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中俄有望打通三条石油大动脉

时间: 2009-10-23 10:14:50 来源: 中国证券报  网友评论 0
  • 由于距纳霍德卡仅半小时车程的科济米诺湾已基本建成石油出口基地,因此,上述事件无疑有助于俄方拓展亚太地区的能源市场。而对中国而言,这意味着与俄罗斯之间有望再开辟一条海上石油运输通道,两国之间的能源合作未来将以铁路、管道、油轮“三头并进”。

  经过10天跋涉,一趟运载了4300余吨原油的专列于10月22日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的安加尔斯克,抵达了远东港口城市纳霍德卡。

  由于距纳霍德卡仅半小时车程的科济米诺湾已基本建成石油出口基地,因此,上述事件无疑有助于俄方拓展亚太地区的能源市场。而对中国而言,这意味着与俄罗斯之间有望再开辟一条海上石油运输通道,两国之间的能源合作未来将以铁路、管道、油轮“三头并进”。

  中俄能源合作日益拓展

  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公关部主任伊戈尔·杰明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铁路运送的原油在抵达纳霍德卡后,将通过地下管道转运至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终点科济米诺湾,并以海运方式出口。

  在科济米诺湾的石油出口基地,记者看到,这里已建有7个大型储油罐,每个容量为5万吨。此外,原油码头也已竣工,今年底将开始接纳吨位在8-15万吨之间的油轮。

  杰明表示,由于海运出口的俄罗斯原油主要面向亚太地区客户,因此,能源需求旺盛的中方也将是俄方的目标客户。

  目前,俄罗斯主要通过铁路经满洲里对华运送石油。而两国业已启动的中俄石油管道项目,也为双方的合作增添了一条运输方式更为便捷的能源大动脉。

  杰明表示,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中国支线的修建工作进展顺利。其中,俄罗斯阿穆尔州斯科沃罗季诺市至俄中边境的管道长度为60余公里,截至目前已铺设完毕约50公里。据他介绍,俄中两国边境阿穆尔河(黑龙江)穿越工程,以及该管道在中国境内的修建工作由中方承担。其中,俄方设计了穿越工程方案,并对中方施工人员进行了培训,以便他们能够熟练操作先进的管道焊接设备。他表示,自己对中方按期、合格完工的能力“毫不怀疑”。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 (责任编辑:alexmls)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