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资讯中心 | | | 贸金人物 | | | 政策法规 | | | 考试培训 | | | 供求信息 | | | 会议展览 | | | 汽车金融 | | | O2O实践 | | | CFO商学院 | | | 纺织服装 | | | 轻工工艺 | | | 五矿化工 | ||
贸易 |
| | 贸易税政 | | | 供 应 链 | | | 通关质检 | | | 物流金融 | | | 标准认证 | | | 贸易风险 | | | 贸金百科 | | | 贸易知识 | | | 中小企业 | | | 食品土畜 | | | 机械电子 | | | 医药保健 | ||
金融 |
| | 银行产品 | | | 贸易融资 | | | 财资管理 | | | 国际结算 | | | 外汇金融 | | | 信用保险 | | | 期货金融 | | | 信托投资 | | | 股票理财 | | | 承包劳务 | | | 外商投资 | | | 综合行业 | ||
推荐 |
| | 财资管理 | | | 交易银行 | | | 汽车金融 | | | 贸易投资 | | | 消费金融 | | | 自贸区通讯社 | | | 电子杂志 | | | 电子周刊 |
从2008年开始,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企业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所遭受的损失大幅增加。根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接到的企业报案情况来看,在美国,80%以上进口方不付款的案件中均存在着各类争议。
针对这种情况,中国信保的追偿专家建议出口企业:考虑美国企业的破产概率上升、变相破产的出现,企业在对美出口出现货款拖欠风险后,应当积极应对、灵活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权益。
出口风险激变 对美出口企业需关注
2008年底,中国信保连续第四年对外公布了《国家风险分析报告》。在最新一版的国家风险报告中,全球有48个国家的风险水平上升、风险评级调降,调降规模达到了25%,调降幅度之大已创纪录。
最引人注意的是,此次调降风险评级的许多国家都是市场经济相对成熟、传统上出口风险较低的发达国家。以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美国为例,由于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传染到了其他领域,社会信用体系严重受损,因此,中国信保国家风险评价体系首次调低了美国风险评级。
据统计,从去年开始,我国出口企业在美国市场的损失大幅增加。从中国信保接到的企业报案情况来看,纺织类和机电类商品的报损金额最多,均已超过千万美元。争议类型主要包括产品与合同要求不符而影响可销售性、不按合同数量供货导致索赔、延迟出运引起销售过季、库存积压或订单取消、不正当竞争和侵权纠纷等。更为严重的是,对美出口的出口信用保险报损案件普遍具有金额较大、纠纷严重、破产频发和诉讼案多等特点。
中国信保理赔追偿专家向出口企业负责人建议:为最大可能减少风险隐患,出口企业应细致订立合同条款、严格履行合同义务。同时,考虑到美国企业破产概率上升,变相破产的出现,出口企业在风险出现后应当积极应对,注意追讨账款的时效,巧妙采取策略谈判,积极利用诉讼工具,灵活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