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资讯中心 | | | 贸金人物 | | | 政策法规 | | | 考试培训 | | | 供求信息 | | | 会议展览 | | | 汽车金融 | | | O2O实践 | | | CFO商学院 | | | 纺织服装 | | | 轻工工艺 | | | 五矿化工 | ||
贸易 |
| | 贸易税政 | | | 供 应 链 | | | 通关质检 | | | 物流金融 | | | 标准认证 | | | 贸易风险 | | | 贸金百科 | | | 贸易知识 | | | 中小企业 | | | 食品土畜 | | | 机械电子 | | | 医药保健 | ||
金融 |
| | 银行产品 | | | 贸易融资 | | | 财资管理 | | | 国际结算 | | | 外汇金融 | | | 信用保险 | | | 期货金融 | | | 信托投资 | | | 股票理财 | | | 承包劳务 | | | 外商投资 | | | 综合行业 | ||
推荐 |
| | 财资管理 | | | 交易银行 | | | 汽车金融 | | | 贸易投资 | | | 消费金融 | | | 自贸区通讯社 | | | 电子杂志 | | | 电子周刊 |
棉纺织行业在中国纺织工业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在总产值、总资产、主营收入、利润总额、出口和就业等方面,棉纺织行业均为纺织全行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如果把纺织全行业比作一个巨大箱体,那么,棉纺织行业肩负着这个箱体1/4的重量。
在8月8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发布的“2008~2009年度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0强”榜单中,棉纺织行业上榜企业有140多家,几乎占到全部上榜企业的3成。
江苏、山东上榜棉纺织企业最多
从上榜棉纺企业的地区分布看,江苏、山东上榜棉纺企业数量都超过了30家,成为棉纺强势企业最为密集的省份。
江苏棉纺织行业历来兵多将广。在此次上榜企业中,无锡市第一棉纺织厂、江苏黑牡丹集团、江苏联发纺织、华芳集团、江苏大生、张家港金陵纺织、江苏悦达、江苏天华纱业集团等30余家棉纺织优势企业登场亮相,展现了江苏棉纺军团的风采。
江苏省代表性的棉纺产业集群地有张家港市塘桥镇和金港镇。塘桥镇拥有棉纺生产能力200万锭,著名的华芳集团雄踞于此。金港镇拥有纱锭120多万锭,主要生产氨纶纱产品,包括氨纶包芯纱、氨纶包覆丝、氨纶包覆线三大系列近百个品种,是全国最大的氨纶纱生产基地,年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20%。此外,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江苏省通州市的先锋镇是色织布产业集群地。两镇色织布生产能力近11亿米,约占全国色织布总生产能力的40%。
山东棉纺实力雄厚,上榜棉纺织企业数量比去年显著增加。山东魏桥集团再次高踞全行业竞争力500强按主营业务排序之榜首。鲁泰集团、淄博兰雁、淄博银仕来、山东华乐实业、德州华源生态、山东昊龙集团、三阳纺织等众多企业共同组成了声势浩大的山东棉纺强企阵容。值得一提的是,在2008~2009年棉纺织行业竞争力20强当中,山东夺得了8个席位,成为入选棉纺织20强最多的省份。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淄博市的高青县是典型的棉纺织产业集群地,两县纺织企业各发展到120多家和211家,各拥有棉纺纱锭900万锭以上,从业人员约22万人。“邹平有魏桥,高青有鲁泰”,今年的棉纺织行业竞争力20强的冠、亚军就在这两个县,足见邹平、高青棉纺织集群地的实力。
除了山东、江苏两省的棉纺实力较为突出,浙江、河南、新疆等省区也各有10多家优势棉纺织企业上榜,成为优秀棉纺织企业聚集的“第二区域”。另外,来自安徽、湖北、上海、福建、广东、河北等地的优秀棉纺织企业均有上佳表现。
中西部棉纺织企业优势初显
国家鼓励沿海地区棉纺织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支持新疆等地区建设棉纺织基地,对于棉纺织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推动意义。但转移必须是“高水平的”。
随着棉纺织行业的产业转移,新疆、河南、湖北等中西部地区的棉纺织企业开始显露实力。从本届竞争力测评结果看,中西部地区棉纺织上榜企业引人注目。
由于原材料、能源以及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棉纺织企业逐渐向中西部转移是大势所趋。例如,山东、江苏等东部沿海地区的棉纱产量不同程度出现增幅下降的现象,而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南等省纱线产量继续保持32.65%和24.01%的增长。这反映出沿海地区向中部地区转移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