企业认为,人民币汇率波动是他们跨境人民币结算和跨境直接投资的主要风险。

(五)金融服务网络太小,覆盖面和深度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中资银行及其境外机构在提供跨境人民币服务中占据主导地位(占比约90%),这表明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中国本土金融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机构通常对人民币业务更为熟悉,且受到中国政策和监管环境的直接支持,因此在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吸引外资“引进来”方面具有优势。然而,境外本地银行和跨国银行在提供人民币服务方面的占比较低,体现出人民币国际化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未能吸引足够的国际金融机构参与提供人民币金融服务的市场。这一方面反映了人民币对境外主体的吸引力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可能也与监管及合规要求有关。在持续推进金融高水平发展的大背景下,持续关注该问题的变化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05

全方位制定新举措合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及金融市场日益开放的背景下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是建设强大的货币的必由之路。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应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共同营造跨境人民币结算的良好生态。

(一) 政府层面

一是加强部门间协作,优化跨境人民币业务政策,提供更多的政策指导和支持,进一步简化跨境人民币结算流程降低相关手续费用,增强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动机,同时重视对企业的政策解读和培训,提高企业对人民币国际化业务的认知和参与度。

二是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法规的兼容性和一致性,为企业跨境人民币的使用营造清晰、稳定的法律环境。

三是坚定不移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在华展业,拓宽外资银行跨境人民币结算的渠道,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有序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清算行连接离岸和在岸市场的桥梁作用,便利更多境外企业和机构以及第三方国家使用人民币。

四是抓住当前人民币利率较低的时间窗口,发挥人民币融资货币功能,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和境外贷款业务,支持境外央行、国际开发机构、跨国企业集团等在境内发行熊猫债,以及政策性金融机构等在境外发行人民币计价证券。五是完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鼓励更多境外机构加入CIPS系统,使其成为广泛认可、有吸引力的国际支付渠道。

(二) 金融机构层面

一是加大数字赋能,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渠道,包括跨境支付、投资渠道、融资工具、风险管理工具等,提供定制化的跨境人民币综合金融方案,满足企业多样化的跨境资金需求。

二是优化跨境人民币业务办理流程,提升服务品质和效率,加强国内母行与海外分支机构的联动,解决企业在跨境贸易结算中的难点和堵点问题。

三是加快跨境支付系统的技术升级和优化,提升交易速度、降低交易成本;同时提高境外人士在内地使用电子支付方式的便利性,推广数字人民币使用范围,培养人民币支付习惯。

(三) 企业层面

一是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加强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和国家风险管理;科学制定套期保值策略,提高外汇风险管理能力。

二是发挥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比较优势优化供应链管理,鼓励龙头企业、核心企业积极使用人民币跨境结算,为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提供场景和机会,这不仅可以减少汇率风险,还能够提高供应链的资金使用效率。

三是充分利用国家、自贸区的跨境人民币优惠政策,以及部分“一带一路”参加国对人民币接受度较高的优势,尊重市场规律,及时调整国际货币使用策略,不断增加跨境人民币使用场景,逐步提高跨境人民币结算比例。


来源|《新金融》2024年第7期

作者信息:

涂永红(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财政金融学院教授)

陆利平(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

吴翌琳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教授)

陈昭晶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讲师

王景业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讲师,通信作者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