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平安集团“走出去”民族金融业信心崛起

时间: 2008-02-18 12:30:27 来源: 网易  网友评论 0
  • 民族金融业信心崛起平安增发事件折射的,不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国际化,而是我们需要对中国仓业的国际化持何种态度?激烈的同际化竞争中,一个民族有没有“走出去”或者说支持自己的优秀企业”走出去”的自信心?

    在岁末的A股资本市场掀起波澜的中国平安近日发布了2007年度业绩预增超过100%的公告。对于A股投资者来说,这则公告无异于风浪翻涌的大海里一盏航灯,虽然重燃了他们心头的希望,但似乎并不能缓解他们对之前那则增发公告的恐惧。即使后来市场传言平安可能利用这次融资收购国外一些因为次贷危机而处于低估的金融巨头,这些投资者仍然对平安的国际化并购实力存在诸多疑虑,认为中国金融企业现在实施国际化战略为时尚早,“走出去”实属冒险之举。

    在笔者看来,平安增发事件背后折射的,不是我们现在是否需要国际化,需要什么样的国际化,而是我们需要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持何种态度?简言之,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中,一个民族有没有“走出去”或者说支持自己的优秀企业“走出去”的自信心?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剧的今天,从维护国家金融战略利益和提升国内金融保险企业竞争力的角度出发,一个民族在国际化竞争中必须保持坚定的自信心。

    今年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l0周年,随着我国金融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大,中国的金融保险行业发展战略和金融安全等问题日益成为市场和公众的关注焦点,虽然国内一些知名的金融保险公司在资本规模实力和核心业务的竞争力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但相对于欧美的跨国金融保险巨头来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而从中国政府的金融保险发展战略及产业政策来看,随着国内金融保险行业的逐步放开,中国的经济尤其是金融保险行业实际已经置于全球金融体系下运行,由于各国经济联系曰益紧密,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及金融一体化趋势一方面给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驱动力,但从另一方面也给各国的金融安全和本国的金融保险行业发展提出了各种新的挑战。

    而中国的金融保险市场在这一点上表现非常明显:从2001年到2005年,外资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从2001年底的33.29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05年底的341.2亿元人民币,与入世前相比增长了约9倍,外资的强劲增长给国内的金融保险企业带来了新的冲击。

    一批优秀企业已经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2月4日,中国工商银行公布,其收购南非标准银行集团20%股权的交易,已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倘若交易顺利推进,这宗涉资56亿美元的交易,将是中资商业银行历来最大宗海外收购。笔者认为,从维护国家金融战略利益和提升国内金融保险企业竞争力的角度出发,监管部门除了为本土金融保险企业培育良好的国内竞争环境,另一方面也有必要支持一些具有雄厚实力、条件成熟的金融保险企业走出国门,与国际金融保险巨头们一较高下。支持本国的优秀企业”走出去”,不仅能有效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企业影响力,而且对于保障国内金融市场的安全、提升中国经济面对全球金融波动风险的防范能力和承受力等都有积极意义。

    历史可以说明,一个民族在国际化竞争中的自信心是多么重要。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繁荣时,其国内资本家四面出击,1987年,日本的银行占世界所有跨国银行资产的35%,而1983年仅为26%,这种快速增长的势头足以让任何美欧人害怕。在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l0家大银行中,有7家属于日本。

    到1988年,日本野村证券公司和大和证券公司已是欧洲债券市场最大的两家债券买主,日兴证券公司和山一证券公司也是欧洲债券市场的主要机构投资者。1989年9月,日本索尼公司以48亿美元从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手中获得了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控股权。1989年,日本三菱土地公司拆巨资13.73亿美元收购了纽约洛克菲勒中心的14栋办公大楼,成为拥有洛克菲勒中心约80%股份的控股公司。

    在当时,洛克菲勒中心是美国的标志性建筑,美国媒体将这一收购行为称为日本人“买走了美国人的灵魂”。 笔者认为,相比当年的日本尚且有底气用天价收购美国优质资产,而我们的公众却一边宣扬中国正进人一个类似于当年日本的经济繁荣时代,一边面对“送上门来”的并购良机,不愿给予像平安这样的“吃螃蟹者”一个证明其实力的机会,甚为悲哀。

    实际上,借助目前国内资本市场市盈率高企、国外次贷阴影重重的干载良机,鼓励中国优秀金融企业走出去,防止觊觎国内金融保险蛋糕的国际资本寡头们反过来“趁火打劫”,光从维护国家利益角度,就有足够理由为此喝彩。

    正如台湾歌手齐秦所唱的:“只有时间能证明一切,只有时间能改变一切。”时间的价值,在信奉价值投资理念的人眼中,其重要性是远远超越短暂的市场偶发性因素的。对平安来说,或许这是一次英明的决定,事后才足证其伟大。而对一向憧憬“民族企业崛起”的中国人来说,是喝彩,还是棒杀?这无疑是对我们投资智慧,乃至民族自信心的一次严峻考验。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