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人民币国际化 一场中国输不起的货币战争

时间: 2015-01-16 16:56:20 来源: 证券导报  网友评论 0
  • 从国际经验看,推动人民币资本项下输出,从渠道看要两条腿走路,既要中国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主动向外输出,又要最大程度创造市场需求,鼓励海外主体的贷款融资和债券融资。目前境外市场1万亿元左右的人民币存量不足,增速放缓,继续通过贸易渠道输出人民币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面临制约。

  从国际经验看,推动人民币资本项下输出,从渠道看要两条腿走路,既要中国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主动向外输出,又要最大程度创造市场需求,鼓励海外主体的贷款融资和债券融资。从推动主体看要三管齐下,财政和金融要提供支持,要大力发挥中国金融机构和国际开发机构的金融中介作用,要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在“走出去”中挂钩人民币输出。

  目前境外市场1万亿元左右的人民币存量不足,增速放缓,继续通过贸易渠道输出人民币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面临制约。笔者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应借鉴国际经验,资本项下输出人民币是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合适选择,也对中国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有利于宏观总量平衡、符合国民福利、可持续的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当前应利用难得的时间窗口进行顶层设计,创造条件,使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模式从“贸易项下输出”向“资本项下输出”转变,扩大境外人民币资金存量,形成规模效应。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是中国的必由之路

  针对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贸易结构和国际收支平衡的挑战,根据货币国际化的理论和国际经验,以政策推力撬动市场力量协同推进资本项下输出人民币应当是有利于宏观总量平衡、符合国民福利、可持续的人民币国际化战略。

  一是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由于流出资本可用人民币计价,汇率风险被更好地分散,将鼓励更多的对外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因此人民币资本输出可为国内高储蓄开辟资金出路,有助于化解经常项目顺差,促进国际收支总体平衡。

  二是有利于完善汇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

  三是提升国民福利。从微观看,人民币输出将提高输入国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提高人民币在双边贸易结算中的比重,降低中国出口企业汇率风险。从宏观来看,人民币资本输出将采取直接投资、股权投资等高等级投资形式,投资回报率高于近年来流入较多的固定收益类外来金融投资收益率,中国将获得人民币跨境投资净收益。

  四是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和化解产能过剩。当前中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稳增长要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和出口的支撑作用,而同时又面临产能过剩的矛盾。借鉴发达经济体通过本币资本输出拉动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通过人民币资本输出可以挖掘发展中经济体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需求,促进中国施工机械及劳务的输出,带动对周边商品和建材出口,更大程度获取比较优势,拉动中国经济增长,转移过剩产能,有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这一过程还将营造有利于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国际贸易、投资和金融环境,夯实人民币境外流通的基础。

  资本输出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

  目前中国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与当年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日本实施“黑字还流”计划的背景相似,海外存在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本国拥有充足资金、过剩产能等,推动人民币资本项下输出的时机已经成熟。

  一是美国国际收支格局选择与储备货币发行之间的错位为中国资本输出提供了空间。以本币形式输出资本最有条件的国际关键货币发行国美国选择了经常项目逆差和资本项目顺差的国际收支格局,导致资本输出不多;历史上积累经常项目顺差较多有实力输出资本的日本、德国等经济体长期大规模以美元形式输出资本,又导致国内通货紧缩,因此难以持续,这种局面造成国际资本供给不足,中亚、非洲和拉美等地区工业和基础设施薄弱,投资十分欠缺,亚洲开发银行预计到2020年仅亚洲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就高达8万亿美元,为中国以人民币形式输出资本提供了广阔空间。

  二是人民币在国际上广受欢迎。中国经济规模位列全球次席,贸易规模升至全球第一,人民币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近年来币值稳中有升。

  三是企业和居民有旺盛的“走出去”资金需求。一些新兴经济体和不发达国家急需外来资本,这些国家在资源能源开发、技术装备等方面的需求契合我国供给,中国企业以人民币对其进行投资还可抓住其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的契机,深化双方的经贸往来和外交合作。近年来,在非居民人民币资产配置需求增加的同时,中国居民境外资产配置的需求也在增加。由于过去对资本流出的管制较为严格,中国居民境外资产配置较少,随着资本管制的放松,居民境外资产配置需求将快速释放。

  四是阻碍人民币作为国际融资货币的利率和汇率不利因素将逐步消除。人民币资本项下输出的主要障碍是人民币利率高于美元利率,再加上过去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境外主体缺乏借入人民币的意愿。随着美联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QE)和货币政策常态化,美元利率上行是大势所趋,本外币正利差较高的问题将会缓解。

  当前应利用难得的时间窗口进行顶层设计,创造条件,使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模式从“贸易项下输出”向“资本项下输出”转变,扩大境外人民币资金存量,形成规模效应。要努力维护资本项下输出层次高于输入的格局。人民币对外输出必须注重与实体经济(产业投资)挂钩,国内企业必须是利用人民币资金进行全球资源配置、生产、销售和定价贸易品的核心,才能夯实人民币作为中国对外贸易乃至国际贸易计价、结算货币的基础。目前,中国正处于深化改革开放的新阶段,国家改革整体战略部署正在逐步落实之中,汇率利率市场化改革、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做大做强等改革将不断推进,同时,国家“周边大通道”和“一路一带”建设等重大战略逐步落实,中国对外经济金融交往不断深化,将会派生出更大、更广范围的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市场需求,将为人民币国际化持续注入新的动力(胡晓炼,2014)。

  从国际经验看,推动人民币资本项下输出,从渠道看要两条腿走路,既要中国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主动向外输出,又要最大程度创造市场需求,鼓励海外主体的贷款融资和债券融资。从推动主体看要三管齐下,财政和金融要提供支持,要大力发挥中国金融机构和国际开发机构的金融中介作用,要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在“走出去”中挂钩人民币输出。

  具体而言,可以用人民币向国际开发机构注资;借鉴日本“黑字还流”的经验,在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国际开发项目嵌入一定比例的人民币,与其合作拓展海外人民币贷款;鼓励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向其海外分支机构增资;促进金融机构发放海外人民币贷款,支持企业“走出去”在周边战略大通道建设、涉及战略性低端产业链转移的重大项目中使用人民币资金;加快国内债券市场开放,推动海外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逐步拓宽熊猫债券发行主体;借鉴美国“马歇尔计划”的经验,可在受援国设立共同发展基金,中国政府注入人民币,受援国通过该基金从中国企业采购商品和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设立全国性人民币海外投资基金,结合国家战略及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推动人民币走出去;鼓励境外货币当局使用互换项下人民币资金等。

  从人民币回流看,近年来,各方面对人民币回流问题比较关注。实际上,在信用货币制度下,境外主体增加的人民币资金必然反映在境内银行体系。正如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持有的美元存款,最终必然回流美国体现为美国银行体系的存款一样。因此境外的人民币已输出的一刻在国际收支意义上实现了回流,问题是何种形式回流。如果回流大部分体现为境外银行在境内同业存款增加,由于同业存款利率较低,意味着人民币输出总体成本较低。同理,主权级的国债、央行票据以及准主权级的政策性金融债的收益率不高,也可实现较低的人民币输出成本。相对而言,如果人民币回流大部分体现为境外主体在境内信贷资产或股权资产增加,这类投资收益较高,整体而言人民币输出就承担了较高的成本,也容易偏离实体经济。

  文/证券导报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证券导报 作者: (责任编辑:stay_11)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