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救命药生产不能以特办“续命”

时间: 2017-11-26 12:17:00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  网友评论 0
  • 摘要:日前,有媒体报道“白血病患儿遭遇廉价国产药短缺、进口药一瓶超千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此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要“将心比心”“特事特办”“切实加大国产廉价药生产供应保障力度”。

摘要:日前,有媒体报道“白血病患儿遭遇廉价国产药短缺、进口药一瓶超千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此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要“将心比心”“特事特办”“切实加大国产廉价药生产供应保障力度”。

文/刘红霞


一石激起千层浪。


日前,有媒体报道“白血病患儿遭遇廉价国产药短缺、进口药一瓶超千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此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要“将心比心”“特事特办”“切实加大国产廉价药生产供应保障力度”。


11月21日,好消息传来,浙北药业正积极和浙江省食药监部门沟通,预计本周可以将产品供应给各医药公司和医院,后期会根据市场供应情况,适时安排生产,以满足患者需求,保障该药物的正常供应。


虽然“巯嘌呤片”在总理批示之下,已恢复供应,但绝非一劳永逸,反思类似白血病“救命药”等药物短缺的缘由,显得十分必要。


廉价药短缺,甚至断货,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这两年“廉价药去哪儿了”之问不时出现。回顾以往,“救心药”鱼精蛋白、眼科手术常用药丝裂霉素、儿童肿瘤常用药平阳霉素等断药现象频出,廉价救命药断供成了老百姓生命难以承受之痛。


对此,有关方面曾公开表示,要加大廉价药、特别是廉价救命药的生产和供应力度,确保患者不因廉价药品短缺而失去医疗保障,或者加重看病负担。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廉价药短缺的现象没有得到缓解。


“救命药”因何会出现短缺?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是,由于这一药品价格较低,导致药企普遍反映没有利润空间,加之上游原料供应紧张、价格上涨过快,导致药企采购困难,生产积极性不高。廉价、无利可图压缩了救命药的生存空间。


由此可见,救命药短缺是市场局部失灵的一种体现。那么是否单纯的要求药企恢复生产,有关部门对此进行有效督促和调配,一旦发现停产减产就要及时进行干预,就会避免廉价药的消失呢?显然这也并不是根本之策。


想要缓解廉价药断供,只有重新审视了现有的药品定价模式,并在降费控价和民生保障、市场竞争和兜底采购之间,重新谋求平衡。


企业在生产中获利,才符合市场的发展规律。如果仅是一味地要求药企,显然并不合理。对于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应该适时作出调整,不能单纯地抑制药品价格而忽视了自己社会保障兜底的责任。政府部门理应为这些救命药托底,保证老百姓能够有药可用,适当地对生产廉价救命药的企业给予政策和资金帮助。


当然,对生产低价药的企业实施财政补贴,还需要建立起严密的监管制度,使这种补贴的优惠能够最终落实在病患身上。


廉价药不能退出市场,也不应该退出市场。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是十九大报告中的明确要求,相关部门须以敏锐的触觉感知药品市场环境的变化,在关系民生健康的问题上,不能等待“特事特办”,凡事都得“将心比心”。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作者:刘红霞 (责任编辑:七夕)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