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证套现:走在钢丝上的融资游戏
时间: 2008-11-17 21:02:44 来源: 中国城乡金融报
网友评论 条
- 汪先生是浙江某外贸公司的负责人,他最近遇到了件怪事:一位经营服装加工生意的朋友向他打听起了进口电解铜的情况,并希望汪先生能帮忙联系一家能开出信用证的大型外贸企业。“一头雾水”的汪先生不禁疑惑:“难道他们要
汪先生是浙江某外贸公司的负责人,他最近遇到了件怪事:一位经营服装加工生意的朋友向他打听起了进口电解铜的情况,并希望汪先生能帮忙联系一家能开出信用证的大型外贸企业。“一头雾水”的汪先生不禁疑惑:“难道他们要用铜做服装?”经过再三询问,那位朋友终于向汪先生说出了个中缘由。原来,那位朋友的企业最近在资金上遇到了一些困难,偶然的一个机会别人告诉了他一个“新”的融资办法,那就是利用信用证进行套现。这一下子让他看到了解决企业短期资金问题的希望。
手法:各有不同
经过朋友的解释,很快汪先生就明白了信用证套现的方法。“其实这在业内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就是没想到他们也会用这种方法来融资,通常是有这类商品进口权的企业做这个比较多。”汪先生告诉记者,他那位朋友所说的融资办法就是找一家有相关商品进口资质、且可以开出信用证的企业,利用这家公司的信用证,只需要向银行交10%~20%的保证金就可以从国外进口电解铜。“一般来说一个月左右货就可以运到国内的港口,由于信用证的承兑日需要90天左右,也就是说只要他们能在国内市场上迅速卖掉这批货,由此获得的资金在将近两个月内可自由使用。这样就相当于给他们企业做了一笔短期贷款。”而汪先生的这位朋友也已初步联系了几家以电解铜为原料的企业,基本可以保证他能尽快地把资金套取出来。这样看,这个计划似乎“天衣无缝”。
而在北京,某外贸公司的张先生也向记者介绍了他所了解到的信用证套现情况。他告诉记者,除了从产地进货的贸易方式,还有部分企业是通过期货市场来进行交易的。比如,贸易商在伦敦金属交易所用混合订单买一批铜,同一时间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做套期保值,锁定铜的差价,这样就可以规避价格风险。通常都是一个月之内贸易商在国内拿到铜的现货。由于铜的现货和期货是高速流动性的市场,他可以迅速把铜抛售出去,回收货款。“最近几个月铜的价格几乎一直出于下行期,通过这种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
类似情况也出现在锌和PTA(精对苯二甲酸)的进口贸易中。据悉,截至8月22日,上海期货交易所公布的锌库存报告为72327吨,较7月底增加961吨。同时,国内锌价也在持续走低。而来自海关最新公布的统计,7月份我国却仍然进口锌31,369吨,同比增长了90.20%。“这显然不是正常的需求。其中明显有一部分是通过进口锌来进行套现融资的。”一位期货分析人士这样告诉记者。他还表示,在浙江的一些地区,还有部分企业通过进口PTA进行套现,“比如一家化纤企业,可能它只需要5万吨PTA,但它进口了10万吨,然后等货到后这家企业将超出实际用量的5万吨PTA;在国内市场上迅速卖掉以此进行套现。由于他们进口的是自身生产所需的原料,所以相对也就更容易从银行开出信用证。”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