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分红险热销寿险业转型不易 险企重视渠道超产品

时间: 2013-04-10 11:03:2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网友评论 0
  • 事实上,分红险的保障功能相对较弱,虽然个别公司将其保险期限设定为终身,但从四大险企这20款产品中的18款分红险来看,其中短期产品仍占据绝对的优势。某保险中介机构的张先生也认为,一方面在二号会计准则的影响下,由于投连险、万能险不计入保费收入,所以保险公司转向了大力推广分红险。

  一方面是寿险业回归保障,而另一方面则是分红险热销。

  事实上,分红险的保障功能相对较弱,虽然个别公司将其保险期限设定为终身,但从四大险企这20款产品中的18款分红险来看,其中短期产品仍占据绝对的优势。

  某险企的杨先生在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交流时坦言,分红险的热销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老百姓的投资渠道比较少;另一方面这类产品很容易被人理解为固定收益产品。此外,短期产品热卖可能也与消费者的消费意识有关。

  某险企的徐先生在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交流时坦言,分红险独大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如保监会的二号会计准则,因为投连险、万能险不计入保费,所以导致保险公司大量推广分红险。

  某保险中介机构的张先生也认为,一方面在二号会计准则的影响下,由于投连险、万能险不计入保费收入,所以保险公司转向了大力推广分红险。另一方面是保险公司在销售一些长期保险产品时,往往会给消费者搭配一些分红性质的保险,这也导致这个产品变成了分红险的模式。

  他认为,四大险企重点推广的分红险在严格意义上属于储蓄替代型保险产品,因为保险公司最大的保费来源于银行渠道,这也可以说明保险公司对渠道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对产品的重视程度。

  徐先生认为,保险公司真正能发挥作用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养老,因为中国已经开始面临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另一方面则是疾病保障,而这两方面中国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国家在这两方面都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而从目前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来看,国内消费者已经具备了这个能力,分红险的热销说明目前国内这两块市场还没有打开,所以需要培育市场,也需要政策引导。

  面对分红险(储蓄型产品)的热销张先生认为,不能全怪保险公司,如果保险公司真的将全部精力去做保障型产品的话,那么其保费规模会很小。目前中国处于投资理财爆发期,如银行、信托等各类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保险公司首先想到的就是先把钱给“圈”进来。此外,还有金融监管部门在消费者教育方面做得不够,需要对消费者加强引导和教育。

  2012年,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仅3.39%,创下近年来新低,而各家上市公司的情况也不太理想。2012年中国人寿的总投资收益率为2.79%,中国平安寿险业务的总投资收益率为2.8%,而中国太保集团的总投资收益率为3.2%。新华保险的总投资收益率为3.2%。而现在银行一年期定存利率为3.0%,如果算上银行利率上浮的空间,个别银行一年期定存可以达到3.3%,这也意味着2013年险企给分红险的红利水平将不会太高。就这四家保险公司去年的总投资收益率来看,均低于银行定存的水平。

  分红险的保障性不高,在投资收益方面也不具有优势,所以分红险成为了一个烫手的山芋。2012年中国人寿的退保金高达407.31亿元,同比增长了11.5%,该公司解释称,主要是受各类银行理财产品冲击,部分银保产品退保增加所致。杨先生坦言,一方面分红险的保障很低,另一方面这两年保险公司给出的红利也很低,其投资和银行定存、银行理财产品比起来也缺乏竞争力。某些营销员在销售时打出的“高收益”牌,而这会引发很多问题。

  此前记者曾去江苏某地调查,投保人陈先生在与记者交流时坦言,我以为买保险就是储蓄,我买这个保险一方面是因为与保险公司业务员是很好的朋友,另一方面是觉得这个钱放在银行也是存,放在保险公司也是存,所以才买的保险。消费者对分红险的认识仅限于此,寿险转型谈何容易?用一句话来总结:寿险转型需要保险公司转型,而消费者的消费意识更需要转型。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 (责任编辑:捂脸)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