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通过案例看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执行

时间: 2008-06-13 23:45:13 来源: 商账追收网  网友评论 0
  • 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交易双方的争议解决机制包括诉讼和仲裁。相比跨国诉讼,国际商事仲裁的一些特点使得这一看似简捷的方式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尤其是获得仲裁裁决后的执行尤为困难。我们试以几个典型案例,来帮助大家了解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执行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因为我们的关注焦点是仲裁裁决的执行,所以对以下案例中有关贸易合同纠纷的细节不做赘述。同时,以下案例最大的共同点是国内企业均取得胜诉裁决。

案例四:仲裁裁决执行力的缺陷

国内 G 公司与美国 H 公司就贸易项下欠款产生争议,标的额为 4.6 万美元,双方未能达成和解。 H 公司根据 Purchase Order 中的仲裁条款,于 2006 4 月向美国食品工业协会提出仲裁申请, G 公司遂通过我们在当地的律师应诉。 2006 10 G 公司获得胜诉裁决。但经长时间努力, H 公司均拒绝执行裁决。无奈之下, G 公司于 2007 7 月在美国对 H 公司提起诉讼,向法院申请执行仲裁裁决。

此案中的仲裁尽管是在美国进行的,且是 H 公司提起的申请而 G 公司应诉,裁决结果也清晰无争议,却依然不能保证 H 公司按照裁决履行其还款义务。这个案例揭示了仲裁的本质,即仲裁不是官方或者法律规定的强制性要求,而是双方合意约定的争议解决机制,仲裁机构仅能对双方的争议进行责任认定,而无具体的执行义务,当仲裁裁决做出的那一刻起,仲裁庭再无任何后续的责任,要想真正保障自身权益,还需要具备强制力的司法机构介入。

通过上述四个案例,我们发现在仲裁裁决的执行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问题。首先是很少有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而且即使是具有强制力的司法机构介入,其程序、时间和成本也经常会令胜诉方望而却步。如此说来,仲裁相对于诉讼的优势何在呢?是否执行难的问题无论采取仲裁还是诉讼,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个难题呢?

至此,我们难免对国际商事仲裁这一争议解决机制产生了一定疑问。但是经过对上述几个案例的深入分析,我们发现在影响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执行的诸多因素中,有以下两项非常重要:

仲裁条款内容的设定与履行

众所周知,仲裁是合同双方自愿约定的争议解决机制。因此,仲裁条款的设定也是基于双方自愿的原则。当事人在设定及履行仲裁条款内容时,应尽量约定有利于裁决执行的方式。

国内企业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仲裁条款通常是:“凡因执行本合同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一切争议,双方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以将争议提交至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根据该会现行有效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性的,对双方均有约束力。”此条款约定了有关仲裁的五个最重要因素:即须一方主动提交、仲裁地、仲裁机构、仲裁程序和仲裁裁决的最终约束力。但由于此条款对于实务操作中的很多细节缺乏明确约定,因此容易带来一系列问题。

仲裁语言 :根据中国仲裁委现行仲裁规则约定,仲裁条款中如无明确规定或申请人未提出特别申请,仲裁所用语言为汉语,包括仲裁通知和仲裁裁决。这就使得被申请人在接到通知时很有可能因语言的障碍而无法及时准确获知通知中的内容,尽管被申请人不能以此为由对仲裁裁决进行抗辩,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被申请人到庭参加审理的意愿。

如果双方当事人能够在仲裁条款中约定双方所在国家的官方语言为仲裁所用语言,不仅可以鼓励被申请人参加仲裁,同时还有利于未来的执行程序。如在案例二中, C 公司在向当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时,由于仲裁裁决仅使用了汉语,因而需将裁决进行翻译并经公证、认证后方可得到法国法院的认可。

仲裁通知和裁决的送达 :一般情况下,仲裁通知和裁决大多是根据申请人提供的地址,通过 EMS 投递给被申请人,这种方式成本低且快捷。但是未及时有效收到仲裁通知,也成为被申请人对仲裁裁决程序进行抗辩的理由。

美国的专业律师就曾向我们建议,对于标的额较大的仲裁案件,应该选择当地专业的送达服务,即使会承担一定的前期成本,但与后期执行时带来的便利相比,还是非常值得的。

仲裁机构和程序 :有数据显示,目前 95 %以上的仲裁裁决都是由常设仲裁机构做出的。不过所谓常设仲裁机构并不局限于我们通常概念中的仲裁委员会。如美国、加拿大等国的许多行业协会、商会也设有仲裁机构。因为只要双方能达成合意,一些非官方机构便能对当事人间的纠纷进行协调和裁决。但是,不同仲裁机构的权威性、仲裁程序和成本也各不相同。

因此,当事人不仅要考虑双方所在地,还应结合贸易实务中的各类相关因素,选择最有利于做出有效裁决和后期执行的仲裁机构。必要时,当事人还可以约定由 A 仲裁机构使用 B 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以提高仲裁效率。

被执行人所在国的司法环境

参与过国际商事仲裁的当事人都知道 1958 年签订的《纽约公约》(全称为《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公约》)。截至 2007 10 12 日,《纽约公约》缔约国已达 142 个,这意味着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加入了该公约。但是部分缔约国在加入公约的时设定了一些保留性条款,除个别国家的特殊约定外,应用性较广的条款有两条: (a) 该国适用公约规定仅限于承认和执行在另一个缔约国领土上做出的裁决。 (b) 该国只将公约适用于根据国内法被认为属于商业性质而无论是否属于合同性质的任何问题在法律关系上所产生的分歧。 第一条比较容易理解也广为人知,即只对缔约国成员的仲裁裁决予以承认和执行;第二条则是一方面对仲裁的范围进行了一定的延展,同时又将公约的应用限定于国内法的框架内。因为不同国家的法律体制不同,所以不了解各国对待他国仲裁裁决时的不同态度和程序,会直接影响到裁决的执行。

根据对他国仲裁裁决的态度和执行程序,可以做出如下分类。

较便捷 :如法国、德国、希腊等国。这些国家把他国仲裁裁决视同本国裁决。以法国为例,根据法国 1958 年《宪法》第 55 条规定,凡正式批准或正式核准的条约、协定,公布后具有高于法律的权威,即使与国内法相抵触也应适用。这一规定对案例一和案例二中最后的结果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正常 :如英国、美国等英美法系国家。这些国家将他国仲裁裁决的应付款视为合同之债,即契约债务,因而需转化为新的本国国内裁决。但是不同于未经裁决的契约诉讼,针对仲裁裁决只进行程序性审查,而不对案件本身所涉纠纷进行实体性审查,这使得此类国家的仲裁裁决执行费用和程序,都少于普通商事诉讼。

较艰难 :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土耳其、埃及、伊朗、菲律宾、泰国、印度等国尽管均为《纽约公约》缔约国,但在执行他国仲裁裁决时,首先将其视为他国的司法判决,从而不仅对仲裁裁决进行程序审查,而且对于仲裁涉及的纠纷还要根据其国内法进行实体性审查。这几乎等于在该国重新提起一次诉讼,所需费用和时间在某些国家和地区甚至还要超过普通商事诉讼。如在案例四中,尽管沙特于 1994 4 1 就已成为《纽约公约》缔约国,且公约于 1994 7 18 日起 对其产生效力。但沙特以《古兰经》为最高宪法,国家根据伊斯兰教教法行事,外国的法庭判决须据其国内法进行实体性审查后,再根据其国内法做出判决进而执行。因此,对于是否在此类国家申请执行他国仲裁裁决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综上所述,作为国际商务纠纷的当事人,我们不仅要在业务实践中积累经验、吸取教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不拘泥于常规。例如,在有仲裁条款时,仍然在债务人所在地直接提起诉讼,因为如债务人不明确反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法院会直接对案件进行实体性审查而忽视仲裁条款,且诉讼成本相对仲裁又低很多。即使债务人要求根据约定先行仲裁,此举也能增加债务人参与仲裁程序的可能性,并可有效解决债务人在被申请执行时质疑仲裁程序合法性的问题。

(作者单位: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国际商账追收处)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商账追收网 作者: (责任编辑:bizcom)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