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资讯中心 | | | 贸金人物 | | | 政策法规 | | | 考试培训 | | | 供求信息 | | | 会议展览 | | | 汽车金融 | | | O2O实践 | | | CFO商学院 | | | 纺织服装 | | | 轻工工艺 | | | 五矿化工 | ||
贸易 |
| | 贸易税政 | | | 供 应 链 | | | 通关质检 | | | 物流金融 | | | 标准认证 | | | 贸易风险 | | | 贸金百科 | | | 贸易知识 | | | 中小企业 | | | 食品土畜 | | | 机械电子 | | | 医药保健 | ||
金融 |
| | 银行产品 | | | 贸易融资 | | | 财资管理 | | | 国际结算 | | | 外汇金融 | | | 信用保险 | | | 期货金融 | | | 信托投资 | | | 股票理财 | | | 承包劳务 | | | 外商投资 | | | 综合行业 | ||
推荐 |
| | 资金管理 | | | 交易银行 | | | 汽车金融 | | | 贸易投资 | | | 消费金融 | | | 自贸区通讯社 | | | 电子杂志 | | | 电子周刊 |
作者: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高级工程师-张秋生
来源:金联创钢铁
机遇一 国内经济稳定压倒一切 ◆2018年经济概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2019年三大标签: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一个10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的收官之年。 ◆2019年经济基调:稳定压倒一切,多项政策发力托底经济。 国内经济稳定压倒一切,2019年GDP增速6.2%-6.4% 机遇二 资金流动性宽裕 1、宽信用+宽货币+逆周期调节。央行将通过定向降息、多次降准(3-4次)、配合MLF、SLF、OMO等货币政策工具,资金流动性有望宽松。 2、引导利率下行。基准利率仍处低位,TMLF定向降息,多举措引导利率下行。 3、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民营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扩张性财政政策“保驾护航”,发力稳增长 1、扩大内需:减税(增值税已降1%,预计还要降3%),降费(降低物流、电力等各类成本),提高货物出口退税1%-3%。后期将出台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力度,预计释放资金2万亿左右。 2、结构调整:大幅度增加地方专项债和国债规模、专项资金、专项基金等财政基金,支持PPP等结构性调节,确保流动性能真正进入实体经济。 3、中央政府加杠杆: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财政赤字率有望突破3%,预计释放资金2万亿左右。 机遇三 改革红利逐步递减 机遇四 环保治理抑制供应机遇 1、环保限产差异化,由“一刀切”到“切一刀”。 2、超低排放改造启动,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或产能退出。 3、防污染方向不变,三年蓝天保卫战环保全覆盖。 4、生态环保部启动“千里眼计划”,对钢厂水、气体等污染排放进行实时在线监测。 5、环保治理有望从大气转向水、土壤、固废危废等领域。 机遇五 兼并重组和产业布局加速 1、后去产能时代主要任务:减量置换(进一步削减过剩产能);优化产业布局;调整工艺结构(有序发展电炉钢)。 2、粗钢去产能接近尾声,煤焦去产能仍在路上。 3、焦炭行业供给侧改革正式开启。焦炭主产区“2+26”城市、汾渭平原和长三角区域开始强化督查,焦炭湿熄改干熄,沿海港口焦炭汽运改铁运,焦炭行业供给侧改革正式开启。 4、钢铁和焦化行业兼并重组有望加快推进。上游煤炭前10名集中度41%,独立焦企前10名集中度仅有13%,下游钢铁前10名集中度34%,距“十三五”规划目标60%差距较大。 国家优化钢铁产业布局推演 后去产能时代,钢铁产业优化布局。京津冀钢铁产能逐步退出,钢厂与煤矿战略合作向钢厂与焦企转移。钢铁及上游煤焦矿行业兼并重组加快,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产业集中度提升,钢厂的定价权增强。未来钢铁产业布局模式推演如下: 1)南部钢铁产业基地:湛江港(宝钢)和防城港(柳钢、广西盛隆)钢铁基地。 2)北部环渤海钢铁产业基地:曹妃甸(首钢京唐、河北前进、唐银、唐山不锈)、京唐港(唐钢)、唐山丰南工业区和渤海新区(纵横钢铁、鑫通冷轧镀锌、瑞丰钢铁)。 3)东部沿海钢铁产业基地:南通(中天)、盐城(徐州宝丰、龙腾特钢、梅钢)、连云港(镔鑫、兴鑫)、日照(济钢搬迁)、青岛(青钢)。 4)西南、西北、华南地区以发展电炉钢为主。 5)其它区域退城进园:如邯郸歙县(邯钢、石钢、天钢)。 6)部分产能转移到东南亚:马来西亚(广西盛隆)、印尼(青山、新武安钢铁、霸州新亚、武安市永诚铸业)、泰国(邢台德龙)。 机遇六 需求围绕主辅线展开 2019年需求端主要围绕两条主线和两条辅线展开。两条主线分别是以基建补短板和石油化工新能源为核心的下游产业链;两条辅线分别是军工和海洋为核心的下游产业链,辅线是中长期战略。 一带一路、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振兴、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等是2019年钢材需求增量的主要因素。 一、基建仍是托底经济的压舱石,投资增速小幅增长 ◆基建投资增速止跌回升。国家将通过扩内需,拉基建对冲出口、房地产和经济下行压力。基建对经济的拉动效应将在明年体现,2018年基建增速3.8%左右,预计2019年基建投资小幅增长,增速5%-10%。 惠及长材的有:建筑用材,工程机械、铁路弹簧、轴承、刹车片、钩尾框及配件。 ◆2019年交通基建投资大幅增长。全国各地加大基建投资力度。2018年全国基建投资计划总额4万亿左右,近1个月批复接近9000亿基建项目。未来基建投资补短板将可能重点集中在农村的电网改造、公路、水利、通讯、地下管网和环境污染治理等领域。2018-2020年,预计乡村基建规模达4.52万亿元。 十三五期间,交通运输行业投资额达16.5万亿。2016-2018年投资额超过9万亿元,预计2019-2020年交通基建投资额7.5万亿。 二、房地产从经济的“助推器”转变为“稳定器”,2019年投资增速5%左右 1、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是经济周期之母。各地对房地产的依赖度非常高,又涉及民生问题,国家的政策是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房地产涉及60个行业,2017年房地产对GDP的直接贡献6.5%,加上建筑业后12.8%,加上租赁及商务活动约15.3%,加上零售批发24.9%,加上金融保险约33.3%。如果地产崩盘对国家将是灾难。 2、中国城镇化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目前中国城镇化率58.52%,美国已经达到90%,房地产市场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2.8亿存量农民人口和7300万流动人口,会带来住房的巨大需求。 3、房地产出现“双底”。 ◆2018年宏观的底:在政府去杠杆下,使政府对于土地财政更为依赖,“宏观的底”出现;部分地方政府加大土地供应;市场出现拿地机会,企业现金充裕,加快拿地。 ◆2019年持续探底:2019年市场需求仍在,行业将持续探底,政策维持高压,但有松动的可能;叠加企业偿债高峰,部分企业陷入危机,2018年拿地机会有可能成为一次“陷阱”。 ◆2020年筑底反弹:2020年市场进入底部,政策开始转向,筑底反弹成为必然。 4、房地产库存连续三年下降,库存处于低位 截止到11月末,全国待售面积52627万平方米,较2015年末高点下降19226万平方米,降幅26.8%。去库存政策接近尾声,多数城市去化周期在18个月以下,三四线城市去化周期位于低位。 土地供给大幅增加。2018年,全国300个城市共推出土地30317宗,同比增加12%;推出土地面积128440万平方米,同比增加20%。 5、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大幅增加对投资传导的滞后效应。1-11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长16.8%,较2017年增速提高10.07%,按照房地产施工周期8-12个月,明年房地产的钢材需求不会太差。 6、房地产变相松绑。菏泽市、深圳、合肥、珠海等市房地产适度松绑。 7、房地产调控政策底部逐渐形成,房贷利率下调,房企融资有所松动。11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71%,与上月持平,结束了22个月以来的“连涨”,出现见顶的信号。 三、油气化工持续好转 预计2019年石油、天然气、水电、风电、核电的投资力度加大,LNG 接收站及输气管道的建设有望加码,化工行业受供给侧改革及上下游行业好转等因素影响,将逐步向好。 油气行业进入复苏周期。国内油气产业作为维护能源安全和补短板的重要抓手,其投资有望提速,油气行业步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 油气化工持续好转 1、石油化工行业利润大幅增长。1-11月份,石油天然气利润总额1744.3亿元,同比增长332.8%;化工利润总额4900.2亿元,同比增长19.1%。 2、天然气应用有望逐步增加。目前我国正在持续改进能源结构,天然气消费占比也在逐年提高中。 3、天然气基础设施不足。一方面我国天然气管道和地下储气库不足,另一方面,天然气利用存在“最后一公里”短板,全国有超过 20%的地级行政单位、约 30%的县级行政单位没有接通管道气。 工程机械小幅增长。工程机械保持小幅增长,但增速放缓,预计挖掘机同比增长 50%;推土机同比增长30%,对中厚板需求形成支撑。 造船缓慢复苏。预计造船行业逐步复苏,LNG船、集装箱船、油轮、干散货船需求保持缓慢增长态势。受成本上升,船企利润收缩,全球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对造船需求形成制约。 高端制造业有望增长。随着工业产品精细化、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国产替代进口高标轴承用量会增加。 装配式建筑迎来发展机遇。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20%;到2030年,比例达到50%以上。 环保投资保持增长。预计"十三五"期间环保投资增速30%左右,未来三年环保投资增速维持25%-30%。 新能源需求逐步增加。国际能源署预计,2018年到2023年,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需求中的占比预计增长20%达到12.4%。中国、欧盟、印度、巴西将是未来新能源需求的主要消费国,也将带动风电、水电、核电、太阳能灯等行业发展。 未来中国钢材需求仍有很大发展空间。中国大力推进海洋战略、强军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中国制造2025战略、新能源战略、生态文明建设、一带一路、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石油化工、天然气、基建、城镇化建设、土地改革、二胎放开后红利释放、高端制造业等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拉动钢材需求。 “一带一路”带来新的钢铁需求。据统计,2016—202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在10.6万亿美元以上。国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亚投行和人民币国际化,势必加大沿途国家基础投资建设,进而带动钢材需求的增长。 机遇七 钢材出口有望增加 随着国内钢价大幅下跌,人民币贬值,钢材出口价格处于低位等因素影响,预计2019年钢材出口有望较今年增加500万吨。 机遇八 钢企综合竞争能力较强