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保险资管蓄势市场化 行业变革大幕拉开

时间: 2016-07-20 15:40:04 来源: 证券时报  网友评论 0
  • 近期,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接受了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曹德云表示,保险资产管理行业离真正的市场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来源:证券时报


近期,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接受了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曹德云表示,保险资产管理行业离真正的市场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市场还有较大开拓空间。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保险资管业管理业内外资产总规模超过14万亿,其中逾2万亿是业外资产,占比不到20%。而在国外市场,这一比例通常在60%——70%。


2003年是载入中国保险行业史册的一年,第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设立,让保险投资从保险公司的“大锅饭”中分离,走上了专业化和市场化道路。


掐指算来到今年已经12年了。但在外界看来,这一进程相比金融同业仍显缓慢,毕竟保险资管70%以上资金来自内部委托,保险资金仍有较大比例配置在银行存款,保险资管在市场上的发声也不活跃。


如何看待保险资产管理行业的市场化进程?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将它定位在“初级阶段”。


“我们离真正的市场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曹德云说,至少在资产来源结构上,保险资管还有较大的开拓空间。


据了解,中国保险资管业目前管理业内外资产规模为14万多亿,其中12万亿是保险资产,2万多亿是业外资产,业外资产被称作“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占比不超过20%。国外大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最早也是管理内部的资金,通过多年市场化竞争之后,管理内部的资金只占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剩下都是外部资金。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性质是资产管理机构,保险只是出身,根本竞争力还是资产管理能力。”曹德云说。这背后的另一层含义是,保险资管只有在市场化中培养能力、成为真正的资产管理市场竞争主体,才能更好地打理保险资金,服务保险主业,成为整个保险行业的稳定器和推进器。


“过去的保险资管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这些年,我们其实在不断市场化,我们鼓励保险资金管理机构去市场上找饭吃,也要为保险业外的资金委托人提供优质服务,更好地对接金融市场、实体经济和民生建设的资金需求。”曹德云表示。


培养市场能力:


既做买方,又做卖方


2007年,曹德云曾担任劳动保障部第一届年金资格的评审专家,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保险资管首次开始管理非保险资金——企业年金。此后,保险资管公司开始接受业内第三方业务、业外第三方业务,规模越来越大。


保险资管手握超10万亿险资,是市场上最大的机构投资者,管理业内资产的压力已经不小,为何既要做买方,又要做卖方?曹德云一语道破:“买的不如卖的精。如果长期是买方,会形成一种只从买方角度来看问题的惯性思维。而如果做了卖方,就既要考虑买方的需求,又要考虑卖方怎样调整来符合市场需求。”曹德云认为,角度不同,带来的能力不一样。


第三方业务给保险资管行业带来的影响至深。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卖方业务,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组织架构中才出现了市场营销团队、客户维护团队、售后服务团队,成为了更市场化的大资管市场主体。


在曹德云看来,保险资管在营销能力上和业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保险行业应该努力规划和培养。


投资理念:


宁可少赚不能赔本


当外界谈到保险资金投资风格的时候,第一个印象就是“保守”,过于稳健,第二个印象是“钱多”。近期险资在二级市场上频频举牌,又反映出保险投资“进攻”的一面。


曹德云表示,用一句话来描述保险资管的投资风格,就是“在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基础上的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保险投资的理念是基于保险公司负债经营的特点,保证赔付和支付是保险投资的底线,这决定了保险资金的低风险偏好。而券商、信托、基金的经营中风险由客户自担,这是险资与其他金融机构投资风格不同的根源。


“投行是猎人文化,承担高风险,追逐高收益;银行是农耕文化,讲求精耕细作和规模效应;保险是互助文化,保险投资的理念是基于保险公司负债经营的特点,保证赔付和支付是保险投资的底线,宁可少赚不能赔本。”曹德云说。


在这种理念下,保险投资追求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回报,而不是收益率越高越好,不会为了高收益去承担高风险。遇到市场剧烈波动的时候,恰恰最能体现保险的优势。尽管今年A股市场出现历史上罕见的大调整,但是保险行业投资收益率却有望超过7%,出现近几年的最高水平。


随着保险资金的专业化和市场化运营,保险投资收益对于保险行业利润贡献越来越大。今年前三季度,保险资金运用收益共计5968.5亿元,资金运用平均收益率为5.92%,同比上升1.95个百分点。


曹德云特别强调说,“为什么保险资管公司发的产品特别受到银行、企业年金的欢迎?因为保险资管擅长负债管理,投资的项目标准较高,安全性好,今年利率下调之后,保险资管产品的收益仍然能达到6%以上,这是长期资产匹配的结果,对于这些机构很有吸引力。”


在企业年金市场,保险类投资管理人已经管理了市场60%以上的份额。“未来,即将投入市场化运营的养老基金、信托保障基金,以及大学捐赠基金等,都是保险资产管理可以服务的对象。”曹德云表示。


保险资管投资:


已经建立核心竞争力


大资管时代已经来临,曹德云表示,保险资管掌握大量长期资金,擅长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在固定收益领域经验丰富,这些都是多年积累的重要经验。近年,保险资金投资范围更加开放,监管部门鼓励险资创新,保险资金另类投资领域也形成了核心专长。这些都成为大资管时代保险资管的“拳头产品”。


保险资金期限长,这意味着险资要承受经济周期和市场周期的波动,需要做好资产与负债的配置。从这个需求出发,保险资管建立起了大资管市场上门类最全、品种最多的业务条线。


在不广为人知的另类投资领域,保险资金的投资规模已超过2万多亿,在整个险资运用余额里占比达到23%,是股票市场资金量的近2倍。保险另类投资包括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不动产以及资产支持计划等,均投向了国家重大工程、基础设施项目、保障房建设、棚户区改造等实体经济领域。


据曹德云介绍,为了发挥保险资金数量大、期限长的优势,保险行业探索出设立资管产品,间接对接大型融资项目的投资方式。这一模式的出现,使得数量巨大的保险资金投向期限较长、收益相比银行存款和债券更高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动产领域,并在此领域形成了保险资管的核心专长。


目前,保险资管产品已经成为保险资管行业的拳头产品,累计规模达到1.7万亿,在行业内培养了大批具有项目经验的人才。


“去年,保险资管机构所注册的投资计划,有三分之一是卖给了业外机构,这说明保险公司在这些领域积累的经验,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曹德云表示。


大资管合作:


不加快创新会被边缘化


近几年来,国内资产管理市场进入活跃期和爆发期,保险资产规模先后被信托、基金业超过。截至2015年9月末,银行发行理财产品28万亿,基金资管规模17万亿,信托资管规模15.6万亿,保险资产规模11.6万亿,券商资产规模10.97万亿。


在更大的市场舞台上观察保险资管行业,仍然存在“全而不精,大而不强”、市场化程度不够、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


“大资管竞争日益激烈,保险行业如果不能加快创新,将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风险。”曹德云表示。


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曾表示,按照“新国十条”确定的目标,从2014年到2020年,保险资金可运用规模预计将超过20万亿元。资金规模的快速增长,也对行业的基础设施、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截至2014年底,保险资管行业从业人员只有5000人。


为了适应新要求,保险资管行业正加快与境内外机构合作,目前已有90多家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部分境外投资管理机构获得境内外保险资金投资管理人资格。


多元化、专业化、国际化是保险资管行业的另一个趋势。截至2015年10月末,保险资产管理行业有21家综合性资产管理公司,10多家专业资产管理公司,10多家香港子公司,若干家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和财富公司,还有150多个保险公司资产管理部门,管理的业内外资产规模超过14万亿元。“立足保险主业是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参与大资管竞争的根本保障。在这一基础上,保险资管要逐渐拓展第三方业务,向综合性资产管理公司转变。”曹德云总结道。


未来,保险资管业将通过走市场化、专业化、产品化、投行化、国际化的道路,谋求在中国乃至国际资产管理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