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大豆价格飞涨恐推动下一轮通胀

时间: 2008-01-17 22:04:47 来源: 财经时报  网友评论 0
  • 对大豆良种补贴从1000万亩扩大到4000万亩,逐步增加储备,抑制物价战“豆”正酣

  对大豆良种补贴从1000万亩扩大到4000万亩,逐步增加储备,抑制物价战“豆”正酣

  你吃不吃到豆腐可能国家并不关注,但是随着收入的提高吃豆腐的人更多一点,喝豆浆的人更多一点,食用油多用一点,中国的大豆需求就会成倍增长。

  年初,关于中国政府计划进口110万吨大豆和7.3万吨豆油以充足储备的消息见诸报端,据称这批储备将于春节和两会期间投放市场,以平抑物价。

  中国储备粮公司称对采购计划并不知晓,但多位农产品分析师均认为,2007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在逐步增加大豆进口以及豆油充实储备。同年9月温家宝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也就大豆问题进行过深入讨论。

  从大豆出口国变成纯进口国,而且进口额年年猛增,过于依赖进口导致失去大豆市场定价权,价格的剧烈波动严重打击了豆农的积极性,如何解决成为当下急需破解的问题。

  脆弱的大豆神经

  2006年,东北大豆收购价在每市斤1块钱左右,一年之后的2007年底,大豆价格一路飞涨到2.3元上下,涨幅超过100%。这一轮豆价飞涨像坐了过山车。

  从1995年我国进口大豆80万吨,到2006年上涨至2827万吨,十余年增长了35倍,成为花费我国外汇最多的进口农作物。《华尔街日报》曾撰文称,中国近年来的大豆进口造福了美国农民,大豆已成为美国向中国出口的第三大产品,仅次于飞机和半导体。

  一般认为,1996年是中国大豆市场的转折之年,之前中国一直是大豆净出口国。这一年,国家调整了大豆贸易政策。调整后的政策规定,我国对大豆进口实行配额管理。由于国内一些合资企业拥有独立进出口专营权,一直执行的是3%的最低税率,配额制基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这被认为是中国大豆放开的开始,中国大豆从而成为最早和世界联通的农产品。中国加入WTO后,按照当时的承诺,中国取消了对大麦、大豆、油菜籽、花生油、葵花籽油、玉米油和棉花籽油的进口关税配额体制。

  这引发了国内一些专家和业界人士的担忧。相比小麦、玉米和大米仍基本自足的情况,大豆作为一种基础性粮食作物,过于依赖进口将产生粮食安全问题。

  另外一种声音则反对将此上升到“粮食安全问题”的高度,甚至认为依赖进口并不影响粮食安全。他们援引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定义,“在任何时候可买得到和买得起符合饮食需求和食品偏好的为积极健康生活所需的充足、安全和营养的食物”以期说明:人口众多而水资源、土地资源相对匮乏的中国,依靠进口低成本地满足国人对大豆这种土地密集型作物的需求,是完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

  下一轮通胀的推动力

  在这一轮大豆价格飞涨中,“农民确实获益”,统计专家梁达说,“但另一面也给城镇居民特别是部分低收入市民和困难群体的生活带来较大影响。”

  这不仅仅是大豆问题。大豆产业链下游,豆粕和食用油价格的水涨船高将大大加剧眼下的物价上涨。

  豆粕作为饲料的主要原料,它的上涨必然带动饲料成本的攀升。饲料价格的上涨会使得养殖业的成本上升,而其生产的肉、蛋、奶等食品的价格同样会选择上涨。

  由于养殖业较长的生产周期,成本上升的压力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逐步释放。一位养猪业主认为,如果说前一段时间猪肉的价格上涨是由于肉价过低、禽流感、蓝耳病等引起的生猪存栏量大幅减少的话,那么现在猪肉的上涨则有了一个更为强劲的推动力,那就是饲料价格的上涨。而随着通货膨胀的蔓延,以后的猪肉价格恐怕很难再回到去年的水平。

  在人们对2007年不断走高的猪肉价格感到惊讶时,人们发现食用油又成为物价飙升的又一个领涨者。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7年11月份的数据显示,油脂价格同比上涨35%。

  要稳住坐上火箭的CPI看起来有点困难。

  毕生研究大豆的中国工程院专家盖钧镒老先生认为,大豆种植分散、生产条件落后、新种研究不力使得大豆单产低,水稻、玉米等高产作物挤占了大豆的种植面积。要提高国产大豆总量,取得定价权,保证粮食安全,相关部门必须从产业政策上予以支持。

  政策扶植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大豆发展迅速。从1990年到2004年,美国大豆的种植面积、产量和每公顷产量均稳步增长(以上三项年增长率分别为2%,3.6%和1.6%)。

  目前美国是大豆第一大生产国。2004年美国大豆产量占世界的42%。大豆这种低产作物在美国连年增产,这与美国完备的保护政策分不开。

  根据美国《2002年农业法》关于大豆的补贴措施,美国政府为大豆生产提供的补贴主要分两类:一类是直接补贴,即直接提供给大豆生产者的补贴,主要包括市场营销贷款补贴、贷款差价补贴、直接补贴和反周期补贴等。

  另一类是政府提供的一般服务支持,包括提供对大豆的研究、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治、检测检验、基础设施建设、环保等方面的支持。

  前者大大降低了农民种植大豆的风险,避免农民在低收入的情况下转而种植其他作为造成大豆种植减少,后者则大大推动了大豆单产和出油率的提高。

  数据显示,美国对大豆生产的补贴呈增长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对大豆的补贴总额平均每年为8亿至8.5亿美元,2004年达50.5亿美元。

  这意味着,农民每生产一吨大豆得到的政府补贴,从90年代初期的15.2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59.1美元,大豆补贴率从6.5%增长到24%。

  我国对于大豆的补贴始于2002年。2002年农业部开始开展“大豆振兴计划”,主要内容是推广高油大豆高产技术,对黑龙江省的高油大豆进行种植补贴。

  2006年9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确定了扶持油料生产的措施,将继续对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种植高油大豆实行良种补贴,补贴规模由目前的1000万亩扩大到4000万亩。

  同时,会议明确要建立健全大豆和食用植物油储备制度,培育油脂、油料期货市场,建立产销预警体系。

  目前我国大豆储备约为50万吨,而仅豆油一项就需要4000多吨大豆,50万吨的储备远不能到达平抑市场的作用,更不用说满足特殊时期的需求。

  据透露,发改委的想法是通过进口和收购国内大豆两种方式将大豆储备增加到500万吨。但是500万吨储备加上年产约1650万吨的供给,还有约2000多万吨的缺口。而按照2006年底1元/斤的价格,450万吨的储备增量将意味着90亿元的财政支出。而在价格翻倍的今天,购进这些储备的支出自然也随之翻倍。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财经时报 作者: (责任编辑:bizcom)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